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瑾
相比政界領袖們摩拳擦掌、躍躍欲試的二十國集團(G20)峰會,上周的七大工業國(G7)羅馬會議多少有些匆促和寂寥。
盡管蓋特納以美國財政部長的身份首次亮相G7會成為一大焦點,但世界似乎并不奢望由他們給出最終救贖方案。在原本就發端于G7國家內部的保護主義風潮面前,重新定位風雨飄搖的全球經濟,幾乎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承諾自由貿易?
風波都始于美國,不僅僅是次貸和金融危機。
2月12日,美國參眾兩院通過了被視為奧巴馬新政核心的經濟刺激方案,總額高達7980億美元,不過最引人注目之處在于該方案此前一直就“購買美國貨”條款爭論不休;此前美國參議院還投票通過了一項限制外國人在美國銀行就業的議案。
從“買美國貨”到 “雇美國人”,美國系列舉措迅速引發國際社會一片反彈,歐盟甚至警告會就此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出申訴,日本財務大臣更是明確在G7會議上坦率討論“購買美國貨”問題。
“G7會議主要仍是為呼應美國總統奧巴馬所提出的一連串救市行動。”湯森路透理柏中國大陸及臺灣研究主管馮志源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若會議之后,各國貿易保護主義仍進一步蔓延,將不利全球經濟復蘇。新加坡華僑銀行分析師謝棟銘則認為,“我們不希望看到1929年大蕭條的重演,所以希望G7各國財長對自由貿易能做出一個承諾。”
然而,這是否對G7寄望過高?
早在G7會議召開之前,參與會議籌備工作的人士就曾表示,G7財經官員不太可能會在會議上推出任何針對金融危機的新的重大舉措,“會議的重點本就在于分享信息,以及了解剛剛上臺的奧巴馬政府,因此沒有必要如此厚望。”
雖然英國首相布朗把本次G7羅馬會議一如既往盛贊為新的布雷登森林體系會議,但是這難以改變G7江河日下的影響力,就在會議前,甚至傳出美國總統奧巴馬忙于應對國內事務無法顧及七國集團消息。
過時的背影
力量均衡一旦打破,變化也難以避免。
2002年以來,G7會議的一項慣例就是人民幣升值作為主題之一,今年形勢則有所不同。一方面七大工業國面臨日趨嚴重的金融問題,另一方面保護主義指責日盛,日元匯率波動不止,G7國家自顧不暇,首先面臨內部如何統一困境。
當前,G7中不少經濟體都已實現或是非常接近零利率,如美國和歐盟國家。隨著利率水平逐漸接近零,決策者們還能靠什么手段來提振經濟呢?他們或許只能低下曾經高貴的頭顱,與世界大多數的發展中國家開展合作。
無怪乎世界銀行行長佐利克也認為,當前金融危機顯示由西方發達國家組成的七國集團體系已經過時,必須組建包括主要新興經濟體在內的國際新體系來應對當前危機。
尋找全球性統一策略
眼下,老牌工業國英、德兩國的領袖都在著眼于今年4月在倫敦舉行的G20峰會,英國首相布朗將是這次峰會的主席。
政界領袖們正考慮用三種方法來處理金融保護主義,這些方法是否會被正式采用將會在4月2日的G20峰會——而不是G7上見分曉。
事實上,對于全世界而言,G20倫敦峰會最有價值的事情,更在于這是一次以美、歐為代表的西方國家邀請中國、印度、巴西和其他大型新興經濟體參與商談的重要機會。早在去年的G20華盛頓會議上,美國上任總統布什就強調了這一點——這是一次地緣政治的盛會。
這個類似宣言的表態幾乎已經成為老G7集團的死亡證明,當然,如果G20能夠更為緊湊和更為高效的話,G7的消失將來得更快。
然而,世界經濟最終的拯救,仍然得益于各國在全球性統一策略下的行動。否則,就像去年的G7以及G20會議后達成的眾多提議一樣,在隨后各國蜂擁而起的保護主義運動中,所有的約束都灰飛煙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