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n';
//判斷articleBody是否加載完畢
if(! GetObj("artibody")){
return;
}
article = '
\n'
+ GetObj("artibody").innerHTML;
if(article.indexOf(strAdBegin)!=-1){
str +=article.substr(0,article.indexOf(strAdBegin));
strTmp=article.substr(article.indexOf(strAdEnd)+strAdEnd.length, article.length);
}else{
strTmp=article
}
str +=strTmp
//str=str.replace(/>\r/g,">");
//str=str.replace(/>\n/g,">");
str += '\n 文章來源:'+window.location.href+'<\/div><\/div>\n';
str += '\n |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
|
多哈談判:休眠期止于何時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30日 09:19 金時網·金融時報
記者 莫莉 經濟理性與政治意愿的沖突,是導致此次非正式會談未能重啟多哈談判的根本原因。從長遠來看,如果多哈回合談判失敗,其實是沒有贏家的。不公平的貿易體制是不可持續的。 自從2006年7月多哈談判被推進了冷凍室,陷入了“無期限的休眠”之后,世界各國有關重啟多哈談判的呼聲一直此起彼伏。然而,就在人們對打破多哈回合談判僵局寄予熱望之時,從瑞士達沃斯傳來的消息卻依舊令人略感沮喪。 據悉,近30個世界貿易組織成員的貿易部長或代表1月27日在舉行3個多小時的非正式會談之后,發表了一份簡短聲明。雖然這份聲明表達了與會代表希望迅速全面恢復多哈回合談判的強烈意愿,但卻并未就削減農業補貼和關稅等實質問題取得突破。“大家就何時全面重啟談判的日期并未確定,”世貿組織總干事拉米在會后這樣對記者表示。 經濟理性與政治意愿的沖突 “經濟理性與政治意愿的沖突,是導致此次非正式會談未能重啟多哈談判的根本原因。”對外經貿大學世貿組織法律研究中心主任盛世平教授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社會化大生產主導的經濟,從本質上具有全球化的要求,因為它要求產品市場的全球化、生產要素配置的全球化和法律規則的統一化。然而,在另一方面,世界政治無法實現全球化,政治的國別化,決定了政治的當地化。無論是大國還是小國,其政治領導人首先考慮的是能否當選,當選后能否連任,為長遠全球福利而舍得犧牲眼前利益的政治家比較少。經濟的全球化要求重啟談判,但是政治的當地化則要求各國領導人首先考慮選民的利益,哪怕這種利益并不代表先進生產力發展的方向。“很顯然,缺乏政治意愿,是世貿組織多哈回合談判歷年來舉步維艱的根本原因。”盛世平說。 “多哈第一并不意味著多哈惟一” “多哈第一并不意味著多哈惟一”是歐盟貿易代表曼德爾森在2006年10月4日拋出的新名言,這在一定程度上也體現了歐盟在重啟多哈回合談判上的新戰略:一方面希望重啟世貿組織多哈回合談判,另一方面準備與一些重要貿易伙伴締結雙邊自由貿易協定。重點對象是亞洲的印度、韓國和東盟。 “曼德爾森這句話也許是為其戰略調整打圓場,其言下之意就是歐盟隨時有權不再將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多哈談判的成功上,因為美國總統的快軌授權即將到期。”盛世平對記者說。盛世平認為,重啟多哈回合談判面臨著許多不利因素,其中最不利的實質因素就是歐盟及美國的民主政治,尤其是即將臨近的美國大選和法國大選,這使政治領導人的天平更加向選民短期和本位利益傾斜,國際貿易和全球福利,退居其次。“曼德爾森的政策調整就是一個最明顯的體現。”盛世平說。 此外,美國前任貿易代表波特曼的卸任,也是不利因素之一。分析人士認為,波特曼在美國國會豐富的工作經驗和人脈關系,使他談判時比較有底氣,敢于拍板妥協。而新任美國貿易代表蘇珊·施瓦布則“軟實力”不足,恐怕很難左右國會,關鍵時候很可能會屈從國會意志,所以經常顯出比較強硬的姿態。 “但重啟多哈談判也存在一些有利因素”,盛世平對記者說,這些有利因素包括:主要成員領導人對于多哈回合失敗沉重代價的共識、中國作為世貿組織新成員已能夠發揮相當重要的橋梁作用、APEC等區域組織的積極呼吁、世貿組織總干事拉米等領導人較強的個人協調能力等。 長遠來看,沒有贏家 有專家認為,如果多哈談判失敗,最大的輸家就是發展中國家,而最大的贏家則是歐美日韓等烏拉圭回合談判成果的既得利益者。 多哈回合談判發動的初衷,是改善目前不甚公平的國際經濟體制。眾所周知,發達國家在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比較發達,無須政府補貼就可以使其產品在國際競爭中具有明顯的優勢,但是在農業方面則處于劣勢,因而西方發達國家普遍存在著對農業和農產品的生產和出口給予政府補貼的現象。而發展中國家則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廉價勞動力,因而在農業方面無須政府補貼就具有一定的優勢和競爭力,但是在第一和第三產業則處于劣勢,為了在國際貿易中使其具有競爭力,發展中國家普遍存在著對工業生產及其出口給予政府補貼的現象。然而研究表明:在世貿組織體制中,由于受到世貿組織《農業協定》例外規則的保護,發達國家大量使用的農產品補貼長期處于逍遙法外的狀態,但是在另一方面,發展中國家為了建立自身工業體系或鼓勵出口而大量使用的工業補貼,則大都被世貿組織體制界定為非法的。 “但是,從長遠來看,如果多哈回合談判失敗,其實是沒有贏家的。不公平的貿易體制是不可持續的。”盛世平對記者表示:“因此,惟一可以持續存在的體制必然是兼顧各方利益的體制,這就需要多哈回合取得進展大一些,更大一些。” 世貿組織貿易部長非正式會談已經劃上句點,但“沉睡中”的多哈談判卻仍然令人擔憂。在被問及多哈談判將在何時重啟時,世界貿易組織總干事拉米表示,“這是一個月份的問題”。或許,在將來的幾個月中,出于對布什快軌授權即將到期的考慮,多哈談判有可能也不得不出現轉機。但就此次非正式會談來看,歷史留下的依然是期望的眼神。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