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泰國金融動蕩與中國無關 西方投機資本惹的禍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3日 17:32 環球時報
西方投機資本惹的禍 卻拿人民幣當替罪羊 ●本報駐泰國特派記者 任建民 ●本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豐 帆 ●本報記者 程 剛 泰國最近兩天突然發生的金融動蕩令世界為之一驚。但更出人意料的是,幾家著名的西方媒體毫不猶豫地把泰幣及股市的動蕩歸罪到人民幣的頭上,宣稱根本原因是“人民幣長期不升值”,并趁機指責中國政府“操縱匯率”,“傷害地區間小國利益”。然而這種極端的觀點連泰國專家和媒體都不認可。西方傳出的聲音讓人想到,“人民幣匯率”正在成為掛在某些西方評論家嘴上的口頭禪,全球經濟不論出了什么問題,人民幣都有可能被用來當擋箭牌、替罪羊。《環球時報》記者12月20日采訪了中國和泰國的經濟專家,他們一致認為,此次泰國金融動蕩的原因與中國沒有關系。恰恰是西方的投機資本釀成了泰國等東南亞新興市場近日的金融動蕩。西方媒體從“同情弱國”的角度,攻擊中國的匯率政策,或者是沒搞明白泰國在發生什么,或者是故意向人民幣潑臟水。 西方媒體假扮道義君子 美國《國際先驅論壇報》12月19日發表文章,題目叫《泰國金融危機的背后,是中國的重手》。文章一開頭就說這次動蕩是“1997年那次匯率危機的縮影”,并稱在1997年,亞洲大國的態度是“對小國施壓,迫使他們改變匯率”——暗示這一次泰國金融動蕩也是因為“大國的原因”,文章由此得出結論:“泰國和其他小國也像美國財政部長保爾森一樣,有足夠的理由來抱怨中國的匯率政策——如果這樣的小國想要開放市場的話。” 接著,文章開始指責中國“仍然像蝸牛一樣慢慢地升高它的幣值,在過去16個月只漲了5%”,還說中國一直“壓制它的幣值來吸引投資和促進出口”,從而對區內小國構成挑戰。文章不乏挑撥意味地說:“不幸的是,這些國家太依賴中國而不愿公開反對。它們應該譴責中國和日本沒有在一些對周圍國家意義重大的課題上起到領頭羊的作用。” 文章還說,“對于一個缺乏宏觀貨幣調控的亞太地區來說,泰國的遭遇是很令人同情的”。 有意思的是,文章里也有批評日本使“日元一直在很小范圍內浮動”的內容,但不知為什么只把“中國的重手”寫到標題里。 與此相類似,12月20日英國《金融時報》也發表了一篇社論,稱泰銖的“被迫貶值”就是因為人民幣不肯升值。文章說,對資本市場的控制是“共產主義經濟政策的一個工具”,“當東南亞地區被低估價值的人民幣以固定匯率大行其道的時候,泰國的對外貿易就會受到很嚴重的危害。而泰國中央銀行無力使人民幣升值,致使泰銖的貶值成為必然”。文章還批評中國一邊“囤積大量外匯儲備”,一邊維持著“非常不合理的”人民幣低幣值。 泰國金融動蕩之真相 面對西方兩大著名報章劈頭蓋臉的指責,了解這次泰國金融動蕩的真相就顯得非常關鍵。泰國媒體沒有任何報道將它與中國的人民幣匯率聯系起來,甚至完全沒有提到中國。據泰國媒體報道,事情的起因是遭受外國短期游資(投機資本)的沖擊,今年以來泰銖升值累積已達16%,從年初41銖兌換1美元,12月18日早盤升抵35銖兌1美元,刷新9年來的最高價位。在剛剛過去的三個星期內,泰國央行發現,有1000億銖游資流入,而今年前10個月流入的游資總數也只有130億銖。這是一個危險的信號,央行擔心在外國游資炒作下,泰銖將再一次先升后跌,再現1997年金融危機的一幕。 因此,12月18日,泰國央行重拳出擊,嚴打境外游資,宣布自19日起,海外投資人用外幣兌換泰銖后,只能拿其中70%投資泰國金融市場,其余的30%將被泰國銀行扣留,存滿1年以后才能取回。 此舉一出,立竿見影,泰銖應聲回貶至35.97銖兌1美元。 這是泰國1997年金融風暴以來最嚴厲的資金管制措施,但意想不到的負面結果也出現了。12月19日,泰國股市重挫14.84%,創下31年來的最大單日跌幅,泰股總市值1天內蒸發約8200億銖。這種情緒迅速蔓延至整個東南亞市場,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股市紛紛遭受重挫。 但與1997年不同,這次的風暴很快得到控制。12月19日晚間,泰國政府宣布修正短期外資管制措施細節,從20日起,用于直接投資和流入股市的海外資金,不需要扣留30%。20日,泰國股市開盤即回升9%。東南亞其他股市也隨之反彈。 西方輿論的險惡用心 泰國盤谷銀行顧問林宏先生20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說,這次動蕩并不算非常嚴重,純粹是泰國內部政策調整造成的,看不到與中國的關系。泰國本身與中國結匯量微乎其微,兩國間幣值影響本身就不大。前一天他與泰國銀行界人士討論時,沒有聽到一個人說是因為人民幣的問題。 中國東盟商務理事會的常務副秘書長許寧寧先生聽說一些西方媒體居然把泰銖資產的動蕩歸罪于中國,他表示不理解。他說,這是哪跟哪呀,根本就不沾邊。許寧寧說,這次泰銖動蕩主要原因是資金流動出現了大幅波動,直接導火索是泰國出臺了過于嚴厲的限制短期投機資本的政策,那些投機資金是哪里來的?主要來自于西方的對沖基金,和中國有什么關系? 關于一些人擔心泰國有可能重蹈1997年金融危機的覆轍。許寧寧認為,這種可能性極小,因為從經濟角度看,這次泰銖動蕩和上次東南亞金融危機有質的不同。他說,表面上看,1997年的東南亞金融危機也是起于泰銖的大幅貶值,但那時的情況是泰國外匯儲備大幅下降、出口受阻,而現在的情況完全不同,泰國的外匯儲備相當充足,經濟的基本面也相當好,今年上半年的經濟增長率是5.5%,貿易順差20.3億美元。因此投機資本和政策失誤帶來的也就是一時的影響,泰國政府立即調整對策后,局面迅速改觀也證明了這一點。 中國人民銀行的一位金融政策研究官員也說,西方媒體把泰銖動蕩的原因加在人民幣升值緩慢上實在是太牽強了。人民幣升值對誰有利?在雙邊貿易中中國處于大量順差的美國、歐盟會得利,而中國和泰國等東盟國家的貿易是逆差,如果人民幣大幅升值,泰國的對華出口就會受損,這對泰國是好事嗎?西方媒體借泰銖波動來攻擊人民幣,哪里是站在泰國的立場上,無非為自己的利益罷了!許寧寧也說,在上次東南亞金融危機中,恰恰是中國寧愿遭受巨大的損失,堅持人民幣不貶值,東南亞才沒有雪上加霜,得到了復蘇的機會。說人民幣升值對東南亞國家有利,這種觀點或者是沒動腦子,或者就是出于某種目的。 中國人民銀行的那位金融官員認為,這一次,對泰銖的炒作和應聲而起的歸罪人民幣的輿論,絕對應當引起中國的警惕,那極有可能就是在制造人民幣應當大幅升值的市場預期。事實上,國際投機資本已經買了大量人民幣資產,還在繼續狂購,就是等著高價拋售人民幣資產的“良機”,而這種投機將對中國的金融、經濟產生不可忽視的負面影響。他還認為泰銖之所以相對比較脆弱,一個重要原因是泰國在還沒有具備成熟應對國際游資沖擊的能力的情況下就過早地開放了資本賬戶,人民幣匯率機制的調整恰恰應該重視這一前車之鑒。 保爾森:中國沒有操縱匯率 就在西方媒體無端攻擊中國人民幣匯率的同時,從美國白宮傳來了不同的聲音,剛剛參加完中美戰略經濟對話的美國財長保爾森,回國后向國會遞交了一份報告,稱“從技術角度看,中國沒有操縱人民幣匯率”。美聯社注意到,半年前,當時的美國財長斯諾曾在記者會上說,布什政府對中國的匯率制度改革緩慢“非常不滿”,而保爾森的報告中指責中國的語氣與之相比“低調多了”。 據報道,保爾森的報告已經遭到民主黨和美國一些工商界人士的強烈批評。事實上,歐美國家內部要求人民幣升值的壓力一直存在,只是越來越多的政府采取了更加理性的態度。12月18日,當歐盟統計辦公室公布今年前9個月歐中貿易的逆差同比增長了19%,達到634億歐元后,西方媒體對人民幣匯率的批評也達到了一個高潮。歐盟貿易委員曼德爾森19日在就此問題接受采訪時說,中國政府“有能力、也應該繼續讓人民幣升值”。但他同時也說,在這個問題上向中國政府施壓“并不是他的工作重點”,他認為“一些人夸大了人民幣升值后會給平衡歐中貿易帶來的好處”。▲ 《環球時報》 ( 2006-12-21 第01版 )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