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華盛頓6月17日電 (記者馬小寧)有政府背景的美國住房抵押貸款兩大公司——聯邦國民抵押貸款協會(房利美)和聯邦住房貸款抵押公司(房地美),由于股價持續表現不佳,無法達到紐約證交所的最低要求,6月16日被其監管人美國聯邦住房金融局勒令要求自7月起從紐約證交所“自動退市”。在美國房地產市場依然疲軟的情勢下,該決定讓“兩房”的未來走向再次引起市場關注。
住房金融局在一份聲明中稱,該局做出讓“兩房”退市的決定,并不能說明這兩大公司的當前表現和未來方向。這一聲明有點“掩耳盜鈴”之嫌。就在這一決定宣布前,房利美的股價已連續30日低于1美元,房地美的股價也徘徊在1美元這一紐約證交所對股價的最低要求上。而在金融危機爆發前的2007年,“兩房”的股價均高達60美元以上。紐約證交所通知“兩房”監管人:要么采取措施提升股價,要么退市。住房金融局顯然接受了后者。住房金融局稱,它之所以選擇這一路徑,而不是提供“治療”,即將“兩房”的股價提升到1美元,是因為它不確信這樣的措施是否有效,是否有利于納稅人和股東的利益。有分析人士認為,政府此舉,可能是具有政府背景的“兩房”擺脫其目前公私混雜的性質、逐步走向完全私有經營的最新跡象。
在美國住房金融體系中,“兩房”角色獨特,作用重要。與一般從事抵押貸款業務的金融機構不同,“兩房”擁有雙重身份。一方面,它們是以營利為目的的私營公司;另一方面,它們又是國會通過立法為保證住房貸款市場資金流動而設立的機構,擔負著讓更多美國人特別是低收入者擁有住房的使命。長期以來,這一雙重身份讓“兩房”成為競爭對手眼中的“政府寵兒”,擁有其它同行所沒有的“特權”:他們可以以極低成本購得抵押貸款,打包成證券后再以高價賣出。這是因為投資者相信,他們無需擔憂“兩房”的投資,因為一旦出現風險,政府將出面救助。
事實的確如此。2008年9月,美國房地產市場崩潰,“兩房”股價幾乎一夜之間跌至1美元以下。考慮到“兩房”在住房金融體系中的分量,美政府根據法律程序緊急接管“兩房”,隨后向“兩房”大量注資。迄今,政府已向“兩房”注資1450億美元,美聯儲購買“兩房”發行的1.25萬億美元抵押貸款擔保證券。奧巴馬政府還承諾,到2012年前,政府將承擔“兩房”的所有損失。此間輿論認為,在美國政府的金融救援行動中,對“兩房”的救援近期根本看不到收回成本的可能,注定將是代價最大的救援。
然而,即使政府全力救援,“兩房”股價在市場也沒有多大起色,總是在1美元上下徘徊。這是由于在政府接管“兩房”以來,美國內輿論對于“兩房”這種“收益私有化、風險社會化”的模式不滿之聲增多,國會及智庫紛紛提出“兩房”改革的建議。一些建議主張取消“兩房”這種“政府資助”背景,其原承擔的向市場提供可支付住宅這一使命則由聯邦住房局承擔。關于“兩房”走向的爭論,使投資者擔心政府會于某一天突然賣掉在“兩房”的股份,將使“兩房”走向單純的私有經營模式,導致“兩房”價值一直不被市場看好。
但更多分析人士認為,美國房市的現狀意味著美政府對改革“兩房”心有余而力不足。自美國次貸危機爆發以來,隨著眾多投資銀行紛紛緊縮信貸,房利美和房地美幾乎成了房市貸款的主要來源。這兩家公司持有或擔保的美國住房抵押貸款價值5.5萬億美元,占全部住房抵押貸款市場的一半。美聯儲主席伯南克日前在國會作證時表示,除卻政府給予購房者優惠措施帶來的短暫利好外,美國房市自2009年中期以來并沒有明顯改善。也就是說,離開政府扶持的美國房市復蘇能力依然很弱。
房市對美國經濟有重要影響。奧巴馬政府已表示,現在談如何改革“兩房”或更宏觀的住房金融體系改革,還為時過早。事實上,美國國會正在最后討論階段的金融監管改革法案,號稱20世紀30年代以來涵蓋內容最廣泛的金融改革,但獨獨不包括“兩房”等住房金融體系改革內容,可見,房市的現狀制約著政府改革“兩房”的手腳。有輿論認為,性質公私不明造成了“兩房”目前困境,美政府決定“兩房”從紐約證交所退市,保留規模較小的“場外交易”,也許是為了觀察市場、再作打算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