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國際財經 > 2011年G20戛納峰會 > 正文
核心提示:本周胡錦濤主席前往戛納參加G20峰會,西方媒體紛紛關注中國將在這次歐洲危機中是否會伸出援手。歐洲同意使用10萬億的基金拯救危機中的歐洲,他們更希望中國分擔一筆賬,認為這是中國別無選擇的道路。然而為什么中國要拯救歐洲呢?
悉尼先驅晨報11月2日報道,原題:中國別無選擇,只能拯救歐洲。以下是文章內容摘編。
本周胡錦濤主席前往戛納參加G20峰會,就是中國昂首闊步走上世界舞臺的時候了。
歐洲領導人同意使用10萬億歐元(13.2萬億美元)的基金拯救債務危機中的歐洲,來避免歐元區的其他經濟體受波及。他們希望中國分擔一筆賬。當參加峰會的歐美領導人被債務危機和經濟滯漲困擾時,中國的問題則讓人羨慕:如何處理高達3.2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如何放緩經濟增長以避免發展過熱。
昂首闊步之外,中國的領導人在走上這一歷史性時刻時顯得謹小慎微。經濟學家和其他分析人士說,他們會對歐洲施以援手。不過他們這么做因為他們無從選擇,因為經濟不斷惡化的歐洲對中國也沒有好處。
“這不僅僅是拯救歐洲,同樣也是美國,和包括中國在內的全世界”,中國社科院財政研究中心主任易憲容說,“一個穩定的全球財政系統也是中國自己的利益。”
清華大學經管學院的帕特里克·霍瓦內茨同意這個觀點。“看上去像是全能的債權人和虛弱無助的債務人的關系,但是債務國和順差國被困綁在了一起。”
中國幫助歐洲和購買美國國債的能力源自它的巨大盈余。中國最大的出口市場歐盟和中國有2340億貿易赤字。中國的領導人也再謹慎行動,因為他們明白中國的公共輿論強力反對幫助歐洲走出債務危機。相關民意體現在類似推特的新浪微博上。
在中國的網民看來,歐洲人享受著富饒的生活,每年有數星期的帶薪假,還可以早早地退休。而大部分中國人僅僅只能維持溫飽。因而憑什么中國政府要使用外匯儲備——人民的血汗錢——來幫助歐洲,而不提高國內的生活水平呢?“歐洲債務的根源是過高的福利”,一個名叫“改革發展”的微博用戶寫到,“他們很多人都太懶了。”
一些分析人士說網民的話也有道理,領導層也清楚這一點。中國幫助歐洲和世界經濟的長遠方法莫過于向龐大的儲備的部分還給人民了,以此增加中國消費者的購買力——中國領導人早在公開場合許諾做這個長期改變。這意味著實現人民幣升值,中國人可以購買更多的歐洲商品。也意味著中國市場對更多歐洲產品的深度開放。還意味著使用一些外匯儲備購買歐洲和美國的不良資產,如此可以幫助人們回到工作崗位上。歐洲更多的工作崗位意味著中國更多的出口。
然而在短期內,中國似乎要投入幫助,如果沒有更重要的原因,它會將3.2萬億儲備中的四分之一換成歐元。中國會幫助購買歐洲的債券,經濟學家稱,僅僅因為拿那筆錢也做不了什么。
大多數分析家相信中國最終會默默地提供拯救資金,并求得歐洲在一些長期存在的問題上做出讓步。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劉元春表示200億至500億歐元的援助“是中國外匯儲備的很小部分”,卻能夠極大地提高國家的戰略地位。“救援基金在歐洲金融市場擔任穩定劑的角色”,劉教授表示,“但是歐洲經濟注定要繼續下降”。(譯者 WilliamRUC)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