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財政大臣竹中平藏11日向內閣提出的5月份經濟報告說,日本經濟形勢“進一步趨弱”。這是小泉內閣對日本經濟形勢首次作出的正式判斷。
該報告對經濟各個方面的看法與4月份的報告相比多有后退:如4月份報告稱“生產正在下降”,這次稱“在生產下降中庫存增加”;4月份報告說“雇用趨減”,這次稱“雇用和加班時間都趨減”;4月份報告說“進口增加速度放慢”,這次稱“大體維持此前水平”;
4月份報告說“設備投資正在增加,但今后將趨弱”,這次稱“以制造業為主的設備投資正在增加,但后將趨弱”。
另據報道,日本銀行今年3月作出增加貨幣供給量的決定后,至今未見任何效果。其初衷是要使金融市場有充足的資金,以供企業籌資用于擴大生產;但是因經濟低迷,企業對資金的需求根本不旺。除上述因素之外,經濟恢復的關鍵項目個人消費的步伐也依然沉重。隨著收入趨減傾向的加劇,前一段看好的旅行、購車等消費也出現了陰影。
日本輿論認為,小泉首相聲稱“堅決實行”的經濟結構改革至少在短期內會使經濟形勢惡化,這就勢必會使小泉的改革舉措具有相當大的風險。小泉說,要恢復經濟就必須進行結構改革,而要進行結構改革就必須重建企業和處理不良債權。這樣做,將會導致更多的中小企業倒閉,不但會使生產進一步下降,還會使更多的人失業。
另外,結構改革離不開重建財政。迄今,日本政府擁有的債務已達國內生產總值的1.3倍,為660萬億日元以上,財政瀕臨崩潰。小泉首相上臺后,表示要將國債發行額控制在每年30萬億日元以內。但是據日本財務省匯總的財政中期展望,2001年度國債發行額為33.3萬億日元。小泉內閣提出今后3年要削減9.4萬億日元的公共事業投資額,每年節省3萬億日元以上的政府開支。然而,在經濟可能進入衰退局面的情況下,削減公共投資將加劇經濟下滑。為此,財務相鹽川正十郎提出以增加稅收作為政府的替補財源,而小泉首相則強調不能增加稅收。在小泉首相推行經濟結構改革的路上,類似的矛盾比比皆是。
來自民間大學的經財大臣竹中警告說,日本經濟就要駛入最后的隧道,隧道的長短將取決于美國經濟動向和日本國內處理不良債權的速度。如果日本經濟面臨的根本問題仍得不到解決,外部環境也不好,這條隧道也許會沒有出口。這種情況不能不使小泉首相大傷腦筋。(新華社記者 王大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