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經濟:浴火重生(5)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2月01日 11:36 南方日報 | ||||||||
文新(省文化產業研究中心副主任) 確定的國策及發展方向
網絡經濟的實質是經濟和社會運行的信息化。對此,黨和國家已有了明確的國策和發展方向。中共十六大政治報告指出,“信息化是我國加快實現工業化和現代化的必然選擇。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路子。”同時要求“積極發展對經濟增長有突破性重大帶動作用的高新技術產業。”并特別強調“優先發展信息產業,在經濟和社會領域廣泛應用信息技術。”國家《“十五”計劃綱要》也明確提出“加速發展信息產業,大力推進信息化。要按照應用主導、面向市場、網絡共建、資源共享、技術創新、競爭開放的發展思路,努力實現我國信息產業的跨越式發展,加速推進信息化,提高信息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還具體要求“大力開發核心技術,增強計算機與網絡產品、通信產品、數字視聽產品和新型元器件等產品的制造能力,大力發展集成電路和軟件產業,提高信息化裝備和系統集成能力。”黨和國家確定的信息化國策及發展方向,為網絡經濟的進一步拓展與推進,開辟了廣闊的天地。 基礎更加鞏固,影響與日俱增 網絡經濟經過近幾年來的調整和穩健發展,其市場基礎、技術基礎和社會基礎都得到明顯加強和鞏固。首先,市場基礎迅速擴大。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2004年7月發布的最新“中國互聯網發展統計報告”,截止到2004年6月30日,中國互聯網個人用戶已達8700萬,居世界第二,僅次于美國;廣東的互聯網用戶長期居全國第一,目前已達1060多萬,且還在高速增長。從企業看,中國總數1000萬家左右的企業中目前已有57.6%建立了內部局域網,且幾乎全部實現了與Internet的連結。同時,手機也成了網絡終端。截止2003年底,中國手機用戶達2.9億戶,是名副其實的第一手機終端大國;而廣東手機用戶達4308.9萬戶,同樣是實至名歸的第一手機使用大省。根據梅特卡夫法則,“網絡的效益和功能與終端的數量不是成正比增長,而是呈指數遞增。”上述天量的電子終端,其經濟效益可想而知。如2003年公布的中國首富,就是網易網站的老板——32歲的浙江人丁磊;而同為浙江人、31歲的陳天橋——盛大網絡公司的總裁,則拿了2004中國富豪榜的“榜眼”。年輕的網絡經濟催生了年輕的中國富豪。又如浙江電子商務網絡公司阿里巴巴,2004年4月正式對外宣布:已實現日得利潤100萬元,真的是日進斗金。其次,技術基礎進一步增強。如我國互聯網的國際出口帶寬,就從1997年的25M擴大到目前的53941M,拓寬了2157倍。網站則從1997年的1500個發展到目前的626600個,增長了4177.3%。PC技術也有了長足的進步,其中CPU的運算速度從當初586機型的75M,發展到目前奔騰4的3.2G,快了42倍多,且創造了移動奔騰即迅馳技術。個人或家庭上網帶寬從開始時的50KB擴展到當前的2M,加大了40倍。而大型電子計算機的運算速度則發展到了11萬億次/每秒。再次,社會基礎大幅拓寬。網絡經濟從當初單純的計算機行業擴展到社會各行各業,除了作為主體的電腦業、軟件業、網絡業、網站業、通訊業等規模不斷加大之外,金融業、影視業、機器人業、數碼電器業、新聞媒體、交通、能源、材料、教育、醫療、旅游、娛樂、出版發行、行政管理及軍事等,都不同程度地進入了網絡經濟的領域,或者嵌入了網絡經濟的因素與成分。而且,其程度仍在與日俱增。 新經濟催生新文明 網絡經濟又被稱作新經濟。它不但給國民經濟帶來了1/4以上的經濟效益,還給人類社會帶來了新文明的曙光。它創造了新的生產方式,打造了新的生活方式,并孕育和產生著新的社會運作模式。 恩格斯曾經指出,判斷一個時代的標準,不是看它生產了什么,而是看它用什么生產。人類社會越過石器時代、銅器時代、鐵器時代,走到了機器時代,現在又昂首進入以電子計算機和互聯網為標志的“智器時代”。智器時代就是智力時代、智能時代和智慧時代,它憑借網絡經濟引領著當今的現代化潮流,也鍛造著與之血肉相連的社會文明。在當今中國,它既是先進生產力、先進文化的一種載體,也融合了最廣大人民的切身利益,它必將為我國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設,作出巨大和特殊的貢獻。 [上一頁]  [1]  [2]  [3]  [4]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