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加息勢在必行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9月16日 10:07 南方日報 | |||||||||||||
實現物價上漲幅度不超過3%的目標,就要在治理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之間尋求平衡,防止經濟大起大落;又要在保護民眾利益與經濟發展之間尋求平衡,使物價水平成為經濟發展的“潤滑劑”和防止經濟高速發展沖擊民眾利益的“保護墻” □張井(廣東經濟管理學院教授)
結構性價格上漲特征明顯 觀察近期的價格上漲,結構性價格上漲的特征非常明顯。主要是生產資料和食品大幅漲價,推動了價格總水平上升。今年8月份,全國消費價格總水平上升5.3%,其中食品類上升13.9%,非食品類僅上升1.0%。 農村和經濟欠發達地區價格上升幅度大于城市和發達地區。在8月份消費品價格全國上升5.3%中,農村上升6.1%,城市上升4.8%,(廣州只上升1.5%)。之所以有這種差別,是因為在居民消費結構中,漲價幅度高得多的食品類所占比重,農村和欠發達地區比城市和發達地區高得多,所以帶高了整個消費價格水平。 本次物價上漲,是在1998年至2002年物價水平走低的基礎上的回升。另外,在今年的物價指數中,大部分是去年物價“翹尾巴”因素的影響,如在8月份消費價格5.3%的漲幅中,“翹尾”因素占3.7個百分點,新漲價因素僅占1.6個百分點。 屬不完全意義的通貨膨脹 對什么是通貨膨脹,有兩種不同理解:一種是大眾語言。只要物價比較明顯上漲且持續了一個時期,便認為是通貨膨脹,因此物價上漲率也就是通貨膨脹率。從這一理解出發,我國這次物價上漲屬于通貨膨脹。另一種是學術語言。認為通貨膨脹是物價水平明顯、普遍而持續上漲。我國本次物價上漲,至今已持續了18個月,且是物價總水平上升,不是各類商品價格普遍上升,特別是工資、租金和利息等基本沒有上升。所以按照學術語言要求,還不是完全意義上的通貨膨脹。但如果任其發展或宏觀調控不好,就會轉化為完全意義的通貨膨脹。 國際慣例還依據物價上升的程度,把通貨膨脹區分為溫和的、加速的、超速的三類。其中年通脹率一位數,即10%以下的叫溫和的通貨膨脹,又其中物價上漲水平不超過5%不算通貨膨脹。 正負效應辯證看 物價上漲有兩重性,既會產生正效應,也會產生負效應。 正效應方面,它反映了我國經濟運行存在結構性投資增長過快、貨幣借貸發放過多,經濟冷熱并存和經濟關系不協調等問題,提醒政府進行調控改善。它使我國經濟從商品滯銷、物價低迷、利潤微薄等呆滯狀態中走出來,所以今年經濟發展速度比去年更高,企業經濟效益普遍提高,就業機會也增加了。以糧食為主的農副產品大幅漲價,不但刺激了農業生產,增加了農民收入,而且調整了城鄉分配關系,縮小了工農商品價格剪刀差。 負效應方面,主要是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人民生活提高,且使人們的利益關系不正常變動。物價上漲,有利于債務人,不利于債權人;有利于雇主,不利于工人;有利于政府不利于公眾。農民雖因農產品價格上漲而增加了貨幣收入,但又因為生產資料和食品漲價而抵消了增加的收入。據測算,當前農村消費價格水平每上升一個百分點,每個農民年均現金消費多支出16元。按8月份消費物價指數農村上漲6.1%計算,每年每人就多支出100多元。 輕微通脹情況下不宜實行負利率 對當前的物價上漲,不必恐慌,因為它是在政府的預期和控制之中的。但要十分重視,采取正確對策。 今年宏觀調控的效果雖已顯現,但尚未到位,投資和信貸規模仍然過大。政府應當加強宏觀調控,務必實現物價上漲幅度不超過3%的目標。實現這個目標,就要在治理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之間,尋求平衡,防止經濟大起大落;又要在保護民眾利益與經濟發展之間尋求平衡,使物價水平成為經濟發展的“潤滑劑”和防止經濟高速發展沖擊民眾利益的“保護墻”。 已到銀行加息的時候了。在輕微通貨膨脹情況下,可以實行低利率或“零利率”,但不可以實行負利率。當前銀行儲蓄的負利率2%左右(利率- 通脹率)。實行負利率對存款者是剝奪,對借款者是贈送。受損害最大的是有一定數量存款而又不貸款投資的中等收入階層。我國政府曾經提出3%是最佳的物價上漲率,5%是物價上漲警戒線。現在已經臨近這條警戒線了,民眾亦有加息的愿望和預期。銀行應當及時、適當提息。提息雖然也有害處,但利大于弊,勢在必行。 由政府決定或控制的公共品價格,如水、電、氣、煤、公共車船費、學費、醫療費等,盡量不要在物價上漲幅度較大的時期提價。 政府應當加強對工資水平的調控,特別是提高最低工資標準,確保困難群體的生活水平不降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