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國際油價不容樂觀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03日 09:05 中國經濟時報
杜偉 2007年,美國WTI原油期貨價格從年初每桶60美元以下的相對低位,在沒有任何顯著的供給失衡的情況下,一路走高,名義油價最高接近每桶100美元的歷史天價,實際油價也已接近歷史最高水平,即使到了歲末還保持在每桶95美元左右的高位,這與過去三年每逢歲末油價向下調整的情況截然不同,預示著2008年的油價仍難樂觀。 自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后油價跌入低谷以來,需求對油價的影響日漸明顯,近幾年油價的大幅上漲在很大程度上是緣于世界經濟的良好表現所帶來的需求擴張。從當前世界經濟形勢來看,雖然美國經濟在2007年第三季度增長強勁,但由于樓市降溫和次貸危機的影響,普遍預計美國2008年的經濟增長并不樂觀,如美聯儲將2008年美國經濟增長率預測自2.5%-2.75%下調至1.8%-2.5%;歐元區和日本的經濟表現尚可;中國、印度、俄羅斯的經濟增長依然強勁。世界經濟的整體增長可能會略遜于2007年,需求對油價的影響接近于中性,出現大起大落的可能性非常小。從供給方面來看,全球剩余產能依然緊張,如此高的油價,各石油出口國恐怕都會開足馬力生產,歐佩克的小幅增產決定僅具有象征意義,除非其增產幅度超出市場預期。在沒有明顯的供給破壞的情況下,供需的微弱平衡還會保持下去。 美元貶值對油價的影響不可小覷,近幾年兩者的反向關系十分明顯。美元弱勢已經持續了六年,2008年也難改頹勢,但其大幅貶值的可能性不大。庫存因素也是影響油價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據美國能源信息局公布的數據,目前美國的商業原油庫存要比半年前下降了5%以上,經合組織其他國家和歐佩克的原油庫存也處于較低水平,美國能源局每周公布一次的石油庫存數據成為頻繁影響油價的風向標。原油開采成本的迅速上升以及煉油能力的滯后,成為原油及其下游產品價格上升的又一動力,如美國平均每口油井的鉆井成本僅2004年就比2000年翻了一番,而且煉油能力多年未有改善。投機因素是影響油價的另外一個重要因素,2007年紐約商品期貨交易所(NYMEX)代表投機力量的非商業交易商的年平均未平倉頭寸的數量比2006年增長了30%以上,投機資金明顯增多,在石油定價權越來越依賴于主要的期貨價格的情況下,投機者(當然還有投資者)對未來油價的預期愈發重要。 國際油價自2002年以來即一路向上,以WTI期貨原油價格為例,2002年全年均價為每桶26美元,2003年達到30美元,2004年41美元,2005年56美元,2006年66美元,2007年在70美元以上,但近兩年的增速有所下降。綜合以上各因素,如果沒有大的地緣政治事件發生,2008年的平均油價可能會繼續攀升至每桶75美元以上。在全球流動性過剩的今天,國際油價表現得越來越像隨機游走的資產價格的走勢,油價的波動在所難免。 雖然高油價對實體經濟的影響遠沒有上世紀石油危機時那樣大,但對各國CPI的影響卻是顯而易見的,無論美、歐等發達國家,還是以中國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都面臨著食品和能源價格上漲帶來的通貨膨脹壓力,對此,若各國政府處理不當,則有可能出現滯脹等嚴重問題。此外,高油價會促使提高用油效率和能源的節約使用,長遠看未必不是好事。
【 新浪財經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