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續性,可持續性,可持續性!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0月20日 16:16 《21世紀商業評論》 | ||||||||
可持續性,可持續性,可持續性! 本文至此所述,其基本前提是中國經濟的持續增長。因此可持續性是中國和亞洲成為
毋庸諱言,中國經濟的高速成長后面,蘊含著眾多的可持續性危機:諸如腐敗、社會公信、農村問題、貧富差距、弱勢群體、環境、資源、人口老化等等,任何一項都可能引發爆炸性局面,逆轉中國以及亞洲一體化的發展。換言之,中國經濟發展的主要威脅不在于國際,而在“禍起于蕭墻之內”的內部可持續性危險。 如何保證中國發展的可持續性,是個極其關鍵的重大課題。筆者并無靈丹妙藥,只能重復“中國人是這個星球上最偉大的自然資源”的命題。 在亞洲,比中國更為低廉的勞動力供應并不缺乏;除了若干島國,他國的人均資源都遠勝中國,可是發展速度都比不上中國。不妨以東南亞民族構成相近的新加坡、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三國為例,它們的經濟發展水平,正好與各自的華裔人口比例相當,這決非偶然。 《紐約時報》指出,中國在最短的時間內,發展出世界上最具競爭力的制造業體系,而且還將電子技術產品的開發周期大大地縮短;因為中國工人的刻苦自律,企業主管比例顯著低于西方類似企業,進一步降低了生產成本。中國的“集體智商”優勢正在從低級工業產品向高級產品研究開發轉變。中國每年大學畢業的工程人員是美國的5倍,而且還在持續增加,而美國自從1980年代以來工程專業學生人數一直在下降。微軟、IBM、摩托羅拉等國際尖端技術公司不斷在中國設置、擴大研發機構,是中國未來發展潛力的重要指征。 這一偉大的資源不僅在于經濟創造力,也同樣在于其所蘊涵的政治智慧。大力增加現有決策過程的參與度和透明度,也許便是汲取這一集體政治智商的可行手段。 ■ [上一頁]  [1]  [2]  [3]  [4]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