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賺錢分紅 賠錢閃人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2日 06:09 華夏時報
次貸風波拷問投行潛規則 本報見習記者 付 剛 北京報道 “美國的經濟正在陷入近7年來第二次泡沫后衰退時期。就像2001-2002年科技網絡泡沫的破裂帶來了經濟衰退一樣,如今房屋和信貸泡沫的雙雙破裂也帶來了同樣的后果。”摩根士丹利亞洲主席史蒂芬·羅奇12月17日發表的最新文章指出,房屋抵押信貸和貸款再融資,即消費者通過房屋借錢的手段,將可能受到次級債危機余震的打擊。 《華夏時報》注意到,美聯儲、歐洲央行、英國央行、加拿大央行和瑞士央行近日已明確表示,為了應對次級債危機,他們正在進行合作,向陷入困境的市場投放流動資金。 一位外資金融機構的投行人士12月19日在北京接受記者專訪時分析稱,這些西方央行在“拯救”金融體系的同時,實際上撕毀了自己慣常的操作規則。按規則,這些“央行們”應進一步采取更嚴厲的金融監管政策,以杜絕未來發生更嚴重的危機。 在這位人士看來,次級債危機正在使金融市場信心全無,這對個人或企業的經濟利益都有不同程度的傷害。“但并非每個人都受到傷害,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是,在孕育次級債行業的路途上,有很多人得到了巨大的利益。” 賺錢分紅 賠錢閃人 10年前的美國經濟及股市正處黃金期,居民財富增加,追求理想居所需求大增。 但傳統的銀行只會承受七成的按揭借貸,對還款能力及記錄欠佳的人士一律拒絕貸款,而美國是移民大國,很多新移民缺乏當地的工作履歷,可手頭上卻有一些資金能應付置業首期,這些人于是被次級按揭貸款公司視為主要的吸納對象,但支付的利息可能高于標準顧客的30%以上。 “如果不出現太高的爛尾貸款,次級按揭貸款公司的利潤十分豐厚。” 但此一時彼一時,危機一旦引爆,這些次級按揭貸款公司立刻變得沒有絲毫抵抗力。 這位投行人士向本報強調,值得研究的問題是,引爆此次危機的美國第二大次級抵押貸款公司——新世紀金融從2002年至2005年的4年間,每股盈利共27美元,每股派息卻高達14.52美元。由2005年開始,這家公司的派息更是急劇暴升,接近盈利的全部。 “這家公司的營運全靠借貸,所有盈利派給股東,公司高層的思維是什么?”而且,這種現象似乎在金融圈是個普遍規則,領導此類公司的高管層過去數年因“業績表現突出”,紅利高達數千萬美元。 記者查詢各種資料后發現,10月30日被迫辭職的美林證券執行長歐尼爾,在2005年及2006年賺了8400萬美元,原因是美林在次級債市場獲利豐厚。 12月1日,被董事會告知要求離職的摩根士丹利主管交易的聯席總裁克魯茲去年坐擁3000萬美元的高薪。 美林證券今年第三季度的相關資產減記額已達90億美元,預計其第四季度將追加110億美元損失;摩根士丹利也宣布,次貸造成的第四季度資產減記額將高達60億美元。 但歐尼爾先生和克魯茲女士之前賺的錢,一毛錢也不用吐出來。 投資銀行及基金“潛規則” “這正是投資銀行界、基金圈一個最大的潛規則。” 在這位人士看來,不管是投資銀行的高層,或是對沖基金經理人,幫投資人或股東賺錢可分紅是天經地義,但賠了錢,卻從沒聽過這些人須賠償,頂多是拍拍屁股走人。 一般而言,投資銀行人士或基金經理人,收入來源是獲得其管理資產2%的管理費,以及獲得投資獲利的20%。 也就是說,投資人交給基金經理人100元用來投資,還沒有任何賺頭之前,基金經理人先抽兩元做管理費,而剩下的98元用來投資,如果最后獲利100元,他再抽20元,剩下80元獲利才歸投資人。 這種機制的目的是讓基金經理人盡力盡職為投資人服務,投資人賺得越多,基金經理人也賺得越多。 “不過,實際運作起來卻完全不是這么回事。例如,一只基金第一季度漲20%,第二季度跌40%,這樣下來投資人就有虧損,但基金經理人卻仍可因第一季基金上漲收取投資獲利的分紅。” 這位人士同時透露,為了矯正這種基金賠錢、經理人仍可分紅的怪現象,基金界又有另一條行規:若基金虧損,則經理人不能收分紅,要等到該基金至少打平之后才有分紅可拿。 這表面上是要基金經理人努力轉虧為盈,實際上卻又是另一回事——這些基金經理人只要管理的基金虧損,干脆直接把這檔基金關閉,因為雖然不能拿投資分紅,但至少還有2%的資產管理費可拿。 華爾街著名的基金承銷商貝爾斯登旗下兩只200億美元規模的對沖基金,就因身陷次級債危機而虧損,他們最后干脆把這兩只基金關門大吉,經理人根本沒有動機去扭轉局面。 這種“賺錢分紅,賠錢閃人”現象讓經理人有動機越賭越大。例如對沖基金就常用高杠桿財務操作,貝爾斯登這兩只出事的對沖基金,其中一只借來操作的錢高達其資本的十倍。 如此操作,一旦出事,其造成損失的數額和范圍將是驚人的。據《財富》雜志的計算,華爾街十家大型投資銀行及基金承銷商,在這次危機中損失達360億美元。 這些賠掉的股東血汗錢,加上股價下跌導致的損失,只換來早已賺得荷包滿滿的公司高層下臺一鞠躬。 這種現象未來是否仍將持續存在?究竟應該怎樣對基金經理人或投資銀行管理層進一步約束? “從目前各國央行所采取的行動看,他們表面上是在采取大規模的紓困行動,這些行動也很可能讓市場恢復秩序。但這并不是故事的最終結局。” 這位投行人士告訴本報,從他們身在金融一線的感覺看,今天的援救行動規模越大,下一階段,各國對于金融機構實行的監管也就會越嚴厲。 新浪財經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及音視頻)特供新浪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