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銀行業這次是否真的找到了解決問題的鑰匙?
4月2日日本新財政年度營業的第一天,日本各大銀行就紛紛更換招牌。經過一番分化組合,日本11家大銀行形成了四大金融集團割據的局面。
這四大金融集團分別是由東京三菱銀行、三菱信托銀行、日本信托銀行組成的三菱東
京金融集團;由三和銀行、東海銀行和東洋信托銀行組成的日本UFJ控股集團;由櫻花銀行和住友銀行合并組成的三井住友銀行集團和去年秋天由第一勸業銀行、富士銀行和日本興業銀行組成的瑞穗金融集團。這四大集團,除了三井住友銀行為合并組成外,其他的金融集團采取的是相互持股的方式聯合形成。
規模都屈指可數
重組后的日本四大金融集團,任何一家的規模在世界上都屈指可數。其中瑞穗金融集團總資產高達141萬億日元(100日元約合人民幣6.62元),是世界規模最大的銀行;UFJ控股集團總資產為103萬億日元,居世界第三;三井住友銀行集團總資產98.74萬億日元,名列世界第四;三菱東京金融集團總資產為68萬億日元,排名世界第七。四大金融集團的融資額占了日本的一半還多。
日本銀行業四大金融集團的形成是隨著世界銀行業的合并高潮進行的。由于信息技術的發展,銀行為降低運營成本,提高運作效率不得不擴大規模以增強抗風險能力。不過,光是數量的聯合,僅憑財大氣粗并不頂事。20世紀80年代日本大銀行的數量在世界銀行中占了半壁江山,最終仍難免紛紛落馬。
如今的日本四大金融集團,雖然個個都是巨無霸,實際上根基并不牢固,在資本收益、產品開發等各項指標上都遠遠落后于歐美同行。特別是體現銀行贏利能力的資本收益率,歐美銀行一般都在10%—15%之間,日本銀行表現最佳的三井住友銀行也只能達到7.4%。
中國的做法值得借鑒
說起日本銀行的困境還有個插曲。記者上周參加了中國銀行和日本經濟新聞社共同舉辦的首屆中日金融首腦研討會。中國銀行行長劉明康在講話中說,現在做銀行真是難啊,利差越來越小,商業銀行被夾在央行和顧客之間,相互競爭那么激烈,不想辦法降低成本是不行的。
劉行長的上述講話原本是針對中國銀行自己的情況說的,但在座的日本金融界首腦都不斷點頭。在聽完劉行長介紹中國是如何處理不良債權的經驗后,日本的中央銀行日本銀行副行長深有感觸地說,日本的銀行業是失敗的,沒有什么值得拿出來的經驗。日本各大銀行都在忙著處理不良債權,沒有時間考慮其他問題。中國同行的做法值得日本借鑒。
自泡沫經濟破滅后,不良債權問題一直是日本各銀行的“緊箍咒”。盡管日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由于日本經濟長期低迷,企業破產增加,物價、股價、地價連續下跌,日本各銀行的不良債權規模不僅沒有減少,反而有所增加。
據日本金融廳統計,按截至去年9月底的中期結算數據,日本全國各銀行的不良債權總額達31.82萬億日元,比去年3月底時的30.37萬億日元增加了4.8%。另據統計,到目前為止,四大金融集團的不良債權總額仍高達13.9萬億日元。
4月6日,日本政府又推出了旨在對不良債權進行最終處理的緊急經濟對策。這項對策要求各大銀行對截止到去年9月的12.7萬億日元的不良債權必須在今后兩年內處理完畢;對去年9月以后新出現的不良債權,則必須在今后三年內處理完畢。
緊急經濟對策有著壯士斷腕的決心,可仍然有不少經濟專家提出懷疑意見。他們說,不良債權的緊急處理必然會導致破產企業增加,失業人口增多,收入減少。這勢必加劇“通貨緊縮”,產生新的不良債權。
對前景表示樂觀
不過各金融集團對聯合后的前景都很樂觀。櫻花銀行行長罔田明重說,櫻花銀行重視對顧客的服務,住友銀行重視營運效益,兩者結合可以互補長短。合并后的三井住友銀行將把現有653家分行減少到484家,職員從2.9萬削減到2.3萬。通過一系列措施可以把銀行的運營資本收益率提高到10%以上。
UFJ控股集團企劃部部長說,UFJ控股集團是四大金融集團里業務領域最廣泛的,包括信托、證券、保險、IT、信用卡等等,可以為顧客提供最周到的服務。三大銀行相互控股,一方面保持獨立性,另一方面可以在信息技術設施等方面實現資源共享。
三菱東京金融集團社長在網站主頁上致詞說,銀行業進入了質量競爭的時代。三菱東京金融集團體現這種潮流,將把各成員銀行的人才、資源、信息有機組合起來,使集團價值得到全面提升。 (本報駐日本特派記者 管克江)《環球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