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秦菲菲
世界貿易組織(WTO)31日起對中國進行第三次貿易政策審議,“出口限制”再次成為WTO所提報告的關注焦點。率團參加這次審議的中國商務部副部長易小準在審議會上發表講話說,中國認真履行加入WTO時承諾的關稅減讓義務,目前這方面的義務已全部完成,其關稅總水平在發展中國家中是最低的。
世貿組織成員提1500多個問題
WTO所有成員均定期接受貿易政策審議。對中國貿易政策的前兩次審議分別于2006年和2008年舉行。這次WTO成員共向中方提出1500多個問題,顯示其對中國貿易政策和貿易做法的高度關注。在兩天的審議過程中,中國代表團就過去兩年中方的貿易政策和貿易做法與世貿組織其他成員進行交流,并回答它們的提問。
易小準介紹,中國關稅總水平已從2002年的15.3%降至2010年的9.8%,在發展中國家中是最低的。此外,中國還全部取消了配額和許可證等非關稅性進口管理措施。易小準說,中國政府認為,開放的貿易對經濟增長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中國的貿易政策將長期堅持開放、自由、互利共贏的原則。
他說,過去兩年中,雖自身深受危機沖擊,中國還是通過刺激內需的一攬子計劃帶來大量進口,為貿易伙伴在全球需求疲軟的情況下創造了一個龐大的市場。中國堅守在“二十國集團”峰會和世貿組織中的承諾,沒有在危機中采取任何有違多邊規則的新的貿易和投資保護主義措施。不但如此,在國際金融危機肆虐之際,中國還組織了13個投資貿易促進團,赴海外采購商品和擴大投資合作,通過擴大進口采購來幫助伙伴國解決出口低迷的困境,對世界經濟復蘇發揮了重要的拉動作用。
他說,遺憾的是,中國在努力應對危機并為世界經濟復蘇作出貢獻的同時,卻成為形形色色貿易保護主義的主要目標。2009年22個國家和地區對中國產品發起了116起貿易救濟調查,涉案金額增長102%。經濟危機以來“二十國集團”成員出臺的限制貿易措施中,有40%是針對中國的。
WTO老調重彈“出口限制”
“出口限制”成為此次WTO所提報告的關注焦點。根據外媒報道,WTO在其公布的報告中,指責中國對出口產品進行大量限制,扭曲了全球貿易。稱“中國降低出口壁壘的速度,不及該國降低進口壁壘的速度。該國仍使用各種出口限制手段,包括禁令、許可證、配額、稅收、以及增值稅的非全額退稅”。
對外經貿大學中國WTO研究院副院長屠新泉對記者說,前兩年,歐盟、美國等就認為,我國在某些資源性產品上對出口有所限制,引起這些產品價格的提高,進一步對其產業發展造成影響。
屠新泉說,從WTO的規則來看,原則上是不允許隨意限制出口的,如果要對資源性產品出口進行控制,可以采取征資源稅的方式,控制產品的生產而不是直接控制出口。而WTO相關規定也明確指出,成員國面臨環境保護和資源枯竭等問題時有權利對其出口產品進行限制和保護。并且,中國作為部分資源性產品的主要供應國卻沒有掌握定價權,這些資源性產品的開采對環境的破壞比較大,政府采取一些措施加以控制也很正常。
事實上,國家發改委在今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中已經提到了要出臺資源稅改革方案。“來自出口限制的壓力不是一天兩天了,在資源性產品限制的方式上做一些調整是比較有效的方式。”屠新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