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必和必拓挑起收購加拿大鉀肥的戰火后,鉀肥爭奪正在演化成一場事關農業地緣政治的多國爭斗
文/《財經國家周刊》記者 張超
必和必拓的一個收購案,正演化成席卷全球的鉀肥戰爭。
2010年8月18日,全球第一礦企必和必拓向第一大鉀肥企業PotashCorp(加拿大鉀肥公司)發出惡意收購要約,收購價格386億美元。
自此,就像是一部情景離奇的小說,關于收購的版本一天一變,其已脫離商業案例本身,升級為檢驗全球糧食供應趨緊前景的一枚試金石。
截至9月上旬,已有包括中、加、澳、俄、美等國的數十家企業和金融機構卷入其中,上千億美元在暗中角力,硝煙濃烈燃起。而身為農業大國的中國,亦不可避免地卷入這場戰役。
“壞孩子”必和必拓
一直在全球資源領域扮演“壞孩子”的必和必拓,這次玩開了鉀肥。
在惡意收購要約前,必和必拓已經進行了兩輪試探性接觸。8月12日,必和必拓首席執行官高瑞斯向PotashCorp首席執行官威廉·道爾提議合并兩家公司,遭后者拒絕;8月13日,必和必拓董事長雅克·納瑟致函PotashCorp董事長達拉斯·豪威重申提議,再次遭拒。
兩次遭拒的必和必拓撕破了臉皮,于是繞開PotashCorp董事會,“我們決定直接向股東提出要約收購”,雅克·納瑟說,必和必拓提出的要約收購價格為130美元/股,較之PotashCorp股票同一日期30日交易期平均溢價32%。
早在2006年,必和必拓就以聯合投資的方式合資加拿大安各羅鉀礦,開始進入全球鉀肥最富有的礦區;兩年后,必和必拓完全吞并安各羅,借此完全掌控在該地區高達7338平方公里的鉀礦勘探權。
隨后,必和必拓在加拿大鉀礦市場開始瘋狂并購,先后拿下Jansen、Boulder、Y0ung、Burr、Melville等多個鉀礦開發項目。
短短3年,必和必拓已在加拿大、埃塞俄比亞分別擁有超過1萬和1.7萬平方公里的鉀礦權益;按照中國鉀肥行業人士的保守估計,目前必和必拓在鉀肥領域的計劃年產能已經超過1000萬噸,而2009年全球鉀肥產能為4300萬噸。
對必和必拓而言,PotashCorp無疑是更大的一塊肥肉。高瑞斯也不諱言,“這是收購世界一級資產組合的寶貴機會。”
必和必拓的收購要約中顯示:PotashCorp是全球最大的化肥、相關工業品和飼料綜合性公司,也是全世界產能最大的鉀肥生產商。2009年,其鉀肥產能約為1100萬噸,占全球比重的20%。
如果成功收購PotashCorp,必和必拓全球鉀肥老大的交椅將無人抗衡。PotashCorp的官方數據顯示,隨著相關礦井的開發,其產能將在2015年提升至1700萬噸,而必和必拓旗下其它鉀礦屆時的產能將接近800萬噸,這一產能總和占據去年全球鉀礦產能的60%。
全球鉀肥戰火
中化集團一位負責人告訴《財經國家周刊》,必和必拓的收購,不僅僅是希望提高市場份額,實際上它正通過最大化地控制資源,尋求在國際鉀肥供求關系中扮演主動調節者的角色。
必和必拓的收購正成為全球焦點,多方勢力紛紛介入該收購案。按照PotashCorp董事會的說法,“不計其數的潛在競爭者”爭相向其開價。
卷入戰火的,當然有與必和必拓在鐵礦石領域并稱“三大礦”的力拓、淡水河谷,后兩者此前在國際鉀肥市場的擴張并不輸于必和必拓。
2008年,淡水河谷總裁Roger Agnelli曾明確表示,“淡水河谷將爭取在4年內成為主要的化肥生產與銷售商。”在這一思路的指導下,淡水河谷近年來一直在鉀肥市場攻城掠地,其中就不乏與PotashCorp的接觸。
中國企業也加入戰團。中化集團、中鋁、五礦、中海油、厚樸投資等先后成為“潛在競爭者中”的一員。有外媒報道,中化集團已經聘請匯豐銀行作為其咨詢人應對此收購案。
9月2日,有接近中化集團的中國鉀肥專家告訴《財經國家周刊》,投資銀行建議中化集團放棄整體收購PotashCorp,而是和中國3000億美元的主權基金結合起來,選擇購買其大量股權或與PotashCorp建立某種形式的合資企業。
“作為國內最大的鉀肥企業,我們與PotashCorp有著很好的合作,我們當然會密切關注這一收購。”中化集團辦公室主任李強告訴《財經國家周刊》,雖然沒有明確是否介入這一收購,但他默認中化集團正與匯豐銀行展開合作。
更有市場傳聞,力拓正在擬定計劃,準備攜手中鋁介入PotashCorp的收購案。但在接受《財經國家周刊》采訪時,力拓中國區人士轉述官方意見,“我們對于市場上的傳言不予評論。”
“如果一家中國國企在鉀肥行業的山頭插上了自己的旗幟,可能意味著農業地緣政治領域的爭斗將變得更加你死我活。”FT中文網撰文說。
中國式尷尬
隨著糧食供應日趨緊張,各國已經開始像重視原油一樣重視鉀肥,并將其視為一種受到追逐的戰略性大宗商品。
在過去相當長的時間里,鉀肥在中國并沒有被當作戰略資源對待。
雖然必和必拓在鉀肥領域大肆開疆僻壤,但中國部分鉀肥企業對此并不擔心。今年年初,中農集團一位高管在接受《財經國家周刊》采訪時坦言:必和必拓只是開始展開鉀礦布局,距離未來形成規模尚遠,能不能成長為鉀肥巨頭很難說。
中國鉀礦蘊藏量只占全球的1.6%,而全國可耕地56%的面積已經缺鉀,更為重要的是,中國每年超過50%的鉀肥需要進口。
中國無機鹽工業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2008年,全國消費鉀肥517萬噸,其中自產247萬噸,進口270萬噸,進口量約占消費總量的55%。這一進口比率基本反映了中國鉀肥進口的現狀,而在2007年進口量一度占全年消費量的72%。
“鉀肥實際上就等于糧食。”摩根士丹利分析師文森特·安德魯斯說。也正是在糧食和鉀肥的雙重需求下,僅僅在2006年至2008年兩年間,鉀肥的價格就從不到150美元/噸飆升至近1000美元/噸。
隨著必和必拓出手PotashCorp,鉀肥的市場格局將嚴重不利于中國,這也讓中國無機鹽工業協會鉀鹽分會常務副秘書長亓昭英焦慮。
此前,亓昭英曾經向工信部上交過一個關于鉀肥的調研報告。報告指出,中國嚴重缺少鉀肥,國際鉀肥巨頭已經開始圈圍資源,為了防止再現鐵礦石式的尷尬,政府需要加大對企業走出去的支持力度。
2009年前后,加拿大籍華人周丹元曾經先后兩次赴國內兜售她的鉀肥公司,但沒有任何中國企業表達興趣,她的公司最終在2010年1月28日被必和必拓以22億人民幣高價收購。實際上,周掌管的是加拿大第二大鉀肥企業阿薩巴斯卡鉀鹽公司,擁有鉀鹽權益超過4000平方公里。
一旦必和必拓收購PotashCorp,整個鉀肥市場及定價體系將掌控在其手中。
距離必和必拓的要約截止日10月19日還有一個半月,國內輿論已經展現出擔憂,類似“對中國農業絕殺”的言論已經在坊間流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