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未來學家奈斯比特:經濟全球化不是你死我活的游戲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25日 06:56 中國證券網-上海證券報
“我要強調全球性的經濟并不是一個你死我活的游戲。有的人就有這樣的一種定見,他們就認為,如果中國起來了,那么另外一個國家就必然會弱。其實不是這樣的,整個‘餅’正在變大,每一個國家都會得到這‘餅’的更大一塊。” 未來不可知,所以我們渴望預知。 1982年,電腦遠沒有進入家庭,更沒有手機,沒有網絡。 他卻大膽預言人類將進入網絡時代。 他還預言人類將迎來全球經濟一體化。 那么,未來世界趨勢何在?中國的位置將在何方? 下一個新的財富機會又藏在哪里? 這位具有全球影響的神奇人物將告訴我們他的新預測。 ⊙本報記者 宦璐 這已經是他今年第7次出現在中國大地上。 他隨身攜帶著一疊已經發黃的小紙片。從這疊紙片上,他說他見到了中國的未來。 那是在12年前,他在北京參觀由宋慶齡籌建的一個幼兒園,和一些5—6歲的孩子待了一個下午。在準備離開的時候,這些孩子給了他們的名片,在每個名片的后面都寫著他們的電話號碼。在他眼中,這些都是真正的名片,代表著這些孩子未來的“公司”。從這些“名片”上,他洞見到了中國的未來。12年過去了,他一直念叨著“也許我應該給孩子們打一個電話。” 這位善于洞察未來的老人,就是美國著名未來學家約翰·奈斯比特。 25年前預言網絡時代 給奈斯比特帶來全球聲譽的是他寫于1982年的《大趨勢》那本書,這本書高居《紐約時報》的排行榜,在全世界57個國家出版發行,全球共計銷售1400萬冊。 1982年的美國,個人電腦還沒有進入家庭,沒有手機也沒有網絡,一個聲音大膽地預言了信息時代的到來:“網絡組織將成為社會行動的有力工具”;“我們將被信息淹沒,但卻渴求知識”;“將來讀者不會接受編輯讓他們看到的東西,而是告訴編輯,他們想看什么。” 這個預言,讓很多人在1999年的那次網絡高潮中,資產翻了數倍。一名美籍華人告訴本報記者,“很多年前,奈斯比特的《大趨勢》和比爾蓋茨的《未來之路》對我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盡管我那時從事醫療專業。開始只是好奇,但是,在1999年信息時代開始的時候,想起幾年前看的奈斯比特的書,不得不佩服他的真知灼見。也是受他的書的影響,我抓住了歷史轉變的時刻,我的資產翻了20多倍。其后我在美國留學和生活,一直想見見這個人。” 那么,25年后的今天,下一個大趨勢會是什么?下一個噴涌財富的泉眼又在哪里? 去年6月,他帶來了新書《定見》。出版機構把英文書名“mind set”翻譯成了“定見”,一直頗受質疑。該單詞直譯過來的意思是“心態”,奈斯比特在本書中總結了11條人們面對未來時所應擁有的心態,有了這些心態的指引,未來應該盡在掌控。 在新書《定見》中,他“揭露”了自己發現趨勢的方式,“我和眾多員工一起開始對160種地方日報進行分類、分析。我們的理念認為,各個地方所發生的事件的總和就是我們國家的現狀。我根據自己的經歷和當時的思維方式對眾多事件進行分析和整理。通過高度地方化的數據庫,我目睹著一個新型社會的大體輪廓在慢慢形成,也對世界未來的發展方向形成了一些看法。” 中國已進入世界工廠第二階段 10月17日,上海華亭賓館,奈斯比特和他的中國擁躉一起,度過了一個美好的下午。奈斯比特講述了他的中國情結,預測了中國未來的機會在哪里。他說,未來就是現在,外圍就是中心。 在他眼中,中國成為了“世界的加工廠”,但他發現中國與其他“世界工廠”有一點不同是,中國已經進入了世界工廠的第二階段,已開始為世界其他國家設計一些產品。“根據我的觀察,我看到了這樣一系列的事情前前后后發生的變化。整個中國從為人家做產品,到自己做自己的產品,到給自己設計產品,我看到了整個中國的進步。現在中國在價格、質量、設計方面都在非常的努力。從所謂革命性的階段,進入到進化性的階段,就是說中國的發展變得越來越優化了。中國現在是世界的工廠,是世界注目的一個中心。中國并不是鐵板一塊,實際上,中國有很多類似像硅谷、有著創造力的小地方創造起來的一個大的集合。” 經濟全球化不是你死我活 奈斯比特觀察到,隨著中國的興起,中國成為了一個新的被攻擊的目標,他認為是來自這樣幾個因素所造成的。就是三個詞的首字母:FUR。F表示懼怕,U是不確定性,R表示反感。在美國,有一些人很怕他們的工作要沒有了,隨著中國的興起,他們感覺中國人要搶了他們的工作,他們對未來充滿了不確定性,所以對中國也很反感,實際上在美國失業率只有4%,但他們還是很怕。“在這個充滿變化的時代,像歐洲這樣的一些國家,保護主義太強了,他們太不喜歡新的變化了,我認為歐洲正在自掘墳墓。” 奈斯比特說,中國的社會發展和經濟發展是驚人的,可是中國要趕超美國,還需要很長的時間。“我的11個定見中,有一個是要看最終的結果,看一個比分,就像體育的比賽一樣,要看最后的結果是怎樣的。中國現在的經濟總額是3萬億美元,美國的經濟總額是13萬億美元,美國經濟不會就站在那里等著中國趕上來的,美國的經濟是有自我糾正能力的,因為美國的經濟并沒有很多的繁文縟節來束縛它。如果中國經濟一直保持10%的增長速度,也要30、40年后才可以趕上美國,但中國經濟發展的目標不是去趕超美國,而是應該造福于中國人。” “最重要的一點,我們現在的發展將會形成一個世界的大經濟體,要達到這個終點,還需要很多時間,但這就是我們前進的方向。”他說,“還有一點,我要強調全球性的經濟并不是一個你死我活的游戲。有的人就有這樣的一種定見,他們就認為,如果中國起來了,那么另外一個國家就必然會弱。其實不是這樣的,整個‘餅’正在變大,每一個國家都會得到這‘餅’的更大一塊。” 教育是經濟發展第一要務 奈斯比特一直認為政府理應起到的作用是創造并去培養環境,讓經濟可以更有效的發展,能夠讓企業和企業家得到很好的成長。他看到,這些就是中國正在發生的。 他說,政府的職能應該有兩點,除了以上講的第一點,第二點是重視教育,教育還是整個經濟發展的第一要務。“隨著現在全球化的不斷深入,人才的交流不斷頻繁,經濟發展第一要務還是教育的發展。我認為現在世界上發生一個最激動人心的事情就是人才的外包。這就是我所謂的大規模的人才定制,現在全世界各個地方,人們對人才的需要都是很有特定性的,根據個性的需要,人才的培養也進行個性的培養,讓他們滿足世界各個地方對人才個性的需求。最好的人才都會流向最需要的地方。 -人物對話 “股票將會永遠影響我們的生活” ——專訪美國未來學家約翰·奈斯比特 ⊙本報記者 宦璐 約翰·奈斯比特很愿意和我這位來自中國財經媒體的記者聊聊中國的未來。他說,他的下一本要寫的書是《中國大趨勢》,他將和他的夫人在中國住一段時間,觀察中國發生的一切。在上海的一個咖啡館,約翰和他的夫人與記者進行了一番對話。 中國未來最大的威脅就是“競爭” 上海證券報:您預見中國未來的時候,有沒有感覺中國前進道路上有哪些威脅? 奈斯比特:一個詞,“競爭”,全球的競爭。雖然中國現在已經進入了世界工廠的第二階段,已經開始有些研發,但別人不會坐在那里等著讓你發展的,競爭是各方面、無處不在的。所以,我認為對中國最主要的威脅就是來自全球無處不在的競爭。接下來,非洲的一些國家可能也會起步,他們可能會成為新的世界工廠,就會成為中國的競爭對手。 上海證券報:中國改革開放到現在接近30年了,西方世界一直在做預測,說中國按照西方的發展規律,速度應該減緩,但我們30年來一直在保持發展,您認為未來中國會一直按照這樣的方式保持快速發展還是會在某一階段停下來? 奈斯比特:中國的未來,百分之百由中國人決定。 上海證券報:您如何看待中國和印度的競爭? 奈斯比特:這是現在西方經常問的一個問題,就是下一個超級經濟大國是哪一個,是中國還是印度?我覺得這種說法就是很可笑的。現在,我們談論所謂的“金磚四國”,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人人往往認為這四個國家是應該去投資的。這個說法認為2050年的時候,這四個國家將成為世界上的經濟熱點。實際上我們說不應該等到2050年,這四個國家里面,我覺得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相比,沒有很大的競爭力,只有中國才是有很大希望的一個國家。 未來最重要的人才是創業型人才 上海證券報:您有沒有預測到今天中國的股票市場會有如此迅猛的發展?您有沒有買中國的股票? 奈斯比特:股票將會永遠地影響著我們的生活。但我個人從不買股票。需要提醒投資者注意的是,他們真正應該買的是公司的價值。 上海證券報:在亞洲,什么樣的人才會是未來最重要的人才?未來甄別人才的標準是什么? 奈斯比特:只有一種,創業型人才。中國人仿佛有著創業的基因,他們在世界各地做生意。只要政府允許,他們可以做任何他們想做的事。 上海證券報:您能否預測一下在思想、文學藝術方面未來會有什么大的創新? 奈斯比特:世界上正在發生的一切都在顯示,文學、藝術都有一個新的復興。我們都是人,我們關注的還是人性終極關懷。整個世界發展有兩個趨勢,一個是全球化,還有一個是分散化。同時,在這個世界上還有兩件事是同時存在的,一個是在經濟上大家越來越相互依存,在文化上,大家還有區別。我們在經濟上越來越依存別人的同時,會越來越重視自己的文化傳承及自己的文化遺產。中國越大限度的和世界經濟融為一體,中國經濟的特色越發明顯。 唯有“男女平等很快實現”的預測 不太準確 上海證券報:在您的預測中,有沒有發生過被證實是錯誤的情況? 奈斯比特:至今還沒有。但我預測未來男女平等會很快實現,這個說法不太準確。我預測到了男女平等,但未料到這個結局發生得特別慢,不是我想象中那樣很快變成現實。 上海證券報:未來學家和所謂的“占卜家”有什么不同? 奈斯比特:未來學家比“占卜家”掙的錢更多。(笑) 上海證券報:未來學家的日常生活和普通人有什么不同? 奈斯比特夫人:啊,就是不停地開車,到處演講,然后就是不停地到處旅行。(奈斯比特夫人說話間,遞給丈夫一杯從星巴克買來的咖啡。奈斯比特一看到咖啡,就興奮地手舞足蹈,向夫人做“飛吻”的動作。) -相關報道 我將寫《中國大趨勢》 ——奈斯比特講述他和中國的40年情緣 我跟中國的交往已經有40年了,我第一次來中國是1967年。 我去的第一個地方是太倉,當時我們吃的飯不怎樣,但娛樂很好,當時我們在觀看表演的時候,看到有一些人在“吞火”。40年前太倉一切顯得還是很“原始”。這次我回中國時,特地帶我的夫人回太倉去看了一下。我們和太倉市的市長在一起,他告訴我們,太倉市已成為一個文化名城,帕瓦羅蒂演出過,去年馬友友也在這里演出過。從過去的“吃火”到現在馬友友的演出,這一系列的變化,對我來講可能就是可以展現出中國這40年來發生的變化。 1979年,鄧小平先生訪問美國的時候,我見到了他。當時他的行程之一就是到亞特蘭大參觀那里的福特汽車廠。當時,福特汽車廠一個月的產量相當于中國一年的產量。 大約12年前,我在北京和江澤民先生有兩個小時的會面。我想和你們一起分享的就是,江澤民當時問我,“你認為在中國目前最大的問題是什么?”這是12年前他問我的一個問題。我說,我恐怕不敢說我能向您講中國最大的問題是什么,在經濟方面,畢竟您是這個國家的領導。當時我說我覺得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怎樣保證中國大型國企的效率,同時又不造成大量的失業。我們都同意,這是很難保持的一個平衡。 我下一本要寫的書是《中國大趨勢》,我夫人和我將要在中國住一段時間,觀察中國發生的一切。 (本報記者宦璐 整理) □本版圖片 均為本報記者徐匯攝 -人物簡介 約翰·奈斯比特是一個永遠響亮的名字,這是一位具有全球影響的神奇人物,他曾以《大趨勢》和《亞洲大趨勢》兩部著作奠定其作為未來學家的堅實地位,并始終以高瞻遠矚、洞悉一切和敏銳感知未來的能力永遠獨領風騷于他同時代的眾多學者之上。 約翰·奈斯比特早年曾涉足政壇,1963年被肯尼迪總統任命為教育部助理部長,后被聘為約翰遜總統的特別助理。離開白宮后,奈斯比特供職于IBM,1967年突發奇想“下海”創業,其時39歲。 在自己創辦的都市研究公司里,奈斯比特使用自創的“內容分析”方法研究美國社會。所謂“內容分析”方法,事實上就是廣泛收集各地報紙,每天對這些報紙的內容進行分類編排,建立索引和分析比較。都市研究公司定期作出研究報告,并兜售給一些大公司和圖書館。當年在全球暢銷1400萬冊的《大趨勢》一書的藍本正是這些定期作出的研究報告。 奈斯比特始終對亞洲的前景保持著樂觀的態度,在前幾年與他人合著的《亞洲大趨勢》里,他預言亞洲將會成為世界經濟的中心。奈氏對古老的華夏文明也寄予厚望,希望它能“有助于我們在高科技時代尋求人性的意義”。 -相關鏈接 奈斯比特1982年的預言 ◎“在工業社會里,戰略資源是資本。在信息社會里,戰略資源是信息。” ◎“我們現在大量生產信息,正如過去我們大量生產汽車一樣。而這種知識是我們經濟社會的驅動力。” ◎“一個網絡組織中最重要的就是,每一個人都是中心。” ◎“將來,讀者不會接受編輯讓他們看的東西,而是告訴編輯,他們想看什么。” ◎“等級制度迫使人往上爬,而網絡組織則將權力賦予他人。” ◎“在未來的企業中,每個單位越來越小,創業型單位和參與型單位越來越多。” ◎“社會的基本單位正由家庭變為個人。” ——摘自約翰·奈斯比特《大趨勢》(1982)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