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中南海講課的專家 在“依法治國”上下足工夫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9月15日 07:37 21世紀經濟報道 | ||||||||||
本報記者 田毅 孫雷 王光澤 覃愛玲 北京報道 “周雖舊邦,其命維新。”三千多年前,《詩經·大雅·文王》如是說。 2004年9月16日至19日,北京。中共中央政治局將向中央委員會報告工作,主題是研究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問題。這四天的會議,就是成立83周年和執政將近55周年的中國共產
“(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這是一個關系社會主義事業興衰成敗、關系中華民族前途命運、關系黨和國家長治久安的重大戰略課題。”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如是說。 值得關注的一個細節是,自2002年11月中共十六大至今,先后有31位專家受邀給中共中央政治局共15次集體學習講課。 粗略算來,15次集體學習中直接涉及法治的有三次,直接涉及到黨建的有兩次。如平常一樣,這門課的授課“先生”都在“依法治國”四個字下足了工夫。 只是這回,他們的課堂在中南海。 周葉中:從珞珈山到中南海 2002年12月26日下午,中南海。胡錦濤總書記握著許崇德教授的手,尊敬地稱許老。而溫家寶總理對周葉中說,“我們今天來聽你的課,都是你的學生。”許為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周是武漢大學教授。這是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第一次集體學習。 這是十六大召開之后不到一個多月的情景。而在這一個多月內,胡錦濤先后出現在82憲法公布實施20周年紀念大會上和河北平山縣的西柏坡。 “憲法頒布20周年紀念大會開完后,中央領導覺得很有必要舉辦這次講座,而且不要把這個工作拖到第二個年頭,要趕在元旦之前把這個工作做完。”一位參與那次講座的官員向記者透露。 2002年12月12日上午9點,周葉中教授接到司法部的電話,要其立即北上京城接受一個課題。 “到了才知道,課題是給政治局領導做憲法講座。”周葉中第二天就飛回武漢,趕寫講稿。其后經過了15天時間,15遍修改,還有整整五個通宵達旦。 當日,《認真貫徹實施憲法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兩位教授那天授課的主題。周葉中說自己開始時還有點緊張,但很快就進入了狀態。在座的中央政治局委員聽得非常認真,并不時做筆記。原定最多四點半結束,因為討論得非常熱烈,最后完成已是五點多。 周葉中回憶說,領導們很謙虛,對問題看得也非常到位,他們是以一種很開放的心態來提問題、談問題。最后總書記說,看來大家熱情很高,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討論,但今天時間有限,等以后我們再找機會向兩位專家請教。 “講課中我特別強調的是依法執政。我說,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的執政黨,依法執政是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只有上至中央政治局委員下至普通黨員都成為遵守憲法的模范,我們的國家才能成為真正的法治國家。” 李林:三次法治講座的參與者 2003年9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體學習。主題為《堅持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所副所長李林和復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林尚立教授主講。李林研究員負責法學方面而林尚立教授主要講政治學。 “中央政治局每次學習的主題都是經過很多嚴格論證的,而新一屆中央領導在三年里法治方面的講座就有三次,即《認真貫徹實施憲法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堅持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和《法制建設與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這三次有關法治的講座,李林兩次參與了課題組的討論和寫作,一次擔任主講人。 “去年我們講課那次準備的稿子,在正式講課前至少當著一些官員和專家學者試講過三次,大家提意見和修改建議,相互交流,收獲很大。有時針對一段內容大家可能有不同的看法,這當然是正常的,但就需要好好把握協調,合理地加以吸收。”2004年9月13日,李林研究員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 主講人要站在理論前沿和實踐基礎上來準備講課和回答提問,這的確是個不小的挑戰。“如果你沒有經歷過這樣一種參與方式和備課方式,那挑戰是很大的。即使你接觸過了,到了操作時壓力也是很大的。因為有關問題無論你再怎么準備,畢竟一次講座只有不到一百分鐘時間,時間很短。而且你的稿子在講課幾天前就已經交到領導手上了,他們事先會看稿子,不同學科的很多問題,他們在講課之前可能就有了。你再怎么準備,也不可能面面俱到,那就要看你的發揮和平時的功底了。”李林研究員深有體會地說。 那次講課,領導提出的基本上都是政治學的問題。李林說這些提問“很有水平也很藝術”,而領導們對自己和李林教授的回答反應也不錯。 但他仍向記者表示,如果再有一次機會,時間寬余一點的話,也許會回答得更好。“因為當時回答這些問題的要求是,再大的問題也只能有重點地用三兩分鐘講完,不能長篇大論。有些問題簡要回答當然就夠了,但有些問題如果能夠適當展開,那樣就會更精彩、更到位、效果更好。” 開風氣之先 “今天這次學習活動,是新一屆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的第一次,開了個頭。這要作為一項制度長期堅持。”2002年12月26日第一次關于憲法的集體學習后,胡錦濤總書記說道,中央政治局經過討論認為,為了適應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需要,為了更好地承擔起黨和人民所賦予的重任,必須進一步加強學習。除了自學以外,中央政治局還要進行集體學習。 據悉,這項“要長期堅持的制度”在程序上主要由推薦主講者、選拔主講者、撰寫初稿、幾輪甚至幾十輪討論修改、定稿、正式講課座談等環節組成。 從運作機制上看,中央辦公廳、中央政研室和相關部委機構共同牽頭組織。比如法治方面主要是司法部具體組織,其他有關部門參與;而如外交方面主要是外交部具體組織。“從題目的選擇到落實都有多個部門的配合、協商。先協商出一個大概的題目,然后報中央有關方面批,批后再確定主講人。”。接下來,對主講人還有一系列的評估程序,之后進入準備階段。 “幾輪試講的時候,至少有十幾位部級領導和專家來聽。聽了以后,把他們的一些意見建議提出來,我們則思考和反復修改。這些領導和專家的意見對我們有很大幫助。而且也能看出,這些課題都是集體智慧的結晶。”周葉中教授告訴記者。 多年來,黨中央領導保持著集體學習制度的傳統。據記者向有關官員了解,九十年代中后期開始基本上每年至少有一次最高規格的“中共中央舉辦法制講座”。如1999年11月中南海懷仁堂舉辦法制講座,內容是依法保障和促進國有企業改革與發展。 “當時的做法基本是布置兩個甚至三個課題組分開準備,之后有關各方面,對每一個課題組的報告和講課進行評估,并提出建議。從試講的情況進行評估,看哪個課題組最適合,當然最后也都是集各家所長,所以說最終成果應該視為中國法學界拿出的最好水平,是集體智慧的結晶。”相關人士向記者透露說,“當然很有把握的時候也有指定的主講人,那就要求他是這方面最權威和最有實力的專家了。” 新一屆中央政治局發揚了黨的學習的好傳統。在形式上,采取了“集體學習”方式,但內容不單集中于法治方面,社會、經濟、文化、歷史、軍事、國際等均有涉及。另外,以往的主講人都是一個人,現在一般都是兩個人,以便更好地集合大家的智慧,討論和回答問題也會更周全些。 而記者在詢問山西、河北、江蘇等地黨委時,所有的地方黨委也都進行了類似中央政治局的集體學習,不少地方還請給中央政治局講過課的專家前去授課。據介紹,聽課場面異常熱烈,中央的學習風氣影響凸現。 “實際上,上世紀80年代初,中共中央有一個比較大的書記處,首開中央集體學習的風氣,當時一些領導同志都在上面聽課,報紙也都有報道。”中國社會科學院陸建華博士告訴記者。 用憲法思維執政 “新一屆中央政治局三次法治學習的一個共同特點,就是高度重視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建設,重視憲法和依法治國。”李林研究員對記者說。 有政治學專家向記者進一步分析說,第一次講憲法是個統領全局的問題,憲法內容是和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聯系起來作為全局性問題考慮的,小康社會是通過三個文明來體現和實現,這樣有深度也有廣度;第二講主要是側重法治與政治文明;第三講側重的是法治與物質文明方面。可以說,后兩者都是從法治的角度為切入點,討論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物質文明建設中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 “那么加強執政能力,什么是突破口,什么是關鍵和核心?我個人認為,依法執政既是關鍵,又是核心。更何況我們現在強調,黨在領導的過程中,一個最基本的就是,總攬全局,協調各方。要做到這一點,一個最重要的素質要求或者說能力要求就是,必須要能夠宏觀駕馭,要有宏觀戰略思維,真正能夠使我們國家發展的各個方面保持一種有機良性互動狀態的能力。按照我的一個專業的說法就是,‘憲法思維’,學會要用憲法思維執政。”周葉中向記者分析說。 2004年4月26日下午,在聽完北京大學吳志攀教授、中國人民大學王利明教授講座后,胡錦濤總書記指出,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關鍵是要適應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要求,抓住制度建設這個重要環節,推進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進程,不斷實現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生活的法制化、制度化。 “民主執政是集思廣益,實現科學執政的方式堅持民主執政和依法執政。科學執政是執政的科學性,一是按照執政黨的執政規律來執政,二是執政黨制定的執政方針政策有科學性,符合社會科學的需要。科學執政離不開依法執政和民主執政。”2004年9月13日,紅旗出版社副總編輯,曾著有《蘇共亡黨十年祭》的黃葦町先生這樣向記者分析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