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還是十五年?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0月20日 16:31 《21世紀商業評論》 | ||||||||
五十年,還是十五年? 采訪中記者發現,政商學界普遍認為亞元值得期許,但“亞洲差異巨大的政治體制和
對于時間周期的預測,各家不一:蒙代爾的看法是至少需要10年;香港國際投資總商會會長許智明判斷,受經濟、政策、技術等方面因素的制約,亞元誕生不會少于20年;Morgan Stanley的羅奇更加謹慎:“這一正確的夢想在40年內將難以實現。” 拉莫斯顯然屬于羅奇陣營。他以為經貿合作發展到相當程度后,討論統一貨幣區的基礎才會存在。“歐洲各國在60年前就形成了一體化的意識。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在鋼鐵、煤炭生產上發展互助合作,幾經波折建立歐洲經濟共同體和歐洲議會,最終歷時45年談判才實現歐元之夢。”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的曹和平副院長則另辟捷徑,為蒙代爾搖旗已經兩年:“從東亞自由貿易區(EAFTA)到東亞貨幣(EAC)到亞元,也許15年就可以了。” “北美有NAFTA(北美自由貿易區),西歐有WEFTA(西歐自由貿易區),亞洲當首先從EAFTA入手。成員國互相削減關稅,開放市場,促進人才、資金和其它生產要素的流動,而一旦成型,東亞貨幣必然被提上日程,再后亞元便可望了。" 有學者以為,無論如何拉莫斯的“五十年規劃”實在是過長。他告訴記者,在某種程度上,貨幣整合的談判要比經濟貿易談判簡單得多。“貨幣整合談判中需要解決的是貨幣發行機制、風險防范機制以及各個國家應當遵守的規則和義務,并不直接涉及利益的分配。” 現代金融理論里有一條“不援助法則":即貨幣整合要付出一定代價,目的是換回一個穩定的金融環境;如果不參加貨幣整合,又能夠享受穩定的金融環境,對于參與貨幣整合的國家來說顯然是不公平的。歐元形成過程中對此也是做出明確規定,歐元區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援助歐元區外的貨幣——不參與合作的國家被直接地、孤零零地暴露在國際金融投機巨鱷的面前。 徐滇慶告訴記者,金融全球化到今天,任何開放的中小型貨幣體系都是難以抵御區域金融風暴的,其情境就像在狂風巨浪中的一葉扁舟,“但反過來講,認識到了這點后,區域貨幣整合的速度也必然會加快”。 “日元先生”神原英資則認為,“歐元夢”成真的關鍵幾步在于德國和法國,“亞元”的孕育周期到底將是多長,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中國和日本。 ■ [上一頁]  [1]  [2]  [3]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