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萬相辛
編者按:北京時間5月21日,中國發(fā)改委公布了《落實巴厘路線圖--中國政府關于哥本哈根會議的立場》。美國東部時間5月21日,美國眾議院能源和商業(yè)委員會投票通過了《美國清潔能源和安全法案》。
自此,世界主要經濟體都展示了自己在哥本哈根會議上的立場。40%,20%,0%,這分別是中國、歐盟和美國所期望的發(fā)達國家2020年碳排放量在1990年基礎上減少的比例。
各自愿景相去甚遠,但應對氣候變化離不開全球各國的溝通、諒解和合作,更離不開各方對“共同但有區(qū)別的責任”原則的認同和切實履行。本報試攜手中美諸政要、意見領袖和行業(yè)專家,探討中美氣候能源合作。
“技術制約價格,但技術的不斷提升會降低價格。我們現(xiàn)在要做的就是確定(新能源)市場價值,而不能只看當前的市場價格。發(fā)展新能源意味著復興科技,意味著成為世界新能源領域的領導者,意味著為經濟發(fā)展提供助推器。”
5月26日,美國參議員、美國國家外交委員會主席約翰·克里(John Kerry)在參加“中美清潔能源論壇”的記者招待會時,這樣回答了本報記者關于新能源價格過高制約了中美新能源合作的提問。
在美國經濟不景氣的背景下,新能源的推廣更顯得意義重大。前亞洲開發(fā)銀行能源經濟學家、現(xiàn)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告訴本報記者:“實際上,美國看重的是(新能源推動)經濟轉型、復蘇的作用,這直接關系到美國的國家利益。”
危機使新能源成為新的增長引擎
克里認為在新能源道路上走在前列的國家,將成為經濟上最強大的國家,也將提供最多的就業(yè)崗位,并在世界經濟上扮演引領者的角色。
5月26日的晚宴上,克里講述了這樣一段經歷:1990年,他參加了一個旨在減少美國硫排放的清潔空氣談判。當時提出的減排舉措遭到了眾多企業(yè)的反對,這些企業(yè)向克里抱怨說:“這將在未來8年當中多花費80億美金,足以讓我們破產。”但實踐證明,最終落實這一減少美國硫排放量的方案只耗費了2年,開銷不過20億美金。
因此,克里認為,在推動新技術使用、應對氣候變化等問題上任何人都很難預測未來。他強調說,“這(新能源市場)是一個6萬億美元的市場”,加大對新能源的研究投入必將直接關乎美國的國家安全和經濟轉型。
克里希望中美在發(fā)展新能源、應對氣候變化等議題上有更加現(xiàn)實的對話,以便更多地落實各自的責任。
中國國家發(fā)改委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局長張國寶在晚宴上表示,雖然中國的人均能耗遠低于美國,但中國也在竭盡全力尋找可再生能源。但中國依然是個發(fā)展中國家,他打趣道:“不讓排放二氧化碳,不讓發(fā)展核電,那我們搞什么?”
中美清潔能源論壇總裁博銳思對本報記者表示,“如此開誠布公地了解對方需求是推進新能源使用,應對氣候變化的基本原則。”
中美新能源合作
2008年,來自能源、金融、法律和公共政策的中美專家組成了聯(lián)合工作組,分析了兩國共同面臨的能源挑戰(zhàn),確定合作方向,制定了中美清潔能源動議。
當天下午的“中美清潔能源論壇”推出了這一系列中美清潔能源合作動議,涵括共享構建智能電網(包括輸電和配電網絡)所需的知識與技術,掃清政策障礙,加速清潔能源的使用、建立戰(zhàn)略性能源特區(qū)(SEZ),促進新政策施行,調整費率結構,在稅收激勵上采取創(chuàng)新措施,促進清潔能源合作項目中其他優(yōu)先任務的順利執(zhí)行等八項措施。
針對美國高新技術企業(yè)對知識產權的擔心,此次動議特別提出,要制定聯(lián)合知識產權保護項目。此類保護計劃由中美雙方共同擬定,本著充分信任和互相尊重的原則,由雙方政府提供信用保障。
此外,博銳思對本報記者表示,掃清政策障礙是目前的關鍵。他認為,美國出口管制體系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雙方的合作。
不過,林伯強關注的焦點有所不同。他認為:“問題的解決基于兩個關鍵字——量和價。”
他解釋說,新能源的開發(fā)目前依然存在著技術瓶頸,實現(xiàn)大規(guī)模產業(yè)化尚需一定周期,這意味著一些從事新能源開發(fā)的公司在短期內處于投入大于收益的階段。這就導致了目前新能源價格過高且不能大規(guī)模使用的問題。
但是,“如果讓企業(yè)看到真正的利潤,知識產權、關稅壁壘等一系列因素將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