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油價動蕩回顧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04日 06:59 人民網-人民日報
目前,國際市場原油計量單位一般為“桶”。1桶約合159公升。以世界平均比重的沙特阿拉伯34度輕質原油計算,一噸約合7.33桶。 現代石油工業誕生后的約一個世紀里,美國始終壟斷著國際石油市場。二戰后,中東石油產量猛增,世界石油中心逐漸從北美轉向中東。這一時期原油價格低且平穩,1945年原油標價為每桶1.05美元,1960年為1.90美元。 1973年10月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中東產油國采取了減產等舉措,使油價在不到3個月內從每桶約3美元猛升至約11美元,從而引發第一次石油危機。這場危機導致全球出現戰后最嚴重的經濟衰退。 1978年底,伊朗政局劇變使其石油日產量從580萬桶猛降到100萬桶以下,打破了市場供求關系的脆弱平衡,油價從每桶13美元飆升至34美元。 1980年,伊拉克對伊朗開戰,油價漲至每桶38美元(按照實際購買力,這一價格相當于目前每桶100美元以上),從而催生了第二次石油危機。 1982年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開始實施生產配額制,力求“限產保價”。但這種做法導致歐佩克成員國為爭奪市場份額展開價格戰,油價1986年第二季度一度下瀉至每桶六七美元。 1990年8月,海灣戰爭爆發,其間國際油價升至每桶40美元。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突發,歐佩克由于錯誤地判斷形勢決定增產,導致油價暴跌。1998年底國際油價跌破每桶10美元大關。 1999年3月,國際油價開始回升,2000年3月回升至每桶34美元。2003年伊拉克戰爭爆發,油價進一步攀升。2004年以后,油價漲勢一發而不可收。2008年1月2日,油價攀上每桶100美元高位。 (據新華社北京1月3日電) 相關專題: 相關報道:
【 新浪財經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