鏈接:奧地利經濟學派
文| 簡非
一般認為,奧地利經濟學派的形成始于1871年卡爾門格爾《經濟學原理》的發表。門格爾的觀點經過兩位經濟學家,歐根馮龐巴維克(和弗里德里克馮維塞爾的熱情宣傳,引起了
國際經濟學界的重視。
不過,對許多經濟學家來說,“奧地利學派經濟學”只是個歷史名稱。按此理解,奧地利學派只存在至1930年代早期,部分被微觀經濟學主流所吸收,部分為凱恩斯的宏觀經濟學所取代。
弗里茨馬克盧普曾幾次列舉二次大戰前奧地利學派的6個主要觀點:(1)方法論上的個人主義(主張經濟現象的解釋應該回到個人行為中去探尋);(2)方法論上的主觀主義(承認只有參考有關個人的知識、信念、知覺和期望,才能理解他們的行為);(3)邊際主義(強調決策者所面臨的數量的預期“變化”的重要性);(4)效用(和邊際效用遞減)對需求和進而對市場價格的影響;(5)機會成本(為某一目的而使用生產要素時所放棄的最為重要的選擇機會);(6)消費和生產的時間結構(表明時間偏好和生產率的“迂回性”)。
二戰后經米塞斯和哈耶克發展的奧地利學派還包括以下觀點:(7)市場(和競爭)是學習和發現過程;(8)個人決策是在不穩定環境中的一種選擇行為(此處認定有關選擇機會也是決策的一部分)。在最近幾十年中,美國學者再度重視該學派的傳統學說。
奧地利學派的周期理論:
經濟周期的高漲階段是因利率過低引起暫時性資源錯置造成。形成資源錯置的,是生產者預期部分公眾愿意將消費推遲到與時間偏好的真實格局實際上相違背的程度,于是發起新生產過程。繼后放棄難以維持的生產項目就構成了周期的下降階段。
奠基者:卡爾門格爾(Carl Menger,1840-1921)
第二代:歐根馮龐巴維克(Eugen von Bǒhm-Bawerk,1851-1914)
第三代:路德維希馮米塞斯(Ludwig von Mises, 1881-1973)
第四代:FA哈耶克(F.A.Hayek ,1899-1992)
第五代:默里N羅思巴德(Murray N.Rothbard ,1926-19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