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大額存單利率普遍下調0.1個百分點!銀行負債端成本壓力依舊凸顯

2022-04-25 17:01:41 作者:翹楚 收藏本文
A- A+

  文/翹楚

  近日,自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鼓勵中小銀行下調存款利率浮動上限后,國有大行和股份行也陸續加入調整行列。

  據多家銀行App顯示,部分國有大行、股份行2年期和3年期大額存單利率普遍下降0.1個百分點。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國有大行App目前已查詢不到大額存單相關產品。

  部分國有大行長期大額存單利率下調0.1個百分點

  據國有六大行手機銀行App顯示,工行、農行、中行3年期大額存單利率較此前均下調0.1個百分點,利率從3.35%降至3.25%。與此同時,工行、農行、中行、交行20萬起存的2年期大額存單利率也有所下降,前三家銀行利率從2.7%下降至2.6%,交行則從2.9%降至2.8%。

  值得注意的是,建行、郵儲銀行手機銀行App目前已查詢不到關于大額存單的相關產品。

  此外,股份制銀行方面,據不完全統計,招行20萬起存的3年期大額存單利率已降至2.9%,興業銀行20萬起存的3年期大額存單利率3.55%調至3.4%。

  除了利率下調外,部分銀行長期大額存單額度告急,諸如,工行、民生銀行部分2年期和3年期大額存單產品顯示額度不足或售罄。

  2021年6月21日,存款利率報價方式調整,存款利率自律上限由之前的基準利率*倍數改為基準利率+基點。

  據融360數字科技研究院發布的報告顯示,在上述新規下,大額存單的短期利率上限上調,長期利率上限則大幅下調。2021年,3個月、6個月短期利率大幅上調,下半年整體波動不大;1年期利率6月先是上漲,此后幾個月則有所回落,和新規之前相比略有上升;2年、3年期利率走勢較為接近,6月份大跌之后,此后幾個月走勢平穩;5年期利率由于在5月份之前已經大幅下跌,6月份繼續走低,但7月份有所反彈,此后幾個月走勢平穩。

  值得注意的是,國有銀行目前已經全部停發5年期大額存單。

  來源:融360數字科技研究院

  “過去幾年,銀行息差收窄幅度比較明顯,特別是存款端,資金來源端越是依靠儲蓄存款的銀行,比如農村中小銀行,它的資金端成本基本上是比較僵化的。”針對此次存款利率下調,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主任曾剛提出兩方面好處:

  第一,對于支持實體經濟、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來講,實際上是把銀行可以讓利的貸款端的下幅空間打開了,從而進一步有了降低實體綜合成本的可能性;第二,可能會適度減弱銀行息差的壓力,特別是農村中小銀行的息差壓力會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有利于銀行健康可持續發展。

  國有大行負債端成本壓力依舊凸顯

  降低負債成本是銀行未來發展的重要任務之一,去年多家銀行存款利息支出上漲,由此可見,負債端成本壓力依舊凸顯。

  年報數據顯示,國有六大行存款利息支出均同比上升,其中,農行、建行、郵儲銀行三家大行的增速超過10%,分別為15.83%,14.14%和13.2%。

  從存款付息率來看,除了交行下降0.1個百分點外,其他五大行均有所上升。其中,農行、建行分別上升0.08個百分點。

  在今年舉行的2021業績發布會上,農行副行長張毅表示,去年6月的存款治理機制改革,實際對負債成本起了很大的穩定作用,從資產和負債兩端來看,為推動降低企業綜合融資成本打開空間。

  “從負債端看,預計今年負債成本保持相對穩定,去年存款治理機制改革的效應在今年會持續體現,今年農行兩年期、三年期存款到期以后,存款負息率的壓力有所緩解,實際市場利率的低位運行,同業負債的成本有一定的下行空間,會進一步緩解負債成本壓力,有望保持負債成本相對穩定。” 張毅表示。

  此外,建行副行長張敏直言:“從負債端來說,盡管去年6月建行的存款定價自律改革已經有力地理順了存款期限的溢價水平,但是全社會存款定期化、長期化的趨勢還是沒有改變。”

  那么,未來存款利率是否還會持續下降?曾剛對此表示:“未來進一步下行的空間是不大的,更多可能是一次性、小幅度的調整去優化整個結構。此外,從中長期看,整體的存款利率水平可能會進入一個相對比較穩定的水平。”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王婉瑩

文章關鍵詞:

作者

翹楚

翹楚

金融方向內容

熱文排行

聯系我們

  • 郵    箱: money@staff.sina.com.cn
  • 電    話:010-62676252
  • 地    址:北京市海淀區西北旺東路新浪總部大廈

新浪財經意見反饋留言板

400-052-0066 歡迎批評指正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