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啟先:產權改革方向正確 國資流失應該重視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9月20日 08:53 新浪財經 | |
前國家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綜合規劃局局長、國務院經濟改革方案研究辦公室副主任、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 楊啟先教授 在國有企業產權改革大討論的背景下,2004年14:00-18:00,新浪財經舉辦了“國企 北京華一律師事務所合伙人浦志強律師等嘉賓,就近期討論中的焦點話題進行坦誠交流。 產權改革與社會公正”沙龍,特邀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楊啟先、清華大學社會學系孫立平教授、中國政法大學商學院楊帆教授、中國政法大學李曙光教授、本次沙龍還得到了許多網友的支持,不少網友來到現場親身參與,并作出高水平的發言,與專家進行對話,使得沙龍在熱烈的討論氣氛中進行。以下為前國家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綜合規劃局局長、國務院經濟改革方案研究辦公室副主任、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楊啟先教授的發言: 今天我主要講一下國企的改革。 我們中國的企業一個非常大的特點就是效益不高,這個大家都知道,歷史很長了。國企的改革從改革開放以來,一直是一個難題,國家很重視,一開始就要搞國企改革,跟聯產承包責任制幾乎是同時提出來的。 計劃經濟那一段我也參加了。第一個五年計劃前期,當時我們的理論上還沒有完全確立下來,蘇聯這種體制,還沒有完全把社會主義歸結為公有制而走向計劃經濟,所以存在商品經濟的各種問題。從1955年開始,我們開始搞社會主義,就是單一的所有制:農村搞集體化,當時叫合作社或者叫人民公社,城市搞社會主義改造。社會主義改造實際上對工業就是私人工商業改成所謂的公私合營。剛公私合營完,到1957年出現問題了。發現國有企業最大的弊病是“活力不強、效力不高”。這個現象當初毛主席發現了,對這個問題有所批評,認為這是體制造成的,而且是照搬蘇聯體制,毛主席提出要改。但當時沒有很好地總結經驗,為什么呢?就是認為管得過多,主要是中央管得過多。當時絕大部分企業,稍微大一點都十分重要,這是中央管得過多的毛病。從1957年采取大規模下放,企業絕大多數下放給地方管,1957年造成一場混亂,1959年沒有辦法往回收,直到1959年初期,基本上把下放的收回來了。 到了文化大革命期間,又提這個問題,為什么呢?因為四人幫針對這個問題,歸納了“條條專政”。1969年大批判的時候,天天批“條條專政”,從1970年又改過來了,又怎么改了呢?還是沒有其他的辦法,還是采取下放的辦法,說是當初下放不徹底,現在徹底地下放,包括鞍鋼等一些大企業都下放了。一方面沒有解決問題,一方面到1973年又造成一場混亂。1973年鄧小平出來主持工作,又把企業收上來了。當時不知道怎么改?開始摸索這么一種辦法,但不敢提產權,這個詞都提不出來,用這種辦法改,結果不成功。總理在的時候圍著桌子團團轉,也沒有解決辦法。 這樣一直拖到文化大革命以后,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明確地提出的改革的方向,但并沒有提出改革開放怎么搞,就提了兩句話“對內搞活經濟,對外私營開放”。這個實踐依靠大家去創造,農村創造聯產承包制,城里怎么辦呢?當時就改“搞活企業”,從四川開始。怎么搞呢?還是沒有經驗。 1979年中央專門組織100多人的一個調查小組,總結過去改革的經驗,當時計委、經委必須都是老一點的同志參加。從調查的結果得出一個結論,現在看是一個很大的進展:國有企業的問題看來不在原來說的中央管得過多,還是地方管得過多;中央管或地方管都只是一種行政的管理,如果要解決企業的問題,搞活企業,必須適當的建立自主權。這時開始提到自主權了。 究竟怎么回到自主權呢?當時開了很多的座談會,和企業商量。企業就說我要自主權,但是我現在要自主權的話,我現在最缺自主錢,希望你們給我們錢。大家又想搞活企業,又想要企業自主權,但是自主錢國家財政不可能。后來商量能不能實行利潤分層制,預算的錢不能給,只能賺利潤以后,分一定的利潤給企業。但是,由于財政的任務很重,100%的交給國家的財政,分多了不行,所以分了1%-3%,上到10%很少。 開始的時候企業很高興,分到錢以后,恢復了職工獎金制度,用這個錢發獎金,同時還可以搞一點廠長基金。但是錢非常少,分了兩年,企業不過癮,覺得太少了,別說搞技術改造,連個廁所都修不了,要求改革這個制度。沒有辦法還是按照利潤分層,如果按照利潤分層的話,又要調動國家的財政,所以改了“基數分層”,有的時候分了20%、40%,比例又大了一些。 開始企業又高興。在1982年的時候又不行了,企業紛紛提出意見:“基數分層”交的多的是原來效益好的,增加利潤潛力很小,原來技術低的都是節約不太好的,往往錢就很多。搞得原來效益好的,分的比原來的差的要少。又搞不下去了。 搞不下去的怎么辦?我們又搞調查,調查世界國家究竟怎么做?調查的結果發現除了蘇聯這個國家以外,其他的國家一律都沒有這種利潤的關系,都是交稅。這個是國家規定的所得的稅務法,你利多多交,利少少交。1982年我們國家開始實行這個稅務制度,當時我們叫“利改稅”或者叫“以利代稅”。當時財政任務很重,如果稅務低了財政受不了,最后搞了一個“五四制度”,當時“五”留給國家,“四”留給企業,也有問題。后來我們叫“稅利并存”的制度。 這種制度搞了4年,又搞不下去了。到1986年底的時候,企業完成不了這個稅收任務,有的地方不接受,有的地方逼出一個辦法,實行全面承包責任制。原來天津是一個承包責任制試點,而且認為這個東西非常好。結果承包搞了四年,根本不是那么回事。當時我就非常反對承包,為什么呢?城市和農村不一樣,所有制不一樣,農村包了沒有人兜底,城市人包了有人兜底,最后包了四年,不僅沒有把企業效益包上去,反而把企業包成沒有利潤。 沒有利潤的話怎么辦?在1991年的時候,又包流轉稅,就是產品增值稅等等包進去,這三批流轉稅在80%以上。利潤稅大概占百分之十到百分之十幾,利潤稅就少一點了,國家根本沒法兒活,最后中央趕快發文件制止禁止包流轉稅。 在1991年下半年中央專門開了一次經濟會,總結國民經濟的改革經驗,這次改革又前進一步,就是把國有企業問題不是作為分利的問題,而是國有企業經濟機制不合理的問題,明確規定在1991年到1992年制成一個統一的轉換機制的文件,1992年開始實行,后來轉變成一個“經濟第四條”的文件。但是后來還是不成功,為什么不成功呢?中央轉機制是把機制推向市場,而我們搞的那個機制分利不能成功,政府和企業還是父子關系,最后又不行,沒有辦法。 在1983年中央十四屆三中全會又做出一個決定,國有企業的改革明確地提出來,看來國有企業的改革既不是讓利問題,也不是放權問題,關鍵是國有企業的制度不行,所以提出對國有企業必須進行制度創新、建立現代國有企業制度。而制度上怎么創呢?創出來一個“產權明晰、權責清楚、政企分開、管理科學”這么一套制度,這才開始接觸了產權這個問題,前面根本提都沒有提產權。所以,產權問題提出來不是某一個人提出來,我們這套改革的實踐必然要走到這兒。從后面可以看出,這個問題不解決,企業就沒法搞活。 當時很多人思想不同,不僅是下面的同志不同,上面的同志也有不同,最后就發生了一場大爭論。爭論什么呢?就是十四屆三中全會爭論的三個問題:一個是國有企業的改革,究竟應不應該進行制度創新,好多人認為制度創新這一提法都是錯誤的,國有企業就是國有企業,還創新什么?第二,制度創新是不是應該從產權改革開始?也就是先把產權搞清楚,否則就不行,產權改革一開始就要搞私有化,有的領導不同意;第三個,現代企業制度究竟是一個什么企業形式?十四屆三中全會提到了公司制、股份制,后來中央選了100個企業做了試點,我是試點副主任,最后搞下去還是沒有辦法,連方案都沒有制出來,因為思想沒法統一,所以根本沒用。 在產權改革不能搞的情況下,最后只能抓住“管理”,從80年代中期抓了好幾年的管理,年年加強管理,年年加不強,有什么原因呢?首先你必須產權明晰,權責才能清楚,權責清楚政企才能分開,政企分開管理才能做好。如果政企分不開的話,企業怎么科學管理?企業科學管理是宏觀決定的,所以如果前三句話不抓的話,只抓后面一句話就不可以。1984年的時候提出要建立現代企業國有制度改革的方向,很明確地提了出來,這是個方向,并且進一步提出用現代企業制度就是公司制。 這個時候企業已經很困苦了,大多數的企業拖到求生不能,求死不得的地步。又提出了“三年解困”,“三年解困”的時候國家花了花了2萬多個億,這簡直是一個天文數字——包括國家的注資、國際國內資本市場的融資、債轉股、中央儲備金、貼息貸款。2001年的春天,曾宣布說國有企業成功解困,利潤等指標都上去了。但到2001年7月份的時候,就又發現不行了,因為那些數字都是假的。 所以,在黨的十六大2003年的時候才提出來,國有企業改革的核心是產權的問題,還提出“歸屬清晰,權責明確,保護有力、扭轉順暢”的產權制度,實際上才真正地在理論上解決產權的問題,而且明確提出建立國有企業、集體企業、非公有企業共同組建股份制企業,而且明確了公司制、股份制是公有制的實現形式。產權改革的形成就是這么一個過程。 現在有的人提出產權改革搞錯了,我認為不是這么回事。中國的改革最初誰也不想改革產權,連產權這兩個字都提不出來,總是想繞開產權搞,但是一直沒有辦法繞過去。在文化大革命的時候,就搞了分利,但是不能解決問題。最后走到這么一條不動產權不行的路上。但是實事求是講,產權改革不是要把產權全部改成私有制,這是不可能的,任何國家也不是全部私有制,總有一些國有企業。 產權改革實際上要解決主要解決三個問題: 第一產權明晰,究竟數量能夠清楚嗎?我們的產權是多少根本弄不清楚,我們企業統計的數字只有一個帳面的總資產、總負債,減下來以后有一個凈資產,但是非常不準確的。因為從歷史數據形成的,現實究竟是多少?根本不知道,這個里面究竟國家占多大的比例,企業占多大的比例,其他人占多大的比例,根本不清楚。 第二,由誰來對產權負責?由誰來對產權承擔這個責任?根本找不到這樣一個人,這是一個虛職。主管部門根本不對產權負責,好多企業搞跨了,誰也負責不來。 第三,產權還有一個流動問題,產權改革主要解決這個問題,不是解決私有制的路子,不是這么回事。具體地說,中央文件講,產權改革實際上是兩種做法:第一,調整完善所有制,有一些企業現在效益不好,都退出來了,把產權變成非國有的,這個就是所有制的調整;一種是要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要建立規范的公司制度的企業,實際上這個東西就不是產權轉讓了,就是重組,產權調整,怎么可以把產權變成一個企業,我認為這個是完全的正確。我們是不是政府就親眼看到它流失也不管他了嗎?不是這樣的,政府管得很嚴,在90年代我們當時提出來產權所有制結構調整的時候,當時國家規定多種所有制調整的形式,好多東西、好多地方一直沒有處理好,后來紛紛告狀,所以當時提出國有企業產權改制的問題。 政府非常重視這個事情,不是說不管它了。但是國有企業不改是絕對不行的,如果改的話,我們從幾十年的經驗來看,產權制度不改的話,國有企業絕對搞不好。所以我說這個產權國有資產流失應該重視,而且做這個工作是有好處的,前幾年有一個美國教授寫了一篇東西,《誰來養活中國》,這個問題是很驚人的東西。我們正確吸收經驗,糧食產量上去了,這個問題也就不存在了。當時領導不讓講,不許批判,有一定好的作用。當然我們怎么重視國有資產的流失,和具體的怎么防止流失是另外一回事。有可能還有更好的辦法,但國有企業究竟怎么搞?怎么搞好?我這么多年,沒有聽到更好的辦法,曾經有人講過,即使有好的辦法,也不一定能馬上推廣,因為馬上推廣有一定的風險。需要找兩個企業,放手讓它試點。但是也做不到,如果試點的話,職工還往往不干呢。現在我認為還應該提出好的意見,你認為什么辦法好提出來,我認為中央是會接受的,現在發改委也會參考這個方面的意見。 我剛才講的這個過程,不是走一條路走到底的,我們發現什么問題?就是中國在不斷地總結經驗,不斷地調整,調整到這一步,這一步有可能對,也可能不對。如果不對,可以提出你的創新的意見,我就這么一點看法,我簡單的講一下,謝謝大家!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