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健工
次貸危機何時是個盡頭?市場不可能正常運轉,除非投資者有理由相信那些壞賬都在哪里藏著。直到房價停止下跌,金融機構已經清理掉所有的損失,市場才會恢復正常。而這一切將用幾年的時間。“而那些以為美聯儲或者任何人會有一個計劃讓金融危機過去的人,將會失望。”克魯格曼說
克魯格曼的國際經濟學教科書,在美國大學中仍然牢牢占據主流地位,但他這些年的表現有些“另類”,以經濟學嚴謹的分析為武器,參與美國政治和政策辯論。他在《紐約時報》上開設了專欄,嚴厲批評布什政府的經濟政策,2007年10月出版新書《一個自由派分子的良心》。
克魯格曼,雖然很多人說他當年更準確地預言了亞洲金融危機,但他更大的興趣,是把經濟學深入人的靈魂,把經濟學當成一種捍衛價值的工具,一種揭露和解剖的手段。在美國大選之年,他將更加嚴厲批評布什政府的經濟政策。
市場恢復正常可能需數年時間
在克魯格曼看來,目前在次貸危機下市場的問題不僅僅是缺乏流動性,而是一個基本的償付能力問題。2007年8月份,美聯儲試圖做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時所做過的事情,向金融市場注入流動性。實際上,格林斯潘在1987年股災、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2001年“9·11”時,都是向市場注入大量的流動性以度過危局。這開始看起來似乎還是有點靈驗,但這一次新的危機很快又降臨了,而且比以往都要糟糕。原因是這次金融系統,包括銀行和非銀行系統中的大量貸款可能的確是非常非常的糟糕。
2005年左右房屋泡沫確實是相當的大。為了恢復到房價對租金或者收入的正常比例,平均住房價格要從目前的水平下降30%左右。
在房價已經達到不合理的臨界點時,華爾街仍然在用各種“金融創新”來讓更多的人買房,這就是布什政府所說的“擴大所有權”。克魯格曼認為,結果大量的借貸都用以膨脹泡沫。
當房價跌下來時,許多借款人發現他們的資產為負——欠的錢比房屋的價值還要大,負權益往往導致家庭喪失抵押品的贖回權及貸款者的大量損失。
而且這一數目特別巨大,據測算,如果房價下跌20%,美國將有1370萬屋主變得負權益。如果價格下降30%,數目將會升至2000萬個家庭。
所以這可以解釋為什么流動性會枯竭。目前市場上并不是非理性恐慌,而完全是理性恐慌,因為有大量的壞賬,而且你不知道那些想借你錢的人手中持有多少壞賬。
何時是個盡頭?市場不可能正常運轉,除非投資者有理由相信那些壞賬都在哪里藏著。直到房價停止下跌,金融機構已經清理掉所有的損失,市場才會恢復正常。而這一切將用幾年的時間。“那些以為美聯儲或者任何人會有一個計劃讓金融危機過去的人,將會失望。”克魯格曼說。當銀行和其他機構在其與房貸有關的投資巨大損失后,整個金融系統就不穩定了。然后是美國幾十萬人,甚至幾百萬個家庭將失去住房。
次貸危機:華爾街的獵獲性借貸
在克魯格曼眼中,次級房貸不是“金融創新”,是一個公平問題。所謂次貸的繁榮實際上是一次以“金融創新”為名的華爾街的大規模獵獲性(predatory)借貸:將高利率的貸款騙貸給有資格貸低利率的借款人,規模相當大。《華爾街日報》發現,在房地產泡沫高潮時,超過55%的次級房貸都貸給了那些信貸評分高到足以能得到正常的貸款,而且如果是正常貸款,條件也會好得多。而在一個下行的房地產市場中,這些受害者已經受困,無法安排再貸款。
“從來沒有見過金融業人士這樣害怕過,甚至在1997~1998年的亞洲金融危機期間,當時一個接著一個經濟體在全世界都各地紛紛倒下。”克魯格曼說。“這一次,市場參與者真的害怕了,因為他們似乎一下子看不懂他們所創造的金融系統了。”
Pimco的債券經理格羅斯(Bill Gross)表示:“我們所看到的,實際上是我們現代銀行體系的癱瘓,一系列的杠桿借貸是如此難理解,以至于美聯儲主席伯南克2007年8月份時,要求對沖基金經理去給他面對面地補上一課。”
克魯格曼在其《紐約時報》的專欄中預言:金融市場的凍結,如果持續的時間太長的話,將會導致總體貸款的下降,引發商業投資就像住房建設一樣,那就意味著衰退,而且可能是嚴重的一次。
他認為,在流動性消失的背后是信任的垮臺:市場參與者并不想去貸款,因為他們不相信借出去的錢能還回來。
直接地看,信任的垮臺是房地產泡沫的崩潰引起的,房屋價格的上升比互聯網泡沫更難讓人理解。但是從某種程度上說,金融市場已經開始對瘋狂的房屋價格習以為常了。而當泡沫崩潰時,許多被標為AAA級的投資變為垃圾。
但真正損害信任的是沒有人知道金融的“毒藥”埋藏在哪里。花旗銀行本不應該在次級房貸有幾百億美元的暴露,但它的確暴露了。佛羅里達州地方政府投資池,本來為州學區充當銀行,而且是無風險的,結果也有了風險(現在學校已經沒有錢給教師發工資)。
為什么這一切那么不透明?回答是“金融創新”,這個詞從現在起,會讓投資者感到透心的恐懼。(注意,在格林斯潘那里,“不透明”的另一種說法是“太巨大、太復雜”)
當然,公正地講,一些金融創新是好的。“但近些年來的金融創新,那些字母的大雜燴CDO,SIV、RMBS、ABCP,是在偽飾下出售的。它們被標榜為分散風險,讓投資更加安全。但它們所做的是,除了讓其發明者賺了大錢,而且當這些產品導致風險時他們也不會吐出他們賺的錢,實際上是在分散迷惑,誘惑投資者能冒的風險比他們所意識到的更大。”克魯格曼說。
“為什么這一切會發生?在更深的層面,我相信問題在于意識形態:政策制定者們相信市場總是正確的,無視一切警告。我們知道,格林斯潘把美聯儲成員格拉姆里奇(Edward Gramlich)關于潛在次貸危機的警告放到一邊。”
從格林斯潘和克魯格曼,我們正好從兩個方面來看美國經濟:次貸危機將會惡化,經濟增長放緩,并滑向衰退,在美國大選中民主黨將會用次貸危機攻擊共和黨,兩黨將形成激烈辯論。全球通脹壓力將會加大,經濟增長從2008年起逐步放緩,利率的上升與流動性結合在一起,增加了金融危機的風險。
(作者為第一財經日報社編委,其英文博客見www.chinastakes.com)
保羅·克魯格曼
● 1953年,克魯格曼出生于一個美國中產階級的家庭。
● 現為麻省理工學院經濟系經濟學教授。
● 克魯格曼的主要研究領域包括國際貿易、國際金融、貨幣危機與匯率變化理論。
● 他被譽為當今世界上最令人矚目的貿易理論家之一,而他在1994年對亞洲金融危機的預言,更使他在國際經濟舞臺上的地位如日中天。他目前擔任著許多國家和地區的經濟政策咨詢顧問。1991年,他成為麻省理工學院經濟系獲得克拉克經濟學獎的第五人。人們普遍認為,克魯格曼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只是一個時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