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拐點上的美國經濟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01日 12:11 經濟觀察報
本報記者 何謙 北京報道 無論是從美國的雙赤字角度,還是從美國房地產業的變化,美國經濟在這些層面都面臨著新的變化。 一方面,美國的雙赤字問題得到緩解。 美國的財政赤字占GDP的比重已由2004財年3.6%的歷史最高值下降至四年來的最低點1.9%;而今年1月份,美國貿易赤字為591億美元,縮小了3.8%,是近5個月來第四次減少。 另一方面,美國房地產卻遇到困境:房地產市場的大幅度下跌,次級房貸市場危機不斷。 最近的一次美聯儲會議上,美元停止了加息步伐,這是否預示著美元減息周期的到來?美國經濟的景氣周期已經終結?在許多人看來,中國與美國處于投資-消費的兩極。美國這個消費端的變化,對中國會產生何種影響?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市場部高級分析師譚雅玲認為,美國經濟并不會進入衰退周期,未來甚至有可能繼續上漲。但是德意志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和花旗集團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沈明高則認為,下半年美元會小幅減息,今年美國的經濟增長率也會一定幅度地下降。 但馬駿說,從2006年開始,中國經濟結構的改善,已使其不再與美國經濟悲喜同步。 美國還需要減息 經濟觀察報:美聯儲停止了加息步伐,市場近期甚至一直在擔心美國要進入減息周期,您如何看美聯儲的暫停加息,以及未來美聯儲的利率調整方向? 馬駿:在短期內,美元利率會保持不變,但是到今年下半年會出現一到兩次的減息,因為美國經濟層面出現了些令人擔憂的趨勢,例如房地產價格和投資的持續降溫,會對美國消費產生負面的影響,從而推高美國的失業率。 沈明高:目前關于美國加息降息的爭論很多,我們預測今年三季度美聯儲會減息一次,但美國是否進入減息周期,還需繼續觀察,因為目前美國的經濟指標中有利好的數據,也有不好的數據。 其中比較好的經濟指標有雙赤字的緩解,美國政府最新修正的2006年第四季度經濟增長數據,從2.2%上調為2.5%,使得2006年美國全年經濟增長為3.3%,高于2005年增長3.2%的水平,是美國連續第三年增長速度超過3%;但是花旗銀行的美國經濟學家們預期今年可能下降到2.4%的水平。 不好的數據主要來自房地產行業,但是還沒有影響到美國居民的消費,未威脅到美國經濟的整體走勢。 譚雅玲:目前美國的貨幣政策又發生了與2006年相同的狀況,短線加息與降息預期變化多端,利率方向的變化幾率與頻率既與經濟數據變量本身有關,更與政策指引市場調整有關。 其實,我認為美國一直在利用貨幣政策變化,指引金融市場“炒作”,以調節自身的經濟需求與經濟利益。去年至今美聯儲加息或降息的預期一直是金融市場的焦點和熱點問題,并存在爭論與反復無常狀態,其間美聯儲關于政策的宣言或評論,對金融市場起到了推波助瀾或反轉方向的作用。 美聯儲不會在5.25%利率水平“罷手”,利率爭論是一種策略運用,就像2005年到2006年大家爭論美元利率將止于4.25%,已經成為一個錯誤,未來美元利率水平必將達到5.5%-6%,通過利率上調得到更多的資本流入,進一步強化美元霸權。 經濟觀察報:近期的美國經濟也可謂喜憂參半,一直以來的雙赤字問題有所緩解,但是房地產在持續降溫、失業率在緩慢升高,您如何看待美國的經濟走勢,是否已達到經濟周期的拐點? 馬駿:目前美國的財政赤字確實出現了降低的跡象,但是中期以后是否會保持下降的趨勢令人懷疑,因為如果美國經濟真的開始不斷下滑、失業率不斷上升,美國政府則有可能增大政府支出來刺激經濟增長。 近來,美國進出口貿易中的經常項目赤字表面上雖有所好轉,但是下降的主要因素來自石油價格的回落。如果剔除石油價格的變化,我們會發現美國經常項目的赤字基本沒有變化,因此美國外部經濟的不平衡得到緩解的結論,還無法得出。 至于美國經濟周期是否走到了拐點位置,今后會出現長期的增長放緩,還有些難于判斷,但是今年的GDP增長可能從去年3%,下降到2%,以后會保持在2%到2.5%的水平。今年,可能成為美國經濟的一個低谷。 沈明高:美國經濟是否要開始進入衰退周期,還無法確定。最近一段時間,美元相對于全球貨幣的貶值雖然使美國的貿易逆差有所緩解,但是如果在今年下半年,能迎來亞洲各國貨幣相對于美元的第二次升值浪潮,才能在根本上緩解美國的貿易問題。 譚雅玲:目前,美國經濟并沒有發生本質改變,衰退的可能較小。 此次房地產市場的調整危害遠低于2000年美國網絡泡沫破裂的沖擊。這一方面是因為傳統經濟產業與新經濟產業在泡沫作用與影響上有截然不同的表現與沖擊,相比較傳統經濟對整體經濟的危害速度和程度要小于新經濟,而且目前的房地產風險還是可控的。 另一方面是因為目前美國的房地產問題是局部問題,而當年美國的網絡泡沫已波及美國經濟整體,兩者對于美國股市的影響力或所占權重也有明顯差別,單一股指作用(納斯達克指數)與成份股參與(房地產類別)有著本質區別。 因此,可以說美國經濟的變化在于政策的“炒作”,在于政策需求調節的“誘導”,美國經濟本身依然處于穩定、穩健之中。美國經濟整體的惡化需要時間和條件,而非簡單惡化言論所為,目前這些炒作目前對于美國經濟是利多弊少。 中美不再悲喜同步 經濟觀察報:美國經濟的變化,將從什么方面影響中國經濟的走向?為何美國經濟面臨下滑的危險,中國的出口增長依然很高,順差不斷擴大? 馬駿:過去多年的經驗表明,美國的GDP增長對中國出口有較大的影響,大概美國GDP增長每下降1%,中國出口額會下降6.5%,但有趣的是從去年年初開始,這種相關性失效。 美國經濟在逐步放緩,中國出口額卻繼續水漲船高,這一方面是因為中國向歐洲的出口開始加速;一方面是因為人民幣兌美元雖然從2005年7月開始有了7%的升值幅度,但是對所有貨幣的升值幅度只有3%左右,因此人民幣對非美元貨幣基本沒有升值;同時,在過去的18個月中,中國出口行業出現了比較大的結構性調整,在產品、技術、設計方面做出了創新性的努力,使得即使在成本和人民幣升值的壓力下,中國企業反而出現了邊際利潤提高的勢頭。 沈明高:雖然美國仍是中國的主要貿易伙伴,但是隨著中國貿易對象的多元化,美國經濟走勢對中國出口的影響已經越來越弱。同時,美國經濟的走弱也將促使中國貿易對象多元化的發展。 就中國自身的順差太高問題而言,如果開始嚴格控制出口,會使國內出現產能過剩,進而引發通過緊縮,因而還是要在擴大進口方面做工作,也就是對中國緊缺的能源物資加大進口,但這需要中國加快理順能源產品的定價機制。我們看到由于定價機制中的問題,中石油從國外進口石油的價格與國內的石油價格相比貴很多。 譚雅玲:美國經濟變化將直接影響兩國貿易層面的需求變化,進而影響兩國投資狀況的變化,但目前,美國的經濟基礎和實力沒有發生本質變化,去年經濟增長保持3%以上,對于美國而言是一個不錯的數據,并非像美國自己所講的衰退或減速。雖然美國季度經濟增長水平有較大的跳動,但是其中不排除季節因素、政治因素以及國際因素的影響。 說到中國,其實美國經濟變化對中國經濟變化的影響力更大,一方面是因為兩國經濟發展階段不同,美國高科技的創新發展決定了美國經濟發展的速度與質量;而中國處于市場經濟、新經濟的初級階段,各行業都在經歷積累、擴張。一個是質量型經濟、一個是數量型經濟,因此這個過程中,美國將獲得更大的利益和影響力。 另一方面是兩國經濟發展模式不同,美國是需求經濟型,中國是供給經濟型。面對美國經濟并沒有實際的下滑,短期季度經濟數據的波動不能完全說明問題,我們應提防美國的經濟戰略和金融策略。 中國的出口與順差問題更多需要從內部來改善,外部的影響是有,但實質在于內部的改革效率與結構調整。 人民幣升值加速 經濟觀察報:美國停止加息步伐,但是中國卻面臨通貨膨脹的壓力而需要加息,兩國利差是否在未來會逐步縮小,從而使人民幣加速升值?中國應如何調整自身的貨幣政策,以面對世界經濟走勢的變化? 馬駿:最近,中國政府開始了今年來的首次加息,雖然政府給出的解釋是加息緣于通貨膨脹的壓力,但是我們看到中國的核心通貨膨脹壓力并沒有升高,而是出現了資本市場尤其是股市的泡沫。 未來,中國政府也可能再次小幅加息,而且雖然中美兩國的利差可能不斷減少,但是中國加息依舊有空間。因為中國仍然存在資本項目控制,而且這種控制可以加強,例如對外資的流入手段可加大限制,從而防范加息引發熱錢的大規模流入。 另外,今年中國政府還將上調2到3次的法定存款準備金率,以緩解流動性過剩。 沈明高:利差的縮小必然會導致人民幣升值步伐的加快,因此花旗銀行對人民幣今年的升值幅度由從前的6%,上調到了7.5%,今年年底達到1美元兌換7.2元人民幣的水平,這也將促使熱錢的流入,加劇中國的流動性過剩問題。 對此,中國政府期望通過建立外匯投資公司來緩解壓力,但是2000多億美元用來進行外匯投資,不可能一下全部投出,而需要分期分批,但目前中國一年的外匯儲備增加量可能都要超過2000億美元,因此這種方法只能暫時緩解中國流動性過剩的問題。 目前,中國政府沒有太多好的方法能緩解各方面的壓力。我們預計今年中國政府還將提高2次法定存款準備金率,繼續加息至少一次。 來源:經濟觀察報網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