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建設與市場信用 魚與熊掌能否兼得的困惑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7月06日 09:06 中國經濟時報 | ||||||||||
-鄒東濤 中國為走向市場經濟之路,艱難探索了幾十年。但在走上市場經濟之路中,一個十分矛盾的現象又擺在我們面前:一方面,人們越來越認識到誠信的重要;另一方面,失信行為又大量發生。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市場經濟既有著對誠信的內在需要,又存在著與它的內在矛盾。
人們在對經濟發展過程的道德反思中,會遇到魚與熊掌能否兼得的困惑,即市場機制的利益最大化原則與誠信道德的義利之辯。計劃經濟轉型帶來了市場自由,但卻使倫理道德出現了趨利忘義的裂縫;對利益最大化的狂熱突破了經濟行為的道德底線,尚不完善的獲利機制在這一思想指導下具有相當破壞力,誠信被人為地與利益割裂對立。一個人如果不誠實,可能就會帶來麻煩;但不誠實并不一定必然帶來麻煩或消極后果。只有當不誠實、謊言、作弊或騙術被發現或戳穿時,才會如此。這就使得一部分人可能通過不誠實和欺詐僥幸獲得利益。一旦如此,就會使不誠實和欺詐行為擴散,從而對誠實守信產生極大的沖擊作用。為什么會如此,關鍵是在于市場參與者的利益比較分析。 市場參與者作為“經濟人”,總是以理性的眼光來審視和比較不同行為的利益效果。當誠信守法帶來的利益大于失信欺詐帶來的損失時,就會選擇誠信守法。相反,當失信欺詐獲取的利益大于誠信守法獲取利益,或者失信欺詐可能造成的損失很小甚至可能僥幸不被發現,而誠信守法并沒有什么好處,就會堅決地選擇失信欺詐。市場經濟既然是“逐利經濟”,就必須建立“逐利規則”。這個“逐利規則”,必須使失信欺詐者不僅無利可圖,而且還要付出很高的代價和成本。而誠信守法者必須獲得好處,尤其不能讓信守法者成為事實上吃虧者。從而使社會普遍形成誠信守法的習慣,杜絕失信欺詐行為。 市場經濟是信用經濟、契約經濟,而信用經濟、契約經濟是以健全的法制為前提的。信用是市場經濟的基礎,法律是信用的保障。我國目前法律制度不健全、法制保障不力,是信用失衡、秩序混亂的關鍵。一個國家、一個社會、一個組織,永遠不能舍棄市場經濟中的道德教育和道德規范,但在制度設計上不能從人的誠信良知即“人性善”出發。道德建設只能管“君子”,而不能管“小人”,如同門鎖、防盜門只能防君子不能防小人一樣。人總是跟著利益走,而利益總是跟著制度走,有什么樣的制度就會引導出什么樣的社會行為,因此必須做好制度設計。以“善”為出發點設計的寬容的制度,只會使善行越來越少,而惡行越來越多;相反,以“惡”為前提設計出嚴厲的制度,則會使惡行越來越少,而善行越來越多。 在英國歷史上有這樣一個著名的例子:英國在歷史上曾把罪犯流放到澳大利亞,而罪犯是委托商船運送到澳大利亞的。開始,政府是按照上船離岸的罪犯人數一次性發放給船主運費的。結果,船主為了節省費用,當船離岸不久,就慘無人道地把大部分罪犯扔到大海里去了,回來報告說罪犯病死或逃亡了。后來,英國政府發現這一問題之后,并不是簡單地懲罰船主,而是改變了發放運費的辦法,按照從澳大利亞返回罪犯的人數結算運費。結果,船主千方百計地照料好罪犯,惟恐罪犯生病和逃跑。就這個制度和規則的改變,使得船主變得“仁慈”了,提高了和“道德”水準。這就是制度或者說法制的魔力。 這個例子告訴我們,必須把誠信和信用建立在強大、堅實的法律制度基礎上。 人類治理國家的智慧表明,法治是治理國家的最佳選擇。市場經濟與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不同,在計劃經濟中,生產、流通、分配與消費之間基本不是靠自主的市場主體間的契約聯結在一起的。為了保證這些契約的公正和得到遵守,就需要有完備的法律來規范和保障。從這個意義上說,市場經濟就是法治經濟:第一,法律是適應市場經濟的需要而產生的。從市場經濟產生的歷史來看,由于社會的發展和商品的出現,產生了交換的需要,這就要設法使個人服從交換的一般條件。這個規則首先表現為習慣,后來演變為法律;第二,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必須有法制的規范和保障。在市場經濟中,市場主體需要按照法律規定進行公平競爭,政府也需要領先法律來進行國家管理,進行宏觀調控,維護市場經濟秩序。只有完善市場經濟法制才能保障市場經濟的有效運行;第三,為了克服市場自身的局限性和消極因素,需要有法律的引導和約束。例如市場經濟是由市場主體的局部利益所驅動的,這往往會與社會整體利益相沖突,為了防止這種可能帶來消極后果,就需要制定反不正當競爭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產品質量法、預算法、稅法、銀行法、勞動法、社會保障法等。為了積極有效地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還要制訂國際經濟活動方面的法律,或者使國內法律與國際經濟法律相接軌。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律制度,不僅是市場經濟客觀規律的內在要求,也是國家社會穩定、政治穩定的客觀要求。 法律對誠信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引導作用,二是規范作用,三是保障作用。為了實現法律對誠信的作用,可以從三個方面著手:一是要建立健全誠信法律運行機制,使誠信有法可依。二是要建立健全誠信法律規范機制,規定誠信主體在什么條件、什么情況下,只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或必須做什么,否則要承擔相應的法律后果。三是要建立健全失信法律懲戒機制,對市場參與者,包括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的違法失信行為進行精神、民事、行政甚至刑事方面的處罰。揚善必須重賞,打假必用重典。在法律設計上,必須要讓誠信者揚名天下,而使嚴重失信者無處藏身。 心理學研究認為,誠信是人在較低層次的需求得到適度滿足之后自然出現的一種較高層次的需求,當誠信受到社會頌揚而帶給人的滿足感,往往會替代甚至超過謀利帶來的滿足感。因此,有的人為了追求誠信帶來的社會聲譽,可能放棄一部分物質利益。經濟學研究認為,人的市場行為的基本動機是謀求個人利益的最大化。誠信和失信都一樣,是市場行為人在重復博弈、反復切磋過程中謀求物質利益的不同手段和行為選擇。這兩種理論分別是“以德治市”和“以法治市”的理論基礎。要有效地建設好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不僅要加強道德教育和道德規范,以“內省”的力量提高人們遵守誠信和維護市場經濟秩序的自覺性;同時必須大力加強社會主義法制建設,以“外施”的強制性力量約束市場參與者遵守誠信和信用。把“以德治市”和“以法治市”緊密結合起來,讓誠信成為博弈者的主動選擇,讓更多的人回歸誠信、自覺遵守信用,這是建設一個良好的市場信用體系,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途徑。 (作者單位: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