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滇慶:“產權無關”論錯在哪?與郎咸平商榷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9月20日 10:38 新浪財經 | |
徐滇慶聲明:國企產權改革不能減緩 更不應逆轉 一、 銀行績效與產權的關系 香港中文大學的郎咸平教授在“病急不能亂投醫”一文中分析了78個國家958家上市銀行的股權結構和經營利潤。郎教授認為銀行的經營利潤和股權結構沒有顯著關系,他說“銀行改革是一個次于法制和經濟改革的一個課題,和產權結構無關,也和監管無關”。他還說,“我們的結論是外商和民營銀行股權的大小和銀行的經營績效無關,因此我們否定了民營化和引進外商行的必要性”。當前在中國金融改革中,無論是學術界還是官方都強調在國有商業銀行的改革中需要通過股權多元化達到清晰產權進而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目標,顯然,郎教授的判斷與經濟學主流針鋒相對。無論如何,我都非常欽佩郎教授的反潮流精神。 全世界大部分銀行都是股份制銀行,或者說是民營銀行,例如著名的花旗、匯豐銀行等等。按照國際上比較通行的分類,只要國家控股的比例低于50%就稱之為民營銀行。因此在許多學術刊物上把銀行上市稱為民營化。銀行上市過程就是產權多元化的過程,只有實現了產權多元化才有條件來建立、健全現代企業制度。如果依然保持著國有獨資或者國有控股,就很難實現政企分開,很難在金融機構中建立有效的監督機制和激勵機制。當前我國金融改革的重點是國有商業銀行。最近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給建設銀行和中國銀行注資,爭取上市,吸收民間和海外資本等等都是為了改變國有商業銀行的單一的股權結構。 世界銀行金融市場發展局從1998年開始,用了3年時間系統調查了107個國家的銀行。截止2000年底,民營銀行占全球銀行資產的比重已經超過了70%。這個比重在近年來一直處于上升態勢,而國有銀行的比重持續下降。在發達國家中國有商業銀行的比重從40%下降為20%,在發展中國家由60%下降為40%。國有銀行比重最高的國家有中國、東南亞和前蘇聯國家。如果不包括轉型國家,國有銀行占主導地位的國家幾乎都是窮國。在北美和澳洲,國有銀行比重低于10%,在歐洲和日本低于20%。世界上幾乎所有經營績效較好的銀行都是民營銀行,而國有銀行在排行榜上幾乎都忝居末位。 倘若拿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和一些著名的外國銀行相比:從股本回報率(ROE)來說,花旗集團為38.8%,美國銀行為30.6%,匯豐控股24.8%,而中國銀行的資本回報率只有7.6%,工商銀行3.7%,農業銀行2.2%,建設銀行3.8%。 從資產回報率(ROA)來看,花旗集團為2.08%,美國銀行為1.97%,匯豐控股1.27%,而中國銀行的資產匯報率為0.38%,工商銀行0.14%,農業銀行0.10%,建設銀行0.14%。 相比之下,中國國有商業銀行和國際大銀行之間的差距如此之大,怎么能夠說,銀行的績效和產權沒有關系呢? 在拜讀了郎教授的英文論文(Bank Ownership Structur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的數據結構之后發現他在數據處理、回歸分析和邏輯推理上似乎有些失誤,結論來得過于唐突,實在不敢茍同,愿意就此題目向郎教授請教。 二、銀行經營績效的數據處理 郎教授文章采用股本回報率(ROE)來評估銀行的經營績效。不過,這樣做是有前提的,那就是必須符合巴塞爾協議的要求,銀行的資本充足率不低于8%。只有這樣才能保證一旦銀行在經營中出現不良貸款,銀行具有足夠的清償性,能夠憑借自身的資金沖銷壞帳。倘若不遵守這條規則,采用股本回報率來評估銀行經營績效可能誤導信息。顯然,銀行資本充足率越低,股本回報率越高,可是,他們遭遇金融危機的概率也越高。在這種情況下,即使這些金融機構的股本回報率比較高,也不能稱之為好銀行。世界上主要銀行的資本充足率都高于8%,例如,美國銀行業平均資本充足率為12.04%,加拿大、德國、意大利和日本的平均資本充足率都高于11%。其中,花旗集團的資本充足率為11.25%,匯豐控股13.3%,而中國銀行業平均資本充足率只有4.27%。有些農村信用社只有2%左右。 這是中國金融改革必須要解決的一個難題。2004年動用450億美元向中國銀行和建設銀行注資就是為了提高他們的資本充足率。因此,如果用股本回報率來分析銀行績效,應當刪除所有資本充足率低于8%的金融機構。倘若一定要把那些資本充足率達不到標準的銀行包括在內,也應當對他們的股本回報率打折計算。這樣一來,中國國有商業銀行的股本回報率就更低了。 三、該研究沒有包括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導致缺乏針對性 在郎教授的數據中,中國金融機構只用了3家股份制銀行,而沒有包括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在內。迄今為止,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占有銀行金融資產的65%,其實際影響遠遠大于他們占有的金融資產比例,在許多領域中甚至處于壟斷地位。由于郎教授的樣本中沒有包含四大國有獨資銀行,因此對于國有商業銀行改革,特別是在討論產權改革時文不對題,欠缺說服力。 在郎教授文章中引用的3家股份制銀行的產權結構為:國有股為0,民間股(Widely Held)為0, 國內資本控股(Domestic FI)97.27%,外資控股2.728%(詳見Table 6, Ownership Structure Across Countries)。這個數據的真實性值得推敲。事實上,除了民生銀行基本上以民間資本為主之外,其余股份制銀行的國有股的成分都相當高。如果僅僅把國有股的定義限制為財政部擁有的股份,那么,地方政府或者國有企業持有的股份應當劃歸哪里?如果按照郎教授文章所說,中國股份制銀行中的國有股為零,當然不再需要什么產權改革了。 四、國有持股比例并不等于產權結構改革 郎教授分析的958家銀行全部都是上市公司。其中,“大眾持股的銀行比例非常低,只占所有銀行的15%,而國家持股銀行比例最高占28%”。在這里沒有弄清楚郎教授所說“大眾持股的銀行比例”究竟指的是什么?是一般股民持股比例超過50%的銀行數目,還是指一般股民在銀行中持股的比例?從數據來看,郎教授分析的是國家持股的比例和銀行績效之間的關系。郎教授的結論也許可以比較明確地闡述為:“在上市銀行當中,國家持股的比例對于該銀行的績效沒有明顯的影響。”倘若如此,我同意郎教授的結論。因為在上市銀行中,國家持股的比例有多有少,并不能說國家持股10%就一定比20%要好一些。郎教授的結論并沒有錯:在上市銀行中并不是政府占的股份比例越小其績效就越好,但是,這并沒有說明國有獨資銀行是否需要推進股份制改革。 五、推論的可逆性 郎教授的推論缺乏可逆性。 回歸分析往往具有不可逆性。例如,閉關自鎖一定落后,但是對外開放不見得保證高速經濟增長。我們可以用數據來證明一個國家的對外開放程度未必一定和它的經濟增長速度相關。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在全世界各國當中,除了石油輸出國,從低收入國家行列中躍入高收入國家行列的只有亞洲四小龍。他們全部實行對外開放的出口導向政策。有許多非洲、亞洲、拉丁美洲的國家,盡管他們也推行對外開放政策,但是至今還很窮。這說明對外開放只不過是經濟高速增長的必要條件,任何時候都不能把開放政策誤認為是經濟增長的充分條件,好像只要一打開大門就自然而然會富起來。要實現經濟高速增長需要許多條件,對外開放只不過是其中之一。 在上市銀行當中,經營績效未必和國有持股比例顯著相關,但是這并不能反過來證明,國有獨資銀行的績效一定差,民營銀行的績效一定好。在民營銀行當中有好的,也有差的。在亞洲金融風暴中,在印度尼西亞表現最差的恰恰是一些由皇親國戚開辦的民營銀行。國有獨資商業銀行在西方各國已經絕跡。只有在那些比較窮的發展中國家,或者那些正處于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國家當中國有商業銀行才占有比較大的比重。因此,比較可行的分析方法應當是拿世界上為數不多的國有獨資商業銀行來和其他銀行做個比較,然后才能看出產權改革的重要性。世界銀行已經就此課題做了很好的調查研究,看看他們的報告就可以了。 六,打破壟斷,改善競爭環境 如果要討論中國的金融問題,無論如何也不能繞過四大國有商業銀行。這四大銀行全部是國有獨資。在動用外匯儲備給建設銀行和中國銀行注資之后,這兩家銀行的股東由財政部變成了中央匯金投資公司。實際上,無論名義如何變化,并沒有改變這兩家國有商業銀行的性質。等到這兩家銀行上市以后,性質才發生了變化,可以稱之為股份制銀行。如果將來國家持股比例低于50%,我們可以按照國際慣例稱其為民營銀行。 郎教授的文章提出了許多辦法來完善國內金融業的公平競爭環境,其中不乏真知灼見。但是,最關鍵的一條就是要打破目前國有銀行的行業壟斷。經濟學基本理論反復證明,只有競爭才能提高效率。從國有獨資商業銀行到股份制銀行的變化是一個質變。在股份制銀行中,國有股比例的變化是個量變。究竟國有股在未來的金融機構中應當占有多大的比例應當取決于市場競爭的需要。恐怕永遠不會得出一個什么“最佳方案”。 可以預見,在相當長的時期內,非國有股份的比例在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中都不可能超過國有股。至于將來國有股究竟應當占多少比例,應當由市場競爭來決定。目前只要朝這個方向走就是正確的。 在壟斷體制下也許能夠達成短期增長,但是卻破壞了長期經濟增長的基礎。絕對壟斷意味著僵化和腐敗,意味著無效率。股份制改革引進了多種所有制產權主體,引進了在董事會中的競爭和監督,最重要的是打破了政府官員的壟斷,有機會實現政企分開。中國金融改革必須要打破國有商業銀行的壟斷,開創出各種所有制金融機構公平競爭的局面才能褒優汰劣,提高金融整體效率。因此,目前推進金融改革,在金融機構中引進民間資本和外資,推動產權多元化,建立健全現代企業制度和金融監管制度是完全必要的。 (2004年5月22日,于廣州中山大學嶺南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