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布朗訪華強調中國崛起是機會 反對保護主義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18日 20:24 《財經》雜志網絡版
英國首相布朗在今天中英工商峰會上發表演講稱中英應協手反對保護主義 【《財經》網專稿/記者 王歡】英國首相戈登•布朗于1月18日展開了他作為英國首相的首次訪華之旅。 布朗是今年首位訪華的歐洲國家領導人,延續了自去年下半年來歐洲大國領導人接連到訪中國的熱潮。相比德國總理默克爾、法國總統薩科齊這些歐洲鄰居的領導人,布朗沒有帶來巨額商業合同的簽署計劃,也無意討論諸如人民幣匯率等這個其他歐美國家領導人們熱衷討論的議題,布朗希冀與中國領導人討論全球化下的經濟不平衡和金融市場動蕩問題、著意讓中國認知英國的金融服務和技術創新優勢、并努力幫助中英企業間尋找和建立聯系網絡、為兩國未來在經濟、文化和教育領域奠定合作基礎。 在去年六月入主唐寧街10號,布朗擔任英國財政大臣已經10年,雖然蔽于布萊爾光芒之后,但卻是英國政壇十足的大人物。布朗掌握著對伊戰爭的撥款并主導著國家各種經濟政策改革,不過和“外交魅力四射”的布萊爾相比,布朗在國際舞臺上的形象一直內斂低調,布朗通過此次訪華將展示何種形象、將傳達何種信息令人好奇和期待。 18日上午11點半,布朗出席了在人民大會堂召開的“中英工商峰會”并進行演講,這是其此次訪華活動的第一次公開亮相。布朗的演講沒有布萊爾式的風趣幽默,也未帶任何富有激情的手勢動作,一如過往描述,布朗未改其沉穩老道的作風。 “有些人把全球化看作是風險,而我們卻把全球化連同中國的崛起看作是機遇。”布朗在演講中著意展現英國不同于其他國家的、支持全球化的形象,希望英國成為中國到歐洲的投資首選地。“我們要伸出手來和中國發展戰略伙伴關系,我們會繼續反對國際保護主義、我們會繼續開放市場,這不僅對中國的繁榮開放有利,也可加強我們的地位,吸引過更多的中國公司到英國來。” 此次隨同布朗訪華的英國工業聯合會主席理查德•蘭伯特告訴《財經》記者,相比其他歐洲鄰居,英國更愿把自己看作是全球化和國際資本流動的受益者,因此看重的是自身調整來適應全球化而不是辯論全球化的得失。“我們和美國不一樣,我們有完備的社會安全體系,而這也正是支持全球化的重要因素,而且我們也有靈活的就業市場,因此可以理所當然的認為英國會繼續支持全球化,布朗現正決心倡導國內政策改革,努力提高創新技術和專業技能、從而帶動全球化的繁榮發展。” 在目前歐美經濟受次貸風波影響提振無力、而新興發展中國家似乎已形成獨立發展動力而走勢看好的情況下,布朗希望加重英國外交政策中發展中國家分量、希望更多地吸引來自新興市場的包括主權財富基金在內的投資。 “我們希望得益于中國2000億美元的主權財富基金,我希望中投公司到英國來設立辦公室。”布朗在演講中希望憑借英國作為世界領先的金融服務中心的優勢,向中國公司提供經驗和專長,使倫敦成為中國公司向歐洲擴展的基地。 從中英兩國相互投資來看,英國作為歐盟內部向中國的最大投資國已累計向中國投資147億美元,而中國在英國的投資只有4億美元左右。這意味著在吸引中國企業投資英國上尚存很大的空間。目前已有50多家中國企業在倫敦上市,布朗在演講中希望今后兩年在倫敦上市的中國公司的數量能夠翻兩番。此外,布朗更是借演講之機宣布了另外兩個雄心勃勃的目標:要在2010年前使中英雙邊的貿易額達到600億美元,此外雙方中英副部級金融對話提升為副總理級經濟與金融對話。“這個高層次的經濟和金融對話將超過目前中國和其他所有歐洲國家之間的對話規格。”布朗說道。 引人注意的是,此次布朗訪華的隨團中有不少來自英國的環保企業。目前英國國內企業正在倡導技術創新、向低碳經濟轉變。作為一個制造出世界上第一根光纖、發出第一條手機短信的國家,英國希望在氣候危機已成全球共識、爭奪低碳環保技術市場成為未來企業競爭的主軸的情況下也不落人后。布朗在演講中說,“比如在同中國進行碳捕獲和儲存的技術貿易方面,英國公司將獲得新的發展機遇,未來的合作機會是無止境的。” 一同出席18日上午中英工商峰會的中國總理溫家寶也發表講話。在講話中,溫家寶提出了“大力發展技術貿易”、“積極開展聯合創新”、“加強能源環保領域合作”、“深化金融服務業的合作”和“切實加強知識產權合作”五點希望來規劃未來中英經貿發展。溫家寶特意強調目前中歐之間的技術貿易還不大,與兩國的經濟實力還不相稱,表示要創造各種條件讓更多的中國人認知英國的技術優勢,同時也希望英國采取更為開放的態度,擴大對華技術出口。 目前中國正在向資源節約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不追求過快的經濟增長速度、不追求過大的國際順差規模,此次布朗中國之行所提議題正切中國訴求,用溫家寶的話原話評述,可謂“利益高遠”。 政治領域的對話,包括人權問題和政治改革不可能被布朗完全排除,這既是因為中英作為兩國都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需要對權益分享和責任承擔進行多邊溝通之外的雙邊溝通,而且也因為布朗訪華之前承受了來自國內和國際人權組織“例行公事”般的施壓。但是,主導此次布朗訪華的議題是將是經濟、氣候變化、教育、文化卻已是不爭事實。 對于布朗上臺后中英關系的發展趨勢,復旦大學歐洲問題研究中心主任戴炳然在接受《財經》記者采訪時認為,由于布朗是接替布萊爾完成剩下的任期,并非真正從全國大選勝出中獲得首相地位,因此其在外交政策上也主要是“守成”,態度相對謹慎,因此在對華政策上不至和前任相比產生太大變動。主要還是務實地推動中英之間的理解和對話,特別是英國在深受次貸危機之虞時,這一主張就會更加突出。-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