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2月24日電 在日前舉辦的2009年IBM論壇和中國策略發布會上,IBM大中華區首席執行總裁錢大群先生推出了“智慧的地球”的策略,并諫言中國進行更加智慧的基礎建設投資,以創造新的機遇和新的市場,拉動內需、促進就業并推動經濟增長。
IBM指出,當今世界許多重大的問題如金融危機、能源危機和環境惡化等,實際上都能夠以更加“智慧”的方式解決。政府能夠推動“智慧的地球”的基礎建設,而企業則應該成為在“智慧”基礎上開發并推廣“智慧”應用的主力軍。
在不久前,IBM全球CEO彭明盛先生,向美國奧巴馬政府提出建議:在未來幾年內,如果每年在寬帶網絡、智慧的醫療和智慧電網方面投入300億美元,那么每年可以產生一百萬就業崗位,同時還將幫助美國建立21世紀的長期競爭優勢。這一建議來自奧巴馬政府經濟團隊和IBM共同研究“智慧的地球”對美國經濟的短期、長期影響的結果。包括像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 Paul Krugman 很快在雜志上發表至奧巴馬的公開信,建議投資于這些智慧基礎設施的建設。他還特意指出,建設一個先進的醫療系統,將是奧巴馬政府能夠留給美國的最重要的遺產。奧巴馬總統當時的回應:“我們還將投資于寬帶和新興技術,這些是美國在21世紀保留和重奪競爭優勢的關鍵。”
針對中國的狀況,IBM認為中國的基礎設施建設空間廣闊,而且中國政府正在以巨大的掌控能力、實施決心和配套資金對必要的基礎設施進行大規模建設,“智慧的地球”這一戰略將會產生更大的價值。IBM提出,如果在基礎建設的執行中,植入“智慧”的理念,不僅僅能夠在短期內有力的刺激經濟、促進就業,而且能夠在短時間內為中國打造一個成熟的智慧基礎設施平臺。
智慧化基礎設施的建設,除了能夠帶動鋼鐵、水泥、電力、能源等傳統行業,還將消耗芯片、光纖、傳感器、嵌入式系統等大量的計算機軟硬件產品,從而拉動高科技產業增長,創造大量的知識型就業崗位。以軟件產業為例,該行業每增加1000億元產值,能夠新增30-35萬知識型就業崗位,這個功能是單純的傳統基礎設施投資所不具備的。
而在社會基礎設施層面的智慧化,包括有智慧的人口管理、智慧的社會保險和福利網絡管理、智慧的醫療系統、智慧的食物和藥品安全監控系統,智慧的突發事件處理,等等。智慧的投資這些領域,能夠大大地促進“和諧社會”的達成,這對社會生活質量的改善,意義非常重大。另外,如果擁有一個智慧的社會福利系統之后,在人民中潛在的巨大消費需求就可能被釋放出來。現在經濟危機的實質,已經從金融危機,變成了需求危機。廣大人民的內需如果能夠被充分調動起來,那么不僅將幫助中國戰勝經濟挑戰,也將為世界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