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改革需要解決 若干認識問題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1月07日 10:17 《財經時報》 | ||||||||
「呱腥?/p> 編者按: “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的科學發展觀,是中共執政五十多年來,在國家發展觀上的歷史性突破,標志著中國將進入一個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的新階段。
26年來,以企業為中心的改革,成功塑造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微觀基礎,為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奠定了體制條件,那么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必然要求改革的重心轉向政府體制。 實際上,十六屆四中全會中央提出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其精神實質也涵蓋了新時期政府職能轉變的方向。經驗證明,體制改革與社會發展始終是一個互動過程。在新的發展階段,政府職能及其運行是貫徹科學發展觀的決定性體制因素和關鍵。 作為中國體改研究會的會長、前國家體改委副主任、中國改革的全程參與者、中央經濟體制改革若干重要文件的起草者之一,高尚全先生最近提出:深化政府改革是全面貫徹科學發展觀的關鍵。其中包含了他最近許多重要的理論和現實的思考,非常值得人們關注。在此,我們節選其中的一部分,供大家參考。 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重點是政府改革與職能轉變。重塑政府與市場的關系,意味著政府與市場關系的調整,必須向“市場發揮基礎作用,政府來補充”的思路轉變。 科學發展觀的制度前提 黨的十六大把發展作為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是對歷史經驗的深刻總結。 盡管在理論上說,任何社會都應該把發展作為首要目標,但我們確實一度為某種脫離現實的價值理念犧牲了發展,也曾經試圖脫離發展在靜態中解決某些社會矛盾。 二十多年的改革開放,“發展是硬道理”已經深入人心,并已經成為社會的普遍共識。然而,在經濟社會轉型條件下,把發展作為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不僅包括了發展觀方面的豐富內涵,而且要求在發展戰略和體制方面進行一系列的創新,即“發展要有新思路”。 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反映了執政黨在發展問題上的認識變化,也反映了執政能力的提高。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發展不僅僅是經濟的發展,更不是單純的經濟增長。人民物質、文化及生活水平的提高,社會公眾的普遍實現與社會進步相適應的制度文明,都將成為發展的重要內容和目標。 因此,政府職能轉變不僅是貫徹科學發展觀的關鍵,而且必然要求進一步調整政府與公民、政府與社會、政府與市場的關系,離開這些關系的調整,政府職能轉變就難以深化,科學發展觀就會流于一般的口號。堅持科學發展觀,要求發展必須根據不同歷史時期、發展環境和條件的變化,適時地調整發展思路。 在經濟市場化格局已經基本形成的條件下,經濟發展的主體力量在市場。政府的作用主要是通過保護市場主體的合法權益和公平競爭,激發社會成員創造財富的積極性,增強經濟發展的內在動力。政府只有在擺脫直接主導經濟運行、甚至直接主導市場競爭的條件下,才能真正貫徹科學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這個現在還有很大的距離。 堅持科學發展觀,要求正確處理和把握集中與分散決策的關系。改革開放以來,已認識到傳統體制高度集中的弊端,但集中體制“能辦大事”的認識誤區依然影響深遠。不能否認,集中體制具有決策迅速和降低執行成本的“優點”,但這必須建立在決策和執行都科學或者正確的前提下,否則負面影響很大。 但科學決策和執行存在多種約束條件,如信息是不是對稱、利益取向是不是一致、決策目標是多重還是單一、長期決策還是短期決策等等,不解決約束條件問題,很可能大事辦不成,反而負面影響不少。 只有在約束條件相對簡單的情況下,如戰爭時期、戰后恢復及應對突發事件等,集中體制的優勢才能充分體現。但市場經濟客觀上要求分散決策,如果政府存在很強的“集中偏好”,就很難根據走向市場經濟的實際進程切實轉變職能,反而把不適當的決策強加給市場,甚至代替市場選擇。 如何完善宏觀調控? 隨著中國市場化進程的迅速展開,如何認識宏觀調控與市場資源配置的關系問題,對于進一步完善市場經濟體制越來越重要。 問題的焦點在于,宏觀調控究竟是市場資源配置基礎作用的前提,還是宏觀調控必須以市場資源配置為前提?如果是前者,市場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如何體現? 國家宏觀調控的主體是誰?中央政府代表國家來進行宏觀調控是理所當然的,但地方政府也強調代表國家的宏觀調控職能。 市場經濟中宏觀調控的本質含義是什么?基本含義即狹義的理解,就是國家運用貨幣和財政政策調節經濟運行;廣義的理解,包括了運用行政、法律手段的綜合調節。 因此,怎樣在源頭上認識和完善宏觀調控、它的功能到底怎么樣、關鍵是前提條件還是內容、主體是誰,這都是值得深思的問題。 對宏觀調控及其市場資源配置基礎作用的關系理解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把宏觀調控與傳統計劃體制或者行政手段等同起來的傾向,成為制約政府職能轉變的重要因素。 有些政府行為往往以宏觀調控為名,行計劃控制或行政手段之實。中國目前在市場準入方面存在許多行政性壁壘。普遍的地方保護主義及政府直接干預市場經濟運行,大多以加強宏觀調控的名義取得合法性,實際上既阻礙了市場經濟體制的完善,也削弱了宏觀調控的有效性。 因此,必須從理論上明確現代市場經濟的內涵,明確政府與市場的邊界,才能真正形成有效的宏觀調控體系。 宏觀調控是在市場經濟的理念基礎上產生的,不是計劃經濟時代“綜合平衡”概念的直接轉換,離開市場經濟來談論宏觀調控,與計劃經濟條件下運用經濟杠桿調節經濟運行并沒有本質區別。 現代市場經濟的宏觀調控,其出發點不是否定和取代市場主體的自由選擇和競爭,更不是政府主導經濟運行。宏觀政策的主要作用,在于更準確地反映總體市場信號,幫助和促進市場主體理性的選擇,改善市場主體自由選擇和競爭環境。宏觀調控是現代市場經濟的基本內容,但不是市場基礎作用的前提。 宏觀調控也不是政府管理的替代性概念,不同層級政府和部門都強調宏觀調控,使得宏觀調控似乎更具有政府管理職責劃分和行政運行的特征,并且在相當程度上影響宏觀調控與市場運行的和諧,影響宏觀政策對經濟運行的有效調控。 政府與市場的邊界 在現代市場經濟國家,政府對經濟活動的干預,必須以促進和保護市場為基礎和前提,而且受到嚴格的法律約束,不能有任何的隨意性。政府與市場的邊界相對清楚,如何解釋和處理兩者之間的關系,也不存在大的原則分歧。 但在經濟轉軌當中,政府與市場的關系要復雜得多,而且始終存在著價值判斷和理論上的分歧。 首先,中國不存在要不要政府干預經濟的問題。因為走向市場經濟的過程中,政府對經濟活動的干預不僅始終存在,而且直接介入市場的情況也依然比較普遍。 中國的問題,是要不要縮小和減少政府干預的范圍和領域,政府干預要不要以市場為基礎的問題。對否定政府干預的批評和論證、政府干預必要性及合理性的批評觀點并沒有多少現實的針對性。 對于一個轉型中的經濟體來說,更需要論證的是,政府的哪些干預是現階段必須、但長遠要退出的?哪些干預是現階段和長遠都要退出的?哪些干預現階段很弱、但長遠是需要加強的?哪些干預是現階段和長遠都是必須的?只有回答了這些問題,才能真正解釋和處理好轉軌經濟過程中政府和市場的關系。 其次,中國的市場化基礎是通過政府主導改革而建立的,政府與市場的邊界遠沒有成熟市場經濟國家中那樣清晰。政府不僅是制定市場“游戲規則”、當“裁判”的角色,而且還直接參與到市場當中。 也就是說,政府既要促進市場發育、為市場機制充分發育創造良好的環境,也要根據市場的發育程度適時地進行角色的轉換。在這個意義上,政府與市場的關系不可避免地面臨著角色的沖突,從而對走向市場經濟當中的政府職能定位造成深刻的影響。 因此,在相當時期內,在處理政府與市場的關系方面,政府如何適應市場經濟化的現實要求,實現自身的“轉型”依然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第三,中國在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當中,新體制因素主要是通過傳統體制外的“增量”方式發展起來的,計劃體制內的變動相對要滯后,特別是大量國有企業如何轉型尚在探索之中。 一方面,體制外“增量”的長足發展,奠定了市場化資源配置的基礎,并且日益向體制內滲透和拓展;另外,體制內的國有企業、國有銀行和政府之間的關系盤根錯節,政府還難以超然于市場之外。 在這種情況下,政府如何協調新舊體制之間的矛盾和沖突,避免體制沖突扭曲市場信號,促進而不是阻礙市場力量發揮作用,仍然是處理好政府與市場關系重要和現實的問題。 總而言之,經濟轉型當中政府與市場關系,遠不像成熟市場經濟體制那樣基本定型,而是一個市場關系逐步發展與政府職能轉變的互動過程。但是只要走向市場經濟,就必須確立市場機制在資源配置方面的基礎地位,這是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征。 必須意識到,現實當中的諸多矛盾更主要的是由于市場經濟不成熟、市場機制作用不充分所造成的,并非所謂市場機制的“缺陷”。在經濟轉軌當中錢權交易、公共領域的缺失,恰恰是市場經濟不成熟的表現,是市場邊界不清楚的結果,不能作為指責市場經濟和市場機制的依據。 問題是,在處理政府與市場的關系方面,究竟是強化政府職能轉變,讓市場競爭和資源配置更充分地發揮基礎作用,還是強化政府對經濟的直接控制力,這是根本的方向問題。這個問題搞不清,或者是方向反了,不僅無法最終確立和完善市場經濟新體制,而且會對中國經濟增長的可持續性和穩定形成重大的障礙。 政府主導型經濟是轉軌經濟的一個特殊狀態,不是市場經濟的一般或者完善的狀態,政府改革和職能轉變的基本方向,是最終形成市場主導型的經濟。 政府:全能型轉向責任型 加強依法行政,首先是加強行政行為的法律授權,政府行為的規范需要明確的法律規定;其次,強化政府的公共服務職能,大力減少政府直接干預微觀主體的行為;第三,合理劃分不同層級政府和不同部門的職能,規范政府收入與支出 高尚全 政府改革應實現由經濟建設型向公共服務型政府轉變,由“全能”型政府向現代責任型政府轉變。當前,政府改革的重點應放在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強化監督制衡機制兩個方面。 加快政府職能轉變 首先,規范政府行為必須正確處理政府與公民、社會的關系,“權為民所用”是一切政府行為的根本出發點和歸宿。 根據現代法治理念,對公民和社會而言,政府行為規范的基本原則是禁止性的原則,即法律法規沒有禁止做的事情都是可以做的、不違法的,是規范政府行為的前提。這個原則體現了鼓勵公民和社會創新活動的精神。對于政府而言,法治理念則強調政府只能做法律法規所規定的事情,以防止政府隨意擴大權力、抑制公民和社會創新活動,甚至侵害公民權利的行為發生。 因此,加強依法行政,首先是加強行政行為的法律授權,無論是投資領域的選擇,行政審批的設定,還是間接調控的手段,政府行為的規范都需要明確的法律規定。 其次,強化政府的公共服務職能,大力減少政府直接干預微觀主體的行為。一是制定完善市場規則,致力于創造一個有利于市場主體平等競爭的市場競爭;二是協調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的關系,為社會提供市場機制所不能提供的公共產品和服務;三是完善收入分配職能,在完善分稅制、企業和個人所得稅的基礎上,建立和健全規范的對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的轉移支付制度,完善政府社會保障的基礎平臺,逐步形成完整多層次的社會保障體系;四是宏觀調控要改變過分依賴政府投資擴張與收縮的局面,通過提高市場主體依據政策信息自主決策的能力。 第三,合理劃分不同層級政府和不同部門的職能,規范政府收入與支出。目前,各級政府幾乎與中央政府一樣,存在著大體相同的經濟和社會的職能,現實經濟活動中的“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企業改革中的“逃、廢債”以及“亂集資、亂收費”等問題屢屢發生,反映了政府職能劃分模糊的缺陷。 監督與制衡機制 強化和完善政府行為的監督和制衡機制,首先要求政府活動必須貫徹公開性的原則。政治文明和民主政治的重要原則之一,就是公共權利的行使要透明,這是建立社會監督的基礎。 其次,按照政府職能與權力的對稱原則,進一步完善政府問責機制。不僅要加強政府行政系統內部上級對下級的督察,發揮審計與監察部門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來自政府外部的制衡,特別是人民代表大會的制衡;還要按照黨政分工的原則,改變執政黨的執政方式,提高執政能力。目前政府問責一般只能“問”到政府首腦,但許多情況是“一把手”的職能。執政黨的集體領導、集體負責與行政權力與責任對稱原則往往發生矛盾,不利于政府問責機制的完善。 第三,加強對政府行為的社會監督,擴大社會參與決策與監督的領域。近年來,一些政府部門采取了聽證會的方式,體現了社會監督的精神,但聽證程序與決策程序等方面需要進一步完善,避免把聽證看作可聽可不聽的征求意見的形式。 同時,應當充分發揮輿論監督的作用,反映人心向背,用人心這桿“秤”可以“稱出”社會公正的分量。近年來,報刊、廣播、電視以及互聯網等大眾傳播媒體,在監督政府行為方面的作用越來越重要,但也存在有些政府及部門封鎖、壓制輿論的現象。這實際上與輿論監督的法治不足有關,應通過完善法律確保媒體的監督權利,規范其行為,發揮輿論監督的積極作用。 □ 作者簡介 高尚全 1929年生于上海,1952年畢業于上海圣約翰大學經濟系,研究員、教授。1982年起在國家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從事經濟體制改革的研究、設計和有關領導工作,曾任國家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國務院經濟體制改革方案辦公室主任。現任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會長,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會長,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浙江大學教授、管理學院院長,聯合國發展政策委員會委員等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