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印度特區夢何時能圓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3日 11:14 文匯報
本報駐新德里記者 王耀東 征地引發激烈沖突 縱向地看,最近發生在南迪格拉姆村的事件并不是孤立的,它集中反映了印度當前發展“經濟特區”政策遇到的矛盾和阻力。 今年1月初,同樣是在南迪格拉姆村,由于得知了西孟加拉邦政府“秘密”策劃在當地搞經濟特區,并且已經批準征用4000公頃良田,當地農民迅速搞起了“護村運動”。村民們在村子四周挖起了又深又寬的壕溝,設立路障,24小時設哨把守,防止外部人員和車輛進入。見到正常的方式難以取得突破,西孟加拉邦的執政黨組織了自己的“突擊隊”,于1月6日晚向南迪格拉姆村“發起了進攻”。“激戰”一直持續到1月7日凌晨,導致至少11人死亡,多人受傷。 去年年底,西孟加拉邦的另一個地區辛古爾村也發生了類似的沖突。為落實印度塔塔集團微型汽車生產基地項目1000公頃的土地征用,當地警察強行開進了辛古爾村,有60多人在沖突中被捕,包括20名婦女兒童。事件很快演變成一場政治運動,引發了一系列大規模群眾示威。西孟加拉邦的最大反對黨“草根國大黨”主席瑪瑪塔·班納吉很快宣布進行絕食抗議,一些人權組織也指責政府和警方濫用權力。 再早些時候,奧里薩邦區努阿貢村也發生了500多居民與當地警方發生暴力沖突的事件,導致12人死亡,導火索是村民對塔塔公司在當地興建鋼廠的“特區”征地項目不滿。 “芝麻開門”咒語失靈 過去三年來,印度經濟持續保持8%的高速增長。曼·辛格總理曾雄心勃勃地表示,為維持經濟高速發展,印度在三年內將吸引1500億美元的外資。另據經濟分析人士測算,如果想保持目前的增長率,印度未來10年的外資需求將達到1.5萬億美元。本屆印度政府確定建立經濟特區吸引外資的經濟政策,正是希望“特區”能成為一個靈驗的咒語,打開維持高經濟增長同時解決貧困和就業問題的大門。 早在1965年印度古吉拉特邦就建起了第一個出口加工區,1972年孟買又成立了圣克魯斯電子產品出口加工區,但這些所謂的特區并未大規模吸引外來投資。究其原因,僵化的勞動力體制、對本國企業的保護性措施、保守的稅收和進出口政策、政策的不連續性等,都大大打擊了外資進入的熱情和信心。 例如,印度法律規定,一家外國公司在印度合作建立一個企業,如果該公司要擴大同類產品的生產另建工廠,必須得到原來印方合作伙伴的書面同意,這就是著名的“第18條款”。在實際操作中,印方合作伙伴為了自己的利益顯然不會同意合資方另外建廠。日本鈴木公司上世紀70年代末即在印生產小型汽車,算是印度汽車業的“先驅”,但至今也拿不下來新建工廠的許可證。目前受這一條款影響的外國公司多達幾十家,其中也包括中國的TCL等公司。 印度經濟特區真正引起人們的關注是在去年2月份政府通過了《經濟特區法》之后。根據該法,企業在特區內可享受“一站式”服務,即所有手續可以在一個窗口辦理;征用土地面積只要有四分之一的面積用于加工業即可;區內企業第一個五年內免交全部所得稅、第二個五年減免50%所得稅、第三個五年免除再投資收益稅收。該法還要求,地方政府為特區提供配套設施建設,特區規模不能小于1000英畝等。 這項政策一出,立即受到了印度企業及地方政府的熱烈歡迎。幾乎每個邦都開始籌劃自己的經濟特區,中央政府原定的全國特區總數不超過150個的限制,很快就引發了各邦的不滿。由于中央政府難以在各邦之間平衡分配,不久即宣布取消限制。根據最近的數字,目前印政府批準興建的特區項目已達235個。 “質疑”之聲日益高漲 然而好景不長。就在內資和外資都翹首企盼新的經濟特區能盡快呱呱落地的時候,在印度國內開始出現了越來越高的“懷疑派”聲音。爭論的核心有兩個,一個是土地,一個是稅收。在稅收方面,由于政府給進入特區的企業以十分優惠的政策,有人擔心一些并不合格的企業會絞盡腦汁擠進特區,既讓特區走了樣,又使政府承擔大量稅收流失。該項政策遭遇的“印度特色”困難和阻力,使政府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 雖然經濟特區可能三年內給印度帶來5800億盧比的投資,新產生150萬個工作機會,但根據印度財政部測算,如果執行特區政策,印度在未來5年將減少稅收收入1.75萬億盧比。印國家公共財政與政策研究所的測算也表明,政府稅收減少額將在1萬億盧比左右。這意味著該項政策可能導致“賠了夫人又折兵”的不良后果。 上面這一系列沖突事件則反映了在土地方面的爭論更加激烈。反對意見認為,土地是農民安身立命的根本。實際上,在印目前已批準的特區項目中,超過70%的項目都存在土地問題的糾葛。 即使在政府內部,財政部和商業部在這個問題上也存在分歧。財政部長奇丹巴拉姆認為政府應控制經濟特區的數量,慎重從事,但商業部長納特則認為,要吸引外資就不應該限制特區數量,各邦應有權自行審批。此間輿論指出,印度需要經濟特區吸引外資,維持增長,但同時應充分照顧農民利益。這是一件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的事。 特區項目束之高閣 自從年初發生關于特區問題的流血事件后,印度政府在1月23日召開內閣會議后決定凍結全國所有特區項目。所有新的經濟特區項目審批都暫時中止,已經審批的也暫時停止征用土地,即只有在居民重新安置、就業問題、土地價格等所有問題都得到滿意解決之后才能繼續進行。由于征收土地問題的高度敏感性,要達成雙方都滿意的結果幾乎是“不可能任務”,這項決定意味著印度“經濟特區夢”要變成現實,不知將推遲到哪一天。 上周發生在南迪格拉姆村的事件證實了這種擔心。就在事件發生之前,印度商業部實際上已就經濟特區對國內企業和財政收入的影響、特區規模、土地征用等問題完成了內部調研,準備向內閣部長會議小組提交應對方案。在新的形勢下,該部長會議小組近期根本不可能召開會議。 然而時間不等人。許多外國公司已做了大量前期投入,一味拖下去其耐心是有限的。以耐克公司為例,它計劃在泰米爾納德邦興建一個生產基地,投資額達3億美元,公司方面甚至購買了機器設備。有消息稱,公司方面表示如果在明年還無法實現商業運營,將取消該項目。來自美國的維蘭卡尼通訊公司也表示,如果特區建設仍沒有進展,將重新考慮撤銷其計劃投資6億美元的一個大型項目。 印商業部官員預計,短期內外資對印度經濟特區投資的熱情可能驟減。“在當前的僵局打破之前,估計現有的特區外資項目將減少25%。” (本報新德里3月22日電)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