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正基 韓國駐滬總領事
中韓在核不擴散、國際金融機構改革等方面的看法也是相同的,所以針對G20會議上將有可能作進一步探討的焦點議題,韓中兩國完全可以形成一個互相合作的體制。
由于“世界經濟秩序”這一新概念的出現,G20得以最終成形。這是在原有的G7基礎上,逐漸加盟了金磚四國、作為地區戰略據點國的南非共和國(非洲)、墨西哥(中美)、沙特阿拉伯(中東)、澳大利亞(大洋洲)、印度尼西亞(東南亞)、阿根廷(南美)、土耳其(非阿拉伯中東)、韓國(東北亞)以及歐盟。
7個發達國家因為很早就實現了商業化,在1970年石油波動的形勢下,組成了G7的合作機制。1997年金融危機之后,因俄羅斯的加入而形成了G8。2008年,自美國華爾街及英國倫敦開始蔓延至全球的金融危機爆發后,大家清醒地認識到舊體制已經無法應對這種世界性的危機,需要尋求新的合作框架,由此而誕生了G20。
那么韓國為什么能夠戰勝荷蘭、西班牙等強勢國家而加入了G20體制中呢?那是因為韓國的經濟實力。
韓國作為排名世界第十的出口強國,國民生產總值占世界第15位,在汽車、石油化學、半導體、鋼鐵、造船等制造業領域也具有相當的優勢。
原有的G7和金磚四國、地域據點國家之間在傳統意識形態上存在著不可避免的差異,加上今后激烈競爭的制約,勢必會產生隔閡,這就需要有國家能夠在中間發揮橋梁作用。于是李明博總統毛遂自薦并成功申辦2010年11月首爾的G20峰會。自李明博總統執政之初,韓國就成為積極提倡綠色環保發展的倡導國,所以韓國具有充分的能力為G7、金磚四國以及地域據點國家創造雙贏局面,發揮橋梁作用。
對希望擠入發達國家行列的韓國來說,2010年11月將在首爾舉辦的G20峰會是一次大轉機。作為分裂國家,韓國在經濟高速發展的背景下,1991年加入聯合國,1996年加入了發達國家集中的經合組織,相對于此,韓國在國際社會的外交能力卻依舊不如其經濟實力而得到應有的認可。李明博總統正確地認識到金融危機引起的新的世界秩序,及時闡述了韓國可以在G7、金磚四國以及地域據點國家之間發揮架橋作用的妥當性,成功地爭取到了G20峰會的主辦權。
處于G20時代,韓中兩國通過在國際舞臺的互相合作,關系將變得更為牢固。中國外長楊潔篪所提出的主張與韓國政府的想法完全一致,如撤銷保護貿易主義、改革國際金融體制、克服世界經濟的不均衡、探討出口戰略等。G20作為一種經濟秩序,尚處于學步階段,作為一個共同探討政治、軍事、文化秩序的平臺,將會不斷擴大發展下去。韓中兩國對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協議等綠色環保時代新能源領域具有共同的認識,在核不擴散、國際金融機構改革等方面的看法也是相同的,所以針對G20會議上將有可能作進一步探討的焦點議題,韓中兩國完全可以形成一個互相合作的體制。
在雙邊關系上,韓中兩國1992年建交之后,在經濟交流上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韓國的對華貿易占韓國對外貿易總值的21.6%,甚至超過了對美國和日本貿易的總和。2008年5月李明博總統和胡錦濤主席在召開首腦會議之后又使韓中兩國關系進一步提升為“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由此啟動了總統、長官、智庫等多層次的對話渠道,使溝通更多樣化,邁入了兩國關系制度化的進程。
為了今年由韓中兩國各自舉辦的G20首爾峰會以及上海世博會取得成功,兩國更需要緊密的合作。中國要積極支持韓國在G20體制中所發揮的綠色橋梁作用,而在中國發展成為世界的工廠以及世界的消費市場的道路上,韓國作為中國最為親近的合作伙伴也應該積極配合。中國在過去的全盛時期,國民生產總值曾占全世界的30%,估計2020年左右,中國將名副其實地開始G2地位的占據征程。等待中國迎來復興,韓中簽訂自由貿易協定之后,相信兩國合作將會展開一幅嶄新的畫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