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首頁 新聞 搜索 短信 分類 聊天 企業
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正文

《人在單位》第一集——你從哪里來

http://whmsebhyy.com 2002年05月27日 10:00 CCTV經濟半小時

  

  在中國,很多人生活在各式各樣、大大小小的單位里。

  單位,是中國幾代人心中抹不去的情結。

  進入單位的門,就是單位的人。你的政治前途,事業成敗,生老病死,衣食住行,甚至子女受教育的幼兒園、學校,單位都大包大攬了。單位,曾是許多人的命根子。改革開放前,具有城鎮戶口的中國人,如果離開了單位,就意味著失去了飯碗。

  張玉生,是攀枝花鋼廠的第一批建設者,他在這個城市生活了幾十年。1983年,調入渡口鋼鐵廠擔任總工程師。和許多國有企業一樣,2001年底,渡口鋼廠正準備申請破產。

  “剛知道這個單位要破產的時候,剛開始拿150塊錢一個月的時候,我就想到《世上只有媽媽好》的歌詞。盡管渡鋼對我來說可能是孩子,因為先有我,后有它,所以那時我就想到《世上只有媽媽好》的歌,就改成“世上只有單位好,沒有單位的職工像根草,離開單位的懷抱,幸福哪里找”。

  幾十年的單位,在急劇變革的年代里,突然出現了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有的甚至面臨著破產的命運,那么,單位,到底怎么了?

  “體制架構這個也不太好,我們400人,閑著的人占了150多,您想看看,真正的科室里頭,干事的沒多少幾個人。”

  “比較死。”

  “比不上私營,我覺得。”

  “老一套大鍋飯的的形式還是有待于改革。”

  “我覺得是歷史性的問題。”

  他們所說的這些問題,都是我們在單位里經常感受到的。幾十年來相依為命的單位,寄托了我們太多的情感;而面對矛盾重重的單位,我們又無法平靜。這是個悲喜交加的時代,單位如此讓我們又愛又恨。單位向何處去?我們背著什么樣的包袱上路?所有這一切,促使我們近一步去接近它,了解它。

  新中國剛剛成立時,我國經濟上面臨著百廢待興的困難局面。在完成了對資本主義工商業改造,確立了公有制所有制形式后,中央政府決定借鑒蘇聯社會主義模式,集中一切可能的社會資源,加速中國的工業化建設,單位作為城市社會的基本單元,從此,逐漸成為中國社會的主導性力量,這就是中國單位的由來。

  學者們認為,只有全民所有制和集體所有制的社會組織才能算作單位,用老百姓的話說,單位,就是吃公家飯的地方。

  2002年1月,中央電視臺《人在單位》劇組聯合新浪網共同發起《我和單位的故事》的征文活動,在近一千多篇的文章中,應征者講述了各自對單位的不同認識,訴說了人在單位里的酸甜苦辣。

  我們從來稿里選擇了有代表性的文章,進行跟蹤拍攝,試圖近距離觸摸人和單位之間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就讓我們從一汽開始吧。

  這是位于長春市東風大街68號的“一汽”。一汽,是中國的第一個汽車生產基地,也是一個典型的大單位。

  蘆炳志,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副總經理:“一汽東西長7公里,南北寬3公里,總算我們是21平方公里,包括職工的住宅、文藝、體育,好多設備設施、公用設施都在里面。24所中小學,一所大學、一所中專,再加上一所警備學校,托兒所是17所,還有公安,還有消防。”

  如果開車在一汽行走,是不容易分清哪里是工廠,哪里是生活區,哪里是商場,哪里是車間的。每一位初來這里的人,都會感到一汽之大。一汽擁有的商店、文化宮、青少年宮、老年大學、職工大學等等,幾乎涵蓋了“一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蘆炳志:“我們一汽是10萬名職工,開始建的時候,也需要后勤,做服務保證,但是一到現在10萬名職工,相對于后勤人員也增加不少。”

  “現在后勤人員增加多少人呢?”

  “是9千多人,后勤服務人員9600多人,這到高峰了。每一年負擔多重呢,企業拿了5個億,5個億拿出來以后,才能養活后勤這方面的人員,不但是工資了,包括咱們學校,醫院,就是托幼、城建、衛生、就是醫療衛生,職工福利,職工住房,就是說社會有的全有。這樣人員增加,資金也增加。”

  “一汽人”曾懷著滿腔的熱情,在這片空曠的土地上,開始了新中國汽車制造業艱苦的創業歷程。如今,在中國,有公路的地方就有一汽的汽車。

  在一汽壯大的過程中,無數個大大小小的機關、企事業單位,在中國的大地上遍地開花了。中國的城市人,在一個個熟悉而又陌生的單位里,找到了家的感覺。

  祝均一,上海市社會和勞動保障局局長:“老同志3萬8千人,每年去世的有400人,經常有病的那就不計其數了,領導必須拿出一部分的精力,去慰問病號、遺體告別。我們一汽的殯儀館就在龍風,地點就叫龍風,離我們很近。所以人家給我們這個領導編一個套嗑,一天忙到什么程度?就是上完醫院,上龍風,遺體里面常鞠躬。”

  企業辦社會,已讓一汽不堪負重。

  蘆炳志:“你說城建管理這方面,本來是社會的事,公安也是社會的事,學校、醫院也是社會的事,那企業勞保是干啥的?就是往社會上剝離的一個方案,我們討論9次了,已經討論9次了。像中央也去過,財政部也去過,中央說這不是一家的事嗎?再加上自己職工本身也有一種對一汽感情太深了,不管是在一汽。一說走,那我們不去,工資高也不去,我們活著是一汽人,死了一汽鬼,我們就在一汽。我們上一代在一汽,三代創業,都在一汽,子承父業,有這個思想,這也是一個阻力,非有意阻力,不能全部把這個當是阻力,再加上職工本身的觀念不

  轉變,也是阻力。”

  一汽的苦衷,在中國的許多的機關、企事業單位里都似曾相識。

  單位給了我們太多的扶持和溺愛,單位曾將個人的家庭幸福,恩恩怨怨,仕途升遷等一網打盡。這種父愛般地溫情,造就出了一批捧著鐵飯碗不思進取的人。巨大的支出,高昂的成本,也使得許多大中型國有企業步履維艱。

  祝均一:“保障你一生,從遙遠的大荒漠,保障你的自己,也保障你的家庭,哪怕你家庭成員不是這個單位成員,我也保障,保障你的有血緣關系的親屬,所以每個人都希望成為一個單位中間的一員。哪怕一個家庭有一個人成為這個單位中間的一員,他的家庭、他的直系就安全了。它最大的一個不好是什么呢?它以什么為代價,以犧牲這個社會的效率為代價。”

  單位,曾經是我們年輕時代的向往,也是我們的人生歸宿。然而,在這次《我和單位的故事》的征文中,有近90%的文章指出單位的不足,比如:單位里對個性的壓抑、論資排輩、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大鍋飯等等。而面對單位的種種不如意,他們又做出了各自不同的選擇。

  有這樣一對父子,寫了兩篇征文,一篇是《找個單位上班》,另一篇是《我為什么要單位?》,彭超是征文《我為什么要單位?》的作者。

  彭匈,彭超的父親:“找到一個比較好的單位,那么小孩子在這個單位里頭就抵著是進了紅色保險箱,他只要不犯錯誤,以前講過只要不犯錯誤,好好干,老老實實地干,你干到60歲,生老病死,一切由單位給你負責到底。就是說我們這一代人任務就算完成了,而且是完成得很好。”

  彭超大學畢業后,父親到處托關系找門子,為兒子找到了單位。

  彭超,自由職業者:“開始覺得等于是一種很新鮮的感覺,就好像是那種新官上任,覺得自己有工作了,自己可以養活自己,用自己的能力本事,可以經濟獨立了,是吧,覺得滿自豪了。后來因為干的是,干著干著就覺得,就是看報紙,有時候喝茶,聊天是吧,這樣很多時間就這樣子,很痛苦地等到下班,然后等著周末,等著過節,等著五一節,等著發工資、過年什么的,就這樣等著等著。自己好像有一些能量在自己的胸口里面,找不到出路。”

  彭匈:“就像魚離開水以后,你到岸上,你怎么活,單位給我們的好處,我一直在享受著。所以中國人都依賴單位,這個是根深蒂固,確實。甚至到了我都有這種概念,就是你離開單位你怎么活。”

  父子倆對單位不同的看法,也常常成為家里的重要話題。今天,彭超的兩位朋友和父輩們正進行新的爭論。

  彭超的同學:“這樣進單位根本就沒有什么意思,現在我理解他,是這樣,我理解他。肯定是浪費了。”

  彭匈:“我心里面一直是不踏實,就是說你對于以后你自己的信心,你講一番話,也許你會很有錢,有沒有什么使我很放心的。”

  彭超媽媽:“人家跟你一起參加工作的,現在人家什么都有了。起碼您在單位里面房子人家是解決了,一套房子,起碼是有一個窩了。那么你現在什么都沒有。”

  彭超叔叔:“同時我們想到,每一個月的話,這1000多塊錢的工資,是吧,還有一個我們想到的是什么,要考慮到一個什么就是,年底到了以后公費醫療保障,這個是很要緊的事情,對于我們來說。”

  彭超選擇了與父輩完全不一樣的生活道路,他去西藏,去雪山,一邊走,一邊思考,一邊寫,兩年時間寫下了20萬字的《浪跡雪域》。

  彭超:“我去看了這些東西,去觀察,去感悟,然后把我的感想還有一些東西寫下來,我還喜歡一邊走路,一邊完,一邊寫,寫東西。”

  彭超的父親彭匈,是一個國家事業單位的老職工,他頑強地在單位里工作、生活了30多年。對單位,做父親的也有滿腹的牢騷,糾纏不清的人際關系,相互攀比的不良習氣,不講效率的工作作風,使一個個有棱有角的人最終變得平庸。特別是個人創造的激情,常常在單位的惰性中萎縮,這是做父親的肺腑之言。

  彭超不愿意走父輩的路,不愿意過單位里的生活,不愿意像父親那樣一切依靠單位。對兒子放棄單位的做法,做父親的有理解也有困惑,最后還是無可奈何地接受。

  彭超:“我是用一種我自己的方式來飛翔的,不管道路是陽關大道,還是一個獨木橋,我覺得我想飛的是按照我自己的意志,按照自己的意愿去飛翔的。很多人就是喜歡是一個單位,但是我覺得我不喜歡。但我又不是那種很游手好閑,沒有理想,沒有追求的人。我覺得可以沒有單位,但是不能沒有工作,一定有自己的自由,特別做一個,拿我來說,一定要有自己的一個理想。”

  父子兩代人對單位的態度,從一個側面表達了改革時期中國人對單位的不同看法和理解。這是個無法選擇的時代,改革的每一項任務都要在具體的、活生生的單位里進行,每一個單位人,既要承受改革的代價,又要迎接改革的挑戰。

  中央電視臺《人在單位》系列片將從公章、戶口、住房、工資、職稱、流動、晉升等方面展示轉軌時期普通人的命運,呈現變革中的單位,記錄中國改革的歷史。

  什么叫單位?

  商品的單位還是廠名的單位?

  單位應該是……

  單位就是事業單位,企業單位。

  單位的定義啊?這個名詞挺有意思的。

  單位,你們是哪個單位的?

  你是哪個單位的?我們每個人,都曾被這樣詢問過。如今,人在變,單位在變,社會也在變。在多變的今天,我們開始講述《人在單位》的故事。


短信推薦】【關閉窗口



新 聞 查 詢
訂實用短信,獲贈超大VIP郵箱、個人主頁、網上相冊!
新自寫短信功能一流
對方手機
發送內容[最多60字]

選擇閃電方式
您的手機
您的密碼
索取密碼  

在幾十個國家地區,只要您擁有手機,就可以享受新浪短信頭條新聞的方便快捷,讓世界隨您移動!>>快速訂閱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361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用戶注冊 | 廣告服務 | 招聘信息 | 中文閱讀 | Richwin | 聯系方式 | 幫助信息

Copyright © 1996 - 2002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網
北京市電信公司營業局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