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約評論員 張紀康
自美國經濟去年第四季度下降以來,全球經濟被拖累出現全面下滑的態勢,使今年第一季度曾經被預期有望充當世界經濟火車頭的歐元區經濟也未能幸免。按照常理,在呈全面走跌的全球經濟面前,為防止經濟的下滑,歐洲中央銀行理應降低其已經穩定了相當一段時間的基準利率。然而,猶如我們已經看到的,歐洲中央銀行仍然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壓力
面前“頑固”地堅持利率的穩定,究其原因,主要有五:
一是美國經濟近期的勢頭仍然還不足以充分說明必將進入衰退。猶如我們在這兩天所看到的,美國經濟今年第一季度GDP的增長率,受益于消費者支出的增長,折合年率達到2%,不僅顯著高于市場預計,而且還比去年第四季度創下的5年半里的最低GDP增長率高出整整一個百分點;
第二,與數月前不同,歐元區已經面臨較大的通貨膨脹壓力。事實上,在歐元面世后持續貶值的那兩年多時間里,經濟增長業績突出的那些中小規模成員國的通脹率盡管上升迅速,但德國、法國的物價卻曾是歐元區物價穩定的中流砥柱。但如今占歐元區經濟三分之一比重的德國也有患通脹之險,加上經濟表現近年一直不佳的意大利所出現的加速通脹趨勢,所以要讓歐洲央行現在逆轉貨幣政策取向,以放松銀根扶持增長走向尚不明朗的經濟,好像并非佳時;
第三,好不容易在一段時間里被穩定在90美分到1美元之間的歐元幣值,確保其在歐元過渡期行將結束之前價值的穩定就變得特別的重要。因為這不僅關系到歐元區乃至全球公眾對歐元的長期信心,關系到各國政府是否在歐元的動蕩不定之后是否愿意在它們的官方外匯儲備之中增持歐元,而且還關系到12種歐幣向歐元的能否成功轉換,關系到歐洲經濟與貨幣聯盟之外的歐盟成員國對歐元前景的預期會否轉好。因此,有助于確保歐元價值的穩定的統一基準利率,在近期就顯得格外重要;
第四,比之格林斯潘的猴急之像,杜伊森貝赫的那一頭亂發卻并沒有表現在其貨幣政策的操作上,國際金融市場目前對歐洲中央銀行留下的印象恐怕更多的是貨幣政策的相對穩定。應當看到,起于歐元面世前的歐洲市場大規模結構重組著實需要穩定的貨幣政策環境,歐洲金融市場、特別是債券市場漸趨均衡的統一利率同樣需要歐洲央行保持基準利率的相對穩定。
第五,退一步說,即便歐洲央行意欲利率的下行操作,恐怕也不當時。因為同樣是為阻止經濟滑坡,歐洲央行也許應當在美聯儲去年逆轉貨幣政策操作方向之后就該適時降低利率,哪怕只是象征性的。但問題是那時的歐洲所想的,是“趁人之危”替代美國擔當世界經濟領頭羊,結果錯失良機。到現在,為抑制上升的通脹應當提高利率,但同時為阻止經濟的減速而該降低利率,兩難的選擇決定了目前并非歐洲央行貨幣政策操作的最佳時機,因為這些,猶如我們所見,歐洲央行惟有繼續保持現有利率不變。《國際金融報》(2001年05月09日第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