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財政部呼吁建立民族信用評級業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17日 00:15 中國網
呼吁建立民族信用評級業 晨報訊(記者 李若愚)“三大評級公司在占有壟斷利潤的同時,對危機的預測預警不及時,或者說是缺位!贬槍θ髧H信用評級公司在美國次級債危機中的表現,財政部部長助理朱光耀做出了批評。 9月14日,出席中日韓信用評級論壇的代表在發言中表示,穆迪、標普和惠譽三大評級公司對美國次級債危機反應遲鈍。美國銀行界去年就開始警告次級按揭市場的危險,但國際信用評級公司直到今年春季才大規模調低相關債券的投資評級。實際上,歐盟執行委員會和美國眾議院不久前已表示,將對國際信用評級公司進行調查。據了解,在全球信用評級市場,穆迪、標普和惠譽3家公司占有的份額超過90%。 朱光耀稱,正確判斷和預警是評級公司的責任,不能及時做到這一點就是“失職”。他回顧說,1997年7月份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在年底時沖擊到韓國,當時國際信用評級公司在一天內將韓國的信用等級調低了11個級別。朱光耀認為,就準確地預測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狀況和潛力而言,這些國際信用評級機構存在問題。 朱光耀呼吁,亞洲國家應當根據自身國情發展本國的信用評級業,建立民族的評級事業。 隨著公司債和資產證券化等金融業務的推進,中國的信用評級市場將呈現爆發性的增長,但民族評級機構呈現弱勢,穆迪、標普和惠譽等國際“大鱷”早已開始布局中國。 目前,中國監管部門認可的評級公司有5家,但只有一家尚未被外資“染指”。中誠信國際49%的股權于去年被穆迪收購,且雙方約定只要中國政府同意,穆迪將實現控股;聯合資信與惠譽的合資已進入正式程序;上海遠東的控股股東現為外資金融機構;上海新世紀與標普的合資也正在洽談中。大公國際成為“碩果僅存”的本土信用評級公司。(來源:北京晨報) 相關報道: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