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日本經濟復蘇:尋找實感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30日 01:53 第一財經日報
林木 上下班有時會打出租車。雖然東京的地鐵四通八達,但勤勞又無奈的上班族因為加班,往往會錯過末班車。 坐上出租車,我總要問司機:“最近生意如何?” “沒有多大起色。”幾乎所有的司機都異口同聲。 “不是說經濟復蘇了嗎,難道客人沒多起來?” “我們并沒有感受到……” 在長達十幾年的經濟低迷之后,日本經濟終于在2002年初現曙光。泡沫經濟留下的痼疾——不良貸款、資產縮水基本“治愈”。2004年12月,當時的財政大臣竹中平藏宣布日本經濟已走出低迷,從而正式給這場明治維新以來歷時最久的經濟蕭條畫上了句號。GDP、有效雇傭率、日銀短觀(日本銀行發布的企業短期經濟觀測調查)……各種各樣的經濟指標都確鑿地表明這個國家的經濟走上了復興之路。 最明顯的標志莫過于地價的上漲。日本國土交通省今年3月發布的地價公報顯示,去年日本全國平均地價較前年上升了0.4%,這是日本1991年“泡沫經濟”破滅以來,全國地價首次上升。其中,居住區地價上漲0.1%,商業區上漲2.3%。東京23區的商業用地更是上漲了14%。這意味著連續下跌了近16年的日本房地產市場已經走出低谷。 但普通日本人卻并沒有切身感受到數據所表現出的繁榮。與二戰后日本經濟強勁的景氣狀況相比,很多人稱此次是“沒有實感的經濟復蘇”。“沒有實感”大概是以下幾方面原因造成的: 一是貧富差距擴大。曾在日本民眾中支持率較高的前首相小泉純一郎對日本經濟的復蘇之功不可沒、小泉政府倡導“沒有改革,就沒有日本經濟復蘇”。但那場改革也是伴隨痛楚的改革。小泉大量削減國家在公共項目上的支出,壓減國債的發行量。如此“小政府”的行為不僅擴大了經濟發達的首都城市圈和就業環境不景氣的地方之間的差距,也擴大了社會各階層間的貧富差距。日本曾有“1.2億日本人都是中產階級”的說法,而小泉改革結束了這個國家的平均主義,拉大了貧富差距。 二是民眾可支配收入并無明顯增加。日本企業在完成了一系列“瘦身運動”后,開始加大設備投資。今年1月,松下電器在兵庫縣尼崎市投資逾2800億日元,興建世界最大的等離子面板工廠。此前,其競爭對手夏普已準備在其全球知名的液晶面板工廠——龜山第二工廠為第3條生產線投入2000億日元。現在,夏普不會坐視松下的追趕。有消息表明,夏普將在兵庫縣姬路市興建全球最大的液晶生產工廠,投資規模將高達3500億~4000億日元。 良好的經濟環境顯然增加了企業的投資信心。為在日益劇烈的競爭中不被落下,各大企業頻頻加大設備投資,而把提高職員收入排在次位。 三是消費心理依然萎縮。日本社會老齡化的日趨嚴重,退休金的發放,醫療保險自費比例的上升,消費稅的加重……各種問題都浮出水面。考慮到這些,人們自然會捂緊荷包,不敢大手大腳。 現任財政大臣尾身幸次1998年擔任橋本龍太郎內閣的經濟企劃廳廳長時,曾向日本人民許諾:“只要櫻花盛開,日本經濟就會復蘇。”現在,今春的一季櫻花都已開過。穩健的經濟增長需要持續的外需,也需要以民眾消費為基礎的強勁內需。希望日本這次經濟復蘇能走得更遠、更穩健。(作者為在日本某證券公司任分析師的中國人)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