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跳轉到路徑導航欄
跳轉到正文內容

和諧世界與今日中國世界觀的形成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04日 09:54  21世紀經濟報道

  記者 宇瀚

  9月3日,國家主席胡錦濤率團訪問澳大利亞,參加亞太經合組織(APEC)首腦非正式峰會。這是十七大前夕中國政府又一次踐行和諧世界理念的重大外交活動。

  伴隨著中國領導人出訪的足跡,和諧世界的愿景傳遞給越來越多的國家和人民。而這次,將傳遞到澳大利亞和APEC各成員國,這里是全世界最大的經濟圈。

  自17世紀民族國家和民族國家國際關系體系確立以來,國際秩序被簡單劃分為兩種基本狀態:戰爭與和平。民族國家之間基本處于三種狀態:沖突、競爭與合作。

  21世紀的世界,經濟全球化似乎普傳福音,但其負面影響日益顯現。其突出表現為:全球經濟發展不平衡擴大了貧富懸殊,生態環境遭遇毀滅性的破壞。世界范圍內的產業轉移加快,還伴隨著競爭性失業等“產業轉移后遺癥”,國家間峙情緒高漲。

  不和諧的世界,嚴重威脅著這個世界的安全、穩定和繁榮。第61屆聯合國大會主席阿勒哈利法說,“一個和諧的世界不僅是一個完美的理想,同時也是世界各國在當前國際局勢面臨眾多挑戰時的現實需要”。

  迷失的世界

  和當下各國摩擦紛起的背景相比,和諧世界作為一種理念,為冷戰后迷失的世界帶來了新的路徑選擇。

  冷戰結束后,強大的對手暫時消失,西方某些國家在歡欣鼓舞之余,他們發現自己失去了大方向,習慣了過去簡單的敵我劃分的美國人尤甚。

  在一個迷失目標和缺乏自信的世界中,從個體到整個國家都處于極不安全的狀態。西方世界急于尋找新的指針,急于建立一個新的世界秩序,一些新的理論應時而出,成為其中影響力最甚者,強化了美國的價值觀外交。

  民主和平論是其中典型,主張全世界只有按西方文明建立治理模式,世界才會和平、安全。由此,美國政府加緊輸出民主和價值觀,并在拉美、非洲及世界各地大力推行。但美國遭遇的是紛紛的抵觸和失敗。

  拉美國家陷入拉美化、債務危機,非洲并沒有分享西方民主帶來的福音,相反只有更多的紛爭。

  文明沖突論則為之提供反面邏輯來證明同樣一個道理。亨廷頓表示,冷戰結束后,沖突并沒有停止,相反新的沖突將不再是過去的軍事和經濟,而是來源于不同文明之間的碰撞。

  兩大宏論,單一價值觀的霸權邏輯躍然紙上,這是霸權的和平。

  美國政府賣力踐行這種理念,但世界并未因此而更加安全,尤其是美國的安全反而更加糟糕,世界的和平也并未因此獲得更多保障,美國最近加緊出售武器和部署核武器。

  而中國倡導的“和諧世界”超越和平的訴求,是和平與發展基礎上的國際社會和諧;超越霸權和平、冷戰和平,在和平之上發出對“和諧”的訴求。

  2005年9月15日胡錦濤主席在聯合國發表演講指出,應該以平等開放的精神,維護文明的多樣性,加強不同文明的對話和交流,協力構建各種文明兼容并蓄的和諧世界。

  法國國際關系專家皮卡爾表示,和諧世界理念意味著對強權邏輯說不,對于建設一個更加美好、和諧的國際社會具有積極意義。而向來對中國有不少偏見的美國<國際先驅論壇報>也不得不承認,中國倡導“構建和諧世界”,本身就包含民主因素,追求“和而不同”的多元化世界。

  中國國家世界觀的轉變

  和諧世界的提出,標志著中國國家世界觀的提升和轉變。

  世界觀,即對世界的看法。歐美分析家和主流媒體認為,和諧世界理念與基督教文化中永久和平和公正秩序思想一致,中國把和諧理念上升到政策層面,象征著中國外交姿態的新變化。

  但和諧世界理念作為東方智慧,與基督教文明有一個重要的區別。和諧世界理念,沒有基督教文明這種唯我獨尊的攻擊性。

  中國世界觀的變化,來自于對世界形勢的判斷,也將進一步影響中國內外政策。

  2007年初,當記者就中國國家世界觀的轉變與曾任克林頓總統國家安全副顧問、現得克薩斯大學約翰遜公共事務學院院長詹姆士·斯坦伯格(James Steinberg)溝通時,斯坦伯格表示對于中國的事情了解甚少,對相關變化的確沒有什么了解。

  實際上,在中國經濟空前繁榮的背后,國家世界觀的轉變已經完全超出了西方的思維定勢。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曾一度認為,爆發新的世界戰爭是很難避免的。直到1970年代初,毛澤東在談及國際形勢時,還多次強調“山雨欲來風滿樓”。

  與此相應,解放后中國對外抗美援朝、抗美援越,國內備戰備荒為人民。老三線、新三線建設則造就了現在很多內地工業城市,成為中國產業轉移的起點。

  此時,基于與蘇聯的友好關系,中國對外開放限于社會主義國家(主要是蘇聯),與之比鄰的中國東北因為直接承接對外合作,成為中國工業經濟的象征。

  隨著國際形勢變化,1972年,中國同整個西方世界的緊張關系化解,1978年改革開放,1979年中美建交。

  80年代初,鄧小平在仔細觀察了國際社會的變化后指出“和平與發展”是當代世界兩大主題,在這一世界認識下,中國的發展和改革獲得大幅度推進。

  于是,中國沿海開發開放獲得了新機,中國區域經濟中心相對向南、向面對西方世界的沿海移動。而國外資本也獲得了更多的中國機會,2006年流入中國FDI即達700億美元。

  隨著中國的壯大,中國威脅論抬頭。2000年開始,“中國崩潰論”、“中國威脅論”輪番上演。而西方研究者總結了世界歷史,認為大國崛起必然伴隨著戰爭,于是我們有了針鋒相對的和平崛起,但這并未強有力地展示出中國的世界觀,而僅僅是自身行為的承諾。直至最近,環境威脅論,產品質量威脅論,仍是中國威脅論陰影下的簡單翻新。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對外貿易依存度高達70%,全球沒有第二個如此高對外依存度的國家,中國經濟發展嚴重依賴外部需求,貿易摩擦也上升到全球最高水平,一個和諧的世界成為中國發展的迫切需求。

  2006年8月21日,胡錦濤主席在中央外事工作會議上強調“堅持推動建設和諧世界”。胡錦濤主席指出,推動建設和諧世界,是我們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們實現和平發展的重要條件。

  踐行和諧世界

  2005年9月15日。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在聯合國成立六十周年講話中說,在機遇和挑戰并存的重要歷史時期,只有世界所有國家緊密團結起來才能真正建設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

  這是第一次將和諧世界理念傳播給世界共享。由于此,如今這一理念正在不同層面深入。

  亞洲地區,中國貿易60%發生在這里。印度中國問題研究專家德里大學馬杜·芭拉教授對本報表示,過去印度把東盟視為自己的后院,中國進入東盟被看作是進入印度的后院。 

  “如今印度卻發現,東盟認為中國是一個積極的因素,不再把中國視為威脅,而中國在東盟開展合作也有利于印度,印度不再把中國在東盟的合作視為打入后院,而是視為推進地區穩定和繁榮的積極因素。”

  在諸多國家中,中國最早與東盟國家簽署FTA目標協議,中國1997年東亞金融危機中積極承擔責任,與鄰為善,贏得了鄰國的信任。英國<經濟學人>雜志認為,中國提出的和諧世界理念是“新的安全理念”,推進了和平與繁榮,贏得了鄰國尊重。

  拉美地區已成為中國對外投資的重要區域,曾將拉美視為自己后院的美國,緊張不安。但“華盛頓共識”的失敗和美國強硬的后院主人姿態,令拉美國家反感有加。通過借鑒中國這個榜樣,拉美許多國家得到了發展。2004年11月,中國領導人訪問拉美時中國承諾10年內向拉美地區提供1000億美元投資。

  中非構建了“政治上平等互信、經濟上合作共贏、文化上交流互鑒”的新型戰略伙伴關系,2006年有非洲48國領導人和代表參加的中非合作論壇第三次峰會在北京召開。2007年1月,國家主席胡錦濤更是親自出訪非洲。

  西方世界仍在吹毛求疵,但他們忘記傳統上這些地方都曾被西方殖民,西方數百年的經營并沒有給這些地方帶來多少福音和改善。<南非商報>撰文指出,“中國是全球化競爭中一個負責任的新進入者”。

  胡錦濤在聯合國關于和諧世界的演講中表示,和諧世界是要使二十一世紀真正成為“人人享有發展的世紀”。

  美國卡耐基和平基金會特約研究員Kurlantzick專門研究中國軟力量,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認為,以1997年東亞金融危機中的表現為典型事件,中國對外發展援助,中國友善的軟力量贏得了世界魅力。

  胡錦濤主席本次澳大利亞之行,將是實踐和諧世界的又一良機。9月3日,<人民日報>發表評論員文章,標題即為<堅持和平發展 推動建設和諧世界>。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響或涉及到的板塊個股:
查看該分類所有股票行情行業個股行情一覽
【 新浪財經吧 】

我要評論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國有我一份力!

網友評論 更多評論

登錄名: 密碼: 匿名發表

新浪簡介About Sina廣告服務聯系我們招聘信息網站律師SINA English會員注冊產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