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典武:回歸大商業部
“我沒有如此廣泛的經驗和知識,也沒有如此多的信息來源。”萬老說,對于商務部轉型這樣大的課題,他不作答,只就他經歷的建國以來的商業行政機構演變作一介紹。
灰白色的西裝、白襯衣,加上一絲不亂的銀發——萬老同樣給人這種感覺,謙遜、熱
情、溫和而整潔。對于國內當代商業史來說,如果有人還能稱作“活化石”的話,那一定是指他,萬典武。時年83歲的萬老,祖籍湖北武漢漢陽,1947年從武漢大學經濟系畢業之后,便赴京就讀蔡元培先生創辦的中央研究院。1949年建國后,跟隨劉鄧大軍進軍西南。第一次接觸商業工作,正是在西南地區。當時,他是中共西南局商業部的第一批工作人員,不久又奉調進京加入貿易部,開始了其漫長而曲折的“商業”經歷。這期間從官到學,萬老轟動一時的一件事情是1998年聯合二十幾位老部長、學者,上書當時的朱 基總理,贊成政府機構改革方案,但反對裁撤內貿局、主張成立“商務部”。
“商務部晚成立了整整5年”。這幾乎是萬老的名言。
《全球財經觀察》:您注意到了薄熙來部長的15個研究課題嗎?
萬典武:我了解一下。我并不掌握豐富的信息。我對薄熙來的具體做法無法評價。
《全球財經觀察》:您覺得商務部的轉型過程會出現什么問題呢?
萬典武:商務部至少晚成立了五年。1998年我們聯合給朱 基總理寫信就提出來了。我們可以回頭看看建國以來商業行政管理機構演變的過程。我個人覺得,大致經過四個階段,2002年商務部成立后,是第五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大致從1949年到1953年。國民經濟恢復時期,也叫新民主主義時期。當時的國家主管部門叫貿易部。那是大貿易部,統一管理商業流通環節的幾乎所有問題,包括內外貿、工商行政、物價、質檢和海關等職能。當時,內外貿是統籌管理的;市場主體是多元的,而且,私人經濟還很活躍,甚至占主導地位。
第二個階段是1953年到1978年。準確說,是1952年底,內外貿就開始分家,分別成立了外貿部和商業部。同時供銷社和糧食部分離;但還向商業部匯報工作。一直到1956年,敲鑼打鼓進行公私合營,開始了國家-政府部門-企業一體化控制,政企不分,并通過糧食統購統銷等手段壟斷全國市場和城鄉貿易。
第三個階段是1978年到1992年。改革開放初期,商業管理機構沒有大的變化,但是最活躍、最豐富、最有創見的時期之一。特點就是放權讓利,允許多種形式——合作、承包、租賃、股份制、合資等,搞活商業流通。在這個階段,流通領域的改革探索也是最早的:后來出現了全國第一個股份制公司——天橋股份;商業領域的第一個上市公司武商股份等。1983-1984年的時候,人們的探索開始觸及到一些根本問題:摸著石頭過河,改革的總體目標和設想到底是什么?當時的中央主要領導委托我搞一個報告,花了兩年時間,寫了10萬字。我的結論就是“企業自主權和產權改革,以及間接宏觀調控下商品的自由流通”。
第四個階段是1992年到2002年。從小平南方談話之后,商業流通領域的改革也很活躍。建設社會主義流通體制改革,政企分開是當時的主要的管理思想。重要的體現就是幾輪政府機構改革。第一步是撤銷八個部——機械、輕工、紡織、煤炭等。其中,內貿、外資和商業部組成了新的內貿部,同時,將內貿部與其他幾個部一樣,變成經貿委下面的內貿局;保留外貿部。我當時是反對的。我提出“防止新的‘輕商’思想”。也給朱基總理寫信。我們是贊成機構改革的,但不贊成繼續內外貿分家。
《全球財經觀察》:那現在成立了商務部,你有什么意見嗎?
萬典武:張志剛副部長約見的時候,我就講了幾點。我提出,要回歸到1953年時的大商業部概念。第一,就是要樹立內外貿協調發展的理念;第二,不要誤入引進外資的誤區。外資零售業解決就業問題的論調簡直就是荒謬。本土零售業的勞動率是人家的1/4,怎么反而外資還解決了就業問題?盡管外資占零售額的總比重不高,但是相對數量和控制力大啊。我們不能回避民族商業的概念。看奧運為什么那么激動?現在的全球經濟格局還是以民族國家為單位的嘛。第三,就是商務部要轉變職能,不要管企業的具體行為,要搞好法規和規劃,我希望商務部做好裁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