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長期處于低空飛行的日本經濟,今年以來不斷出現“剎車”現象,經濟衰退的可能性日益增大。其外因是美國經濟減速,內因是消費不振,以及政府宏觀經濟政策的失誤。
據《經濟日報》報道,由于美國經濟降溫,曾對拉動日本經濟起重要作用的美國市場對日本信息產業(IT)產品的訂貨,自去年8月以來明顯減少。今年3月份,日本廠家尚未接到
6—12個月的長期訂貨合同。IT產品需求日減,庫存大增,與之相關的配套產品生產也急速下滑。今年以來,塑膠、樹脂噴射成型設備等生產計劃已削減10%—20%,這一削減之勢仍在繼續。工礦業生產從去年夏天就已出現增速放緩的情況,今年局面更為嚴峻,預計一季度將出現負增長。受此影響,許多企業也收緊了投資。生產下降,庫存增加,出口減少,物價下降,這一系列征兆顯示,日本經濟有可能陷入新一輪周期性經濟危機。
日本經濟經歷了長達10年的不景氣,好不容易有了一線轉機,可好景不長又被拖回滯縮之中。主要原因是沒有解決好長期存在的三大難題。首先是不良債權包袱太重。據金融廳統計,經過清理,銀行的不良債權約為32.9萬億日元,各大金融機構仍普遍存在壞賬準備金不足的問題。其次是個人收入下降,家庭消費支出回升乏力。盡管從1999年度后半期開始,企業經常收益恢復了兩位數增長,但2000年7—9月工薪家庭的收入卻只增加了1.3%。第三是通貨緊縮,生產下滑,居民購買力不斷下降,把日本經濟拖進了滯縮之中。日本的消費物價從1999年開始不斷下降,從理論上說,消費物價下降可以提高消費者的購買力,但由于經濟不穩,失業增加,消費者為防不測不敢消費,致使商業零售業連續5年多出現銷售下滑。《市場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