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0月12日電(記者 汪平 王宗凱)經濟管理是一門綜合應用性學科,融合了多種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的知識,注重總結實踐經驗和可行性研究。經濟管理主要研究的是人類在各種經濟社會活動中組織、決策、影響的規律和效率等。
傳統上,經濟管理研究領域包括兩方面,即宏觀經濟管理,主要指國家對
經濟體系和社會經濟活動的控制、指導、調節、監督等和微觀經濟管理,主要指各類企業、合作組織、個體勞動者的經營管理和決策等。
經濟交易不僅存在于市場,也存在于公司、協會、家庭和機構內部。盡管經濟理論全面反映了市場的優勢和局限,但傳統上較少關注其他制度安排。埃莉諾·奧斯特羅姆和奧利弗·威廉森的研究證明了經濟分析可用于解釋大多數社會組織形式。奧斯特羅姆的研究揭示了使用者組織是如何有效管理公共資源的。威廉森的研究則發展了有關公司作為一些架構安排解決利益沖突的理論。
奧斯特羅姆挑戰了此前人們關于公共資源沒有得到有效管理,認為其必須由中央政府管理或者被私有化的傳統認知。
通過對魚類、草地、森林、湖泊和地下水等公共資源的使用管理情況的大量研究,奧斯特羅姆觀察到,資源使用者組織經常能發展出用于解決利益沖突的決策和執行規則的精密機制,使公共資源得到有效管理。
威廉森的研究則表明,市場和包括公司在內的層級組織代表著不同的治理結構,在解決利益沖突方面采取了不同的方法。市場結構的缺陷在于經常出現爭議和分歧,公司結構的缺陷在于權力雖可減少爭議,但會被濫用。競爭性市場運作相對更好,這是因為買賣雙方如果產生分歧,可以轉向其他交易對象。但是,如果市場競爭受到限制,公司作為一種結構能比市場更好地解決利益沖突。
威廉森理論中已被經驗證明的一項關鍵預測就是,具有決策能力的經濟個體,資產的關系特殊性越強,越傾向于在公司邊界內進行交易。
瑞典皇家科學院的介紹說,這些影響深遠的研究成果使經濟管理學科從經濟學研究的邊緣走向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