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政變法(4)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1月08日 11:26 《財經界》 | ||||||||
丁寧寧:郵政不屬于自然壟斷行業 放開專營是典型失誤
不少人一提起公共服務領域改革,就把“打破壟斷”當作不二法門,而不去分析壟斷的性質和產生的原因。這不是一種嚴肅的科學態度。政府也屬于公共服務領域,政府的壟斷要不要打破呢?在大同世界的理想實現以前,恐怕是不能輕言打破的。 與鐵路、電網不同,郵政網本身并不存在排他性的物理因素。簡言之,郵路并不禁止他人通行,也不會因他人通行而形成障礙。因此,從經濟學的角度講,郵政不屬于自然壟斷行業。郵政的壟斷是政府造成的,屬于典型的行政性壟斷行業。 政府為什么要對郵政實行壟斷呢?首先是保證官方文件、書信的安全送達。歷史上各個國家的郵政,大多是從官方文書的傳遞系統(例如“驛站”)演化而來的。近代民族國家出現以后,郵政才擔負起為全體居民傳遞書信的責任,成為政府提供的一種公共服務(公共產品),與此同時,郵政依然承擔著政府文書的傳遞責任,上述兩項職責中,只要有一項沒有找到替代方案,郵政基本業務(信函等)的專營權(壟斷)就不應打破。否則,就會對國家和公眾利益造成損害。在維持專營權的前提下,改革應當注重提高郵政的財務透明度,加強公眾(特別是用戶)的輿論監督。 不過,打破壟斷的要求也不無道理。因為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郵政的服務領域不斷擴大,有很多業務屬于競爭性的,需要通過打破壟斷來提高服務效率。 根據以上分析,郵政改革要想少走彎路,首先必須明確劃分基本業務與擴展業務,在保護郵政基本業務專營權的基礎上,取消擴展業務領域的郵政專營權,鼓勵郵政企業積極參與競爭,才能達到改革促進發展的目的。對上述問題缺乏常識,就會導致國家利益的損失。例如開放國際快遞業務時,我國僅將“私人信函”除外,就是一個典型失誤。因為信函的私人性質與否,是無法識別的。世界各國的通行做法,是把一定重量以下的信函,作為郵政專營業務領域加以保護。 郵政已經是過度放開了,這在國際上都很少見?爝f巨頭曾要求聯邦政府放開郵政市場,“9·11”后這個機率幾乎為零。過去引入四大快遞公司,外經貿部沒有與郵政打招呼;5號令的誕生過程中,外經貿部也沒有征求國家郵政局的意見就出臺造成既定事實。這反映了政府執政能力問題,作為一個國家不管有多少部門,中央就一個政府,怎么能部門之間不打招呼,沒有達成一致就制定政策呢? 改革要立足中國國情 西方國家的郵政改革是1969年開始于“后工業社會”的英國。英國是最早實現工業化的國家,城市化過程早已完成,有比較完備的民法(私法)體系和社會保障體系,郵政基本業務的普遍服務水平趨于飽和,這些條件我國目前都不具備。 首先,我國仍是一個發展中國家,郵政事業雖然取得了很大成績,但普遍服務的能力和水平還很低,與同為亞洲發展中大國的印度相比,我國的國土面積是印度的3倍多(中國960萬平方公里,印度300萬平方公里),人口比印度多3個億(中國13億,印度10億),郵政網點卻只有印度的一半(中國7.6萬個,印度15萬個)。除上海外,無論城市、鄉村都沒有實現投遞到戶,郵政基本業務還有很大的發展余地。 第二,作為一個幅員遼闊的發展中國家,我國地區之間、城鄉之間的經濟發展水平差距還會長期存在,郵政是落后、偏遠地區居民能夠享受到的少數幾種公共服務之一,在很多情況下,甚至是中央政府在這些地區惟一的公共服務平臺。郵政承擔著保證政府政令暢通,維護公民基本權利(通信自由、信訪),促進地區間經濟交流(郵匯、商函、物流)的光榮責任,在維護國家統一和社會安定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第三,我國目前處于高速城市化階段,城市人口迅速增加,農村人口逐漸減少,這種人口大規模的流動,至少要持續20年以上。今后一個時期,承擔普遍服務責任的郵政,必須跟隨人口地域分布的變化,不斷地調整自己的服務網點,這一調整的成本是很高的。 在上述情況下,如果我們簡單地模仿西方國家的做法,把“政企分開,縮小專營權,減少政府補貼和私有化(股票上市)”當作郵政改革的主要措施,必然會迫使郵政降低普遍服務能力來追求贏利目標,從而影響到政令的暢通和社會的安定。 此外,需要澄清的是:在WTO有關服務業的框架協議中,不存在要求各成員國全面開放郵政市場的條款。我國的入世承諾,也只限于已經開放的速遞業務,而且特別注明了:現由中國郵政部門依法專營的服務除外。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