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專訪非洲開發銀行埃里克·欽尼耶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7日 08:46
金時網·金融時報
<標題>= 本報獨家專訪非洲開發銀行發言人埃里克·欽尼耶
FN記者 陶冶 宋焱
盤點2006年以來中國的對外關系,中非合作的大幅推進毫無疑問是最大的亮點之一。去年11月在北京舉行的中非合作論壇尚未淡出人們的視野,此番胡錦濤主席的非洲八國之行再掀新的高潮。而放眼不遠的5月,“2007年非洲開發銀行集團理事會年會”又即將在上海召開。本周二,來華考察年會籌備工作的非洲開發銀行發言人埃里克·欽尼耶接受了本報獨家專訪,就非行在非洲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及中非合作等問題回答了本報記者的提問。
非行是非洲最重要的政府間開發金融機構,目前擁有53個非洲區內成員國和24個區外成員國。據欽尼耶介紹,與非洲其他的地區性開發銀行不同,非行的活動遠不限于僅為非洲成員國提供貸款或贈款,而是更積極參與全球資本市場,并擁有良好的信用評級。該行在東京、紐約等全球重要金融中心通過發行債券、參與股票市場等方式,從事全球性的投資與融資活動,再將融得資本以低息或無息轉貸給非洲欠發達國家。
談到非行在振興非洲經濟方面的作用,欽尼耶頗為興奮,對于未來也有著更多的自信。他說,在如今的全球經濟關系中,弱者往往難以生存。目前非洲53個國家中,有許多國家的人口數量不及北京一個城市,至少有22個國家總人口不足五百萬人。對于這樣的弱小國家而言,參與全球競爭幾乎是不可能的。因此,非行的愿景就是滴水匯海,聚沙成塔,將眾多弱小國家聯合起來組成大的經濟集團,參與到全球經濟發展的大舞臺中;谶@種考慮,目前該行的工作重點就是推進包括道路、電信、能源、水等在內的基礎設施建設,通過硬件設施將非洲各國聯系起來,同時大力發展教育、衛生等社會服務事業。
然而,面對長期的貧困頑疾,靠非洲大陸一己之力顯然難有作為,一向為非洲領導人所珍重的對外合作又始終沒能幫助非洲擺脫困境。在這樣的背景下,中非合作的升溫給人們帶來了新的希望。
出乎記者意料的是,在欽尼耶眼中,中非合作的最主要意義不在于金錢,不在于援建,也不在于外貿,而在于這樣一個事實:中國領導人所倡導的以雙贏為基礎的中非合作正在向人們展示一種全新的國際經濟關系,非洲非常重視這種全新的"不僅索取,更要給予"的合作關系,而這種關系由于中國舉足輕重的大國地位也正在受到全世界的關注。
事實上,中國力圖與非洲發展新型伙伴關系的決心在過去一年的中非貿易中就有所體現。據欽尼耶介紹,2006年中非貿易額約550億美元,其中在中國對非出口物資中,工業設備出口正呈快速上升勢頭,這表明中國在非洲市場銷售的不僅僅是衣服、食物等一次性消耗的最終產品,更有越來越多有助于非洲自身加速發展的基建設備。
欽尼耶說,非洲國家因其豐富的自然資源而被稱為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同時又因為現實的經濟貧困而成為最貧窮的國家,出現這一矛盾的源頭恰恰在于過去100多年來非洲與其他國家不對等的合作關系。因此,中非的新型伙伴關系將促進歐美國家重新審視對非關系與援助方式,改變其將非洲單純視為自然資源產地的一貫做法,提高對非援助的質量。
然而,盡管中非合作升溫很快,但是一切畢竟僅僅是開始。目前國際上也存在著諸如中國在非推行"新殖民主義"等各種各樣的說法,那么如何確保中非合作能在重重壓力與眾目睽睽之下修成正果?對此,欽尼耶有自己的看法。
他認為,最重要的就是中非雙方領導人始終將視線集中于"互利共贏"的愿景之上。此次胡錦濤主席的非洲八國之行明確地表達了中國領導人的政治意愿。在雙方領導人堅持這一政治意愿的前提下,媒體、學術界、商界的努力將最終決定這種新型合作關系的成敗。首先,作為聯系中非人民的橋梁,雙方媒體應該充分報道合作進展,讓所有的人看到中國的確在幫助非洲發展,幫助非洲人民修建工廠、道路,幫助非洲造血而不僅僅是輸血,在報道的同時發揮監督作用;其次,學術界要加強有關中非合作的研究,討論與檢驗合作質量;最后落實到商界,由他們來創造財富。加強上述各方的互動與合作顯然是確保中非合作關鍵所在。欽尼耶表示,在這個過程中,非行將努力做好信息交流工作,及時通報非行的項目情況,派出各行業專家向中方合作伙伴介紹非洲各地區各行業的情況,開展項目可行性研究等等。
最后,和許多外國朋友一樣,欽尼耶對于中國的快速發展也贊嘆不已,并強調中國經濟發展給非洲最大的啟示就是不要迷失自己的方向。他說,多年來人們一直在說要首先完成民主化進程,建立民主政府等等,但現在非洲人發現問題的關鍵并不在于是否擁有由其他人定義的民主,而是政府是不是能夠履行應有的義務,承擔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責任。中國的經驗告訴非洲,一個有著正確政治意愿的強有力的中央政府是解決問題的關鍵,鄧小平先生提出的經濟開放更是非洲目前迫切需要的。要發展非洲,必須回到實實在在的經濟問題上,回到積極促進機構建設、加快建立市場體系、發展資本市場等軌道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