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昕曄
亞洲經濟的明星新加坡現在的前景是全面衰退,東亞其他很多國家也在經濟減速的痛苦中。
新加坡貿工部10日公布,6月份經濟比上季度下跌達10.1%,第二季國內生產總值比去年同期萎縮0.8%。新加坡經濟陷入衰退,且無跡象顯示復蘇在即之際。鑒于經濟展望進一步惡化,貿工部再度把今年全年的增長預測從3.5%至5.5%調低至0.5%至1.5%。
有經濟學家認為這回的經濟衰退料比1998年來得嚴重。分析家也都不看好今年的經濟表現。制造業主要因全球電子需求銳減而趨軟,建筑業增長則平平。至于服務生產領域,估計增長2.1%。所有各服務業分類的增長都放緩,跟著經濟情況轉弱。
隨著新加坡三個主要外在引擎“搖搖欲墜”,今年的增長將大受影響。新加坡第三季度的增長將仍舊疲弱,預料第四季可出現“緩慢的復蘇”。
除中國之外的其他東亞國家今年一季度都經歷了急劇的經濟減速,新加坡的衰退使東亞經濟前景更加暗淡。與1997年到1998年的投機資本造成的金融危機不同,這次衰退是由于美國信息科技投資的崩潰。
東亞兩個最大的出口市場是美國和日本,美國經濟從去年開始急劇放慢,日本經濟已經在衰退中。因此出口迅速下降,一季度不僅新加坡的GDP下跌,臺灣地區、泰國也是一樣。韓國和香港地區的GDP增加了2%到3%,而2000年分別是9%和10%。東亞的出口已經比去年下跌了10%左右。中國的GDP增長還是強有力的,但是出口也已經在急劇下跌。
東亞的小經濟體是世界經濟中最開放的,平均出口占GDP的50%。這樣的開放程度刺激了這一地區的經濟增長,但同時也導致經濟易受全球低迷的影響。更嚴重的是這些國家的經濟過度依賴IT業設備的出口,摩根士丹利預計亞洲去年出口到美國的IT產品占總GDP的2/5。
新加坡貿工部認為,基于三大因素,經濟展望已經惡化:
一、所有主要經濟體都顯著放緩。公司因需求銳減而減少存貨,導致美國第一季增長僅有1.2%。其第二季表現料更為遜色。盡管出現了些許的復蘇跡象,但美國經濟前景仍不明朗。此外,新加坡經濟跟美國科技業的聯系比美國整體經濟更加密切。由于美國科技業在蓬勃期囤積過量,該行業較為疲弱,并將花更長的時間恢復元氣。
歐盟經濟體近幾個月也顯著放緩,其中德國第一季的增長緩和至0.4%。日本經濟則瀕臨衰退,第一季度下降0.2%。最新的觀測調查顯示,商業信心仍然不足。
二、全球電子業銳減。全球半導體業的萎縮惡化。今年4、5月的世界銷售額滑落29%,跌幅比第一季的4.4%還大。業內分析員已紛紛把全年預測大幅度調低至負數領域。數據調查機構Gartner Dataquest預料,半導體業今年將縮減達25%,是這行歷來表現最差的一年。根據美國電子業的新訂單和半導體器材的訂貨與出貨比值來看,該行業還沒有明顯跡象證實它將見底。
三、所有區域經濟體放緩。亞洲經濟體大量依賴主要經濟體和電子業,因此全都顯著放緩。多數亞洲國家與地區的出口增長皆在近月陷入負數領域。
90年代后期美國經濟的繁榮推進了東亞經濟從危機中迅速復蘇,但也導致對出口的過度依賴。韓國的出口商品和服務1996年占GDP的30%,2000年上升到45%;泰國從39%上升到66%。而中國出口只占GDP的23%,因此中國今年的GDP增長預計在8%左右。
但東亞不會出現又一次金融危機,與1997年到1998相比,東亞經濟的基本面還是良好的,現金賬戶平衡取代了巨額赤字,外匯儲備也比那時大大增加。
90年代全球貿易量是80年代的兩倍,因此貿易會在這一全球商業周期中扮演如此重要的角色。這一輪經濟減速提醒東亞國家,發展內需還是很重要的,因此經濟結構改革應該繼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