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浪財經 > 國際財經 > CCTV-2大型紀錄片《跨國風云》 > 正文
2003年6月,伊拉克戰爭剛剛結束,硝煙還沒有散盡,此時的伊拉克面臨的是戰后的動亂、隨時可能發生的爆炸、恐怖襲擊,伊拉克人遭受著饑餓、恐慌、流離失所。
大批伊拉克難民涌向了伊約邊境,人們試圖穿越邊境逃往鄰國約旦。而就在這個時候,一輛汽車與難民潮背道而馳,從約旦駛入了動亂中的伊拉克,車上坐著的是一對中國夫婦,經過長途跋涉,他們要前往戰亂的核心區——巴格達。從約旦到巴格達的公路長1000多公里,乘車要十個多小時,就是人們所說的死亡之路。
張瑞臣,中國機械設備進出口總公司員工,同行的是他的妻子陳鳳芝。戰后的伊拉克物資極其匱乏,搶劫隨時有可能發生,在這條死亡之路上,等待張瑞臣夫婦的又將會是怎樣的命運?
突然間一輛車開過來,橫在張瑞臣夫婦的車前面。車上下來幾個人,他們拿著槍,跑到車跟前,很蠻橫地敲門,要張瑞臣夫婦出來。陳鳳芝最擔心最不愿意看到的事發生了——打劫!匪徒沒有強迫陳鳳芝下車,眼看丈夫在槍口的威脅下被匪徒搜身,陳鳳芝心如刀絞。
萬幸的是,幾名劫匪從張瑞臣身上搜走了將近7000美元的現金,之后并沒有進一步的舉動,跳上車揚長而去。
1976年,陳鳳芝從唐山大地震的廢墟中死里逃生,而今天,現實又是那樣清醒地擺在面前:戰亂,生與死只有一步之遙。盡管遭到了搶劫,張瑞臣夫婦還是決定冒著生命危險繼續前往兵荒馬亂的伊拉克,那么,他們為什么偏偏要在此時前往隨時有生命危險的戰亂中心呢?這得從一項特殊的使命說起。
1990年第一次海灣戰爭打響。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戰爭結束之后,伊拉克受到聯合國的經濟制裁。由于多年戰爭,伊拉克的大部分公共設施遭到破壞,電力異常緊缺。聯合國986號決議決定,實行石油換食品計劃,以緩解經濟制裁給伊拉克人民日常生活造成的嚴重影響。1999年7月,中國機械設備進出口總公司通過激烈競標,一舉拿下了伊拉克六臺3萬千瓦燃氣輪機的電站工程建設項目,這是聯合國石油換食品框架下第一個工程項目。
然而,工程遇到了一個難題,工地上沒有打樁用的無收縮水泥,這將直接導致工程停工,當時負責這個項目的是中國機械設備進出口總公司副總裁羅盛根,他從北京用手提了30公斤無收縮水泥上了飛機,經過迪拜到達約旦,又從約旦坐了1200公里汽車把水泥送到了現場,當時伊拉克項目經理非常激動。
位于基爾庫克的電站工程比原計劃提前半年交付使用,然而,6臺3萬千瓦發電機組的電站遠遠解決不了伊拉克國內電力緊張的狀況,于是,伊拉克計劃再建一座4臺30萬千瓦的大型電站——薩拉赫丁電站。
中國機械設備進出口總公司是一家以國際承包、成套設備出口,以及機電產品進出口業務為主的大型企業。張瑞臣作為公司代表,1999年被派往伊拉克工作,同為公司員工的妻子陳鳳芝也一同來到了伊拉克。2003年2月,薩拉赫丁電站建設全面展開,按照合同,這個工程浩大的項目將耗時7年。國內的建設物資開始陸續運抵烏姆蓋斯爾港口,就在這時,美國不斷指責薩達姆政權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并開始大舉向海灣地區調兵,美伊關系高度緊張,戰爭的陰云籠罩在伊拉克的上空,一時間人心惶惶。駐伊拉克的外國人員開始陸續撤離,一些伊拉克本國人也開始設法逃離到鄰國約旦。大使館多次給張瑞臣等人召開會議說形式非常嚴峻,戰爭迫在眉睫,讓他們隨時做好撤離的準備。
伊拉克國內發生了大規模的游行示威,反美情緒日益高漲,中國駐伊拉克大使館在不斷催促他們盡快撤離。然而就在這個節骨眼上,從國內發往伊拉克的第7船設備就要到港了,張瑞臣焦急地等待著接貨、清關,每天都往返于駐地和港口。
美國的戰艦已進駐海灣,伊拉克這時已全民皆兵,戰爭一觸即發。
大使館向張瑞臣發出了最后通牒,必須馬上撤離,否則就有可能滯留在伊拉克。然而,貨船仍然沒有到,張瑞臣擔心,如果這個時候自己撤走了,價值幾千萬美元的設備扔在港口沒人管,公司將遭受巨額的損失。張瑞臣向大使館做了匯報,堅持在再留段時間。
2003年2月底,直到堅持把所有設備清關、交接完畢,夫婦倆和另一名工程師才隨使館工作人員最后一批撤離到了約旦,繼續觀望形勢。
2003年3月17號,美國總統布什向薩達姆發出48小時最后通牒,要求他及其兒子在48小時內離開伊拉克,否則將面臨戰爭,薩達姆拒絕了美國的最后通牒。
戰爭不可避免,張瑞臣夫婦這才決定轉到香港回國。巴格達時間3月20日凌晨5點35分,美軍戰機在巴格達投下了第一枚炸彈。
巴格達的上空戰火紛飛, 4月9號,美英聯軍進入巴格達市中心,薩達姆的雕像被坦克推倒。美國東部時間5月1號晚上9點,美國總統布什宣布,伊拉克主要戰斗行動結束。
戰爭的硝煙剛剛散去,雖然薩達姆政權已經被推翻,但是薩拉赫丁電站工程項目屬于聯合國石油換食品計劃之一,戰后在聯合國的監管下還要繼續實施。中國機械設備進出口總公司開始考慮,是否應該派工作人員前往伊拉克,繼續戰前啟動的電站項目。這是一個八億美元的項目, 戰前已經有7船電站建設物資運抵伊拉克,價值一億美元,放棄這個項目就意味著公司將遭受嚴重損失。考慮再三,公司決定派張瑞臣夫婦重返伊拉克,組建四臺30萬千瓦機組的建設、和伊拉克電力公司商談下一步的工作計劃。
張瑞臣夫婦知道,此時的伊拉克并不安全,但還是爽快地接受了任務。剛重返伊拉克就遭受了搶劫,盡管劫后余生,但死亡之路還是讓他們感到后怕,離巴格達越近,戰爭留下的陰影越發的清晰,印入眼簾的全是廢棄的坦克,軍車,無家可歸的巴格達市民,一片破敗的景象,滿目瘡夷,但為了公司的利益,他們還是堅持前行。
穿越了邊境線和重重哨卡,夫婦倆從難民潮中逆流而上,歷盡千辛萬苦,終于抵達了戰前他們工作過的電站建設工地。慶幸的是,戰前運到的六、七船貨物都沒有遭到損壞,據守衛人員說,戰爭期間,他們晝夜守衛在現場。
重返戰后的伊拉克,張瑞臣發現,自己身處的環境已和戰前大不相同。隨著薩達姆政權的崩潰,伊拉克進入了戰后最動蕩的時期,電站項目屬于聯合國石油換食品計劃之一,張瑞臣夫婦必須和聯合國駐巴格達代表處保持聯系,商量付款方式,還要經常去伊拉克電力公司商談項目的進展,他們每一次出行都要經過美軍哨卡的重重盤查。從美國大兵驚異的目光中,陳鳳芝意識到,一個中國女人在這個時候出現在巴格達需要多大的勇氣。就在 他們重返伊拉克兩個月后的一天,聯合國駐巴格達代表處發生了大爆炸。
反美武裝襲擊與美軍的清剿行動不斷,不斷發生的針對平民的自殺性恐怖爆炸事件,使伊拉克人民生活在恐怖和不安的陰影中。
出于安全考慮,張瑞臣夫婦減少了外出的次數,如果沒有什么特別的事情,他們盡量都呆在辦事處。
戰后的伊拉克停水、停電是家常便飯。每年的6月到10月是伊拉克最炎熱的季節,晚上最低氣溫也在30℃以上,白天最高氣溫則接近50℃,常人難以忍受。為了項目,他們只能在家里忍受著。和外界唯一的聯系方式就是打電話,而電話線路時常會出故障,有時根本就打不出去。
四個月后,巴格達市中心發生連環大爆炸,造成數十人死亡,200多人受傷。突如其來的爆炸聲總是讓夫婦倆原本緊張的神經再一次次地繃緊。白天不敢出門,也只有在傍晚夜幕降臨之后,夫婦倆才會到屋頂上的平臺散散步。
有一天,陳鳳芝居然在陽臺上撿到了一顆不知從哪里飛來的子彈頭!
月上枝頭的時候,夫婦倆才敢到院子里透口氣,那里停著一輛車,夫婦倆只能圍著車來回地轉圈。
形勢越來越嚴峻,電站工程的進展也受到了一些影響,張瑞臣不得不去工地找伊拉克電站項目方商談下一步的工作計劃。丈夫一出門,陳鳳芝的心就懸了起來,生怕出什么意外。
到了工地,張瑞臣看到,戰前運到的設備已經陸續開始安裝,項目還是在緩慢向前推進。
伊拉克反美武裝與美軍經常發生沖突,槍戰不斷,巴格達美英軍隊總部門前發生了大爆炸,之后,美軍的空中巡邏更加頻繁了。
到了夜晚,飛機的轟鳴聲經常讓夫婦倆無法入睡,爆炸聲時遠時近,炮彈隨時有可能落在房頂上,但是為了公司的項目,環境再危險,夫婦倆都只能默默地忍受。無望、無助、恐懼、和酷熱難耐的天氣交織在一起,這樣的日子又壓抑又恐怖,不知道什么時候才是盡頭。生活的單調和物資的匱乏也常常讓陳鳳芝回憶起在國內安定的生活。甚至一碗方便面就能讓陳鳳芝非常非常知足,因為在伊朗是沒有方便面的。
周圍漆黑一片,但是張瑞臣夫婦幾乎從不敢開燈,因為明亮的燈火往往會成為恐怖襲擊的目標。點著蠟燭,兩個人相對無言。
這幾個月以來遭遇了死亡之路上的劫后余生,屋頂上散落的彈片,近在咫尺的爆炸聲,難以忍受的高溫酷暑,但是這一切陳鳳芝并不敢告訴遠方的親人,她已經慢慢適應并能夠平靜地面對這一切,
度過了8個月煉獄一般的生活,張瑞臣夫婦圓滿完成了任務,回到了北京。看到熟悉地一切,夫婦倆重新找回了溫馨、平和的感覺,總算能過幾天安逸的日子了。然而,幾個月后的一天,張瑞臣突然接到公司打來的一個電話,通知他準備第三次進入伊拉克。
原來,伊拉克電站項目,中方已經發了價值一億美元的設備給伊拉克項目公司,但是信用證在2005年7月份之前就到期了,如果在此之前不派人去伊拉克把貨款收回來,這筆錢就收不到了,這也就意味著所有人的努力都前功盡棄,公司將遭受重大損失。萬般無奈之下,公司決定派張瑞臣重返伊拉克。
此時,伊拉克的安全局勢已經嚴重惡化,各派抵抗力量與駐伊聯軍在伊拉克各地持續激戰,平均每天導致大約100人死于戰亂。
在這樣極度危險的情況下,公司將派張瑞臣重返回伊拉克,陳鳳芝懷著復雜的心情,敲開了公司副總裁羅盛根的辦公室。她實在不想讓張瑞臣再冒險了。
其實,公司在決定派誰去伊拉克這件事上一直左右為難,這次去伊拉克收款任務艱巨,危險性大,如果對項目的相關情況不了解,很難完成任務。
為了公司的利益,張瑞臣毅然決然地決定重返伊拉克。
陳鳳芝了解丈夫的脾氣,一旦認準的事情雷打不動,想到丈夫這一去前途未卜,生死難料,陳鳳芝提出,一定要和丈夫一起去。
因為太危險,張瑞臣沒有答應妻子的請求,一切已成定局,陳鳳芝只好默許。臨行前,陳鳳芝對丈夫提出唯一的要求,就是每天必須往國內打一個電話,好讓自己放心。丈夫第三次去伊拉克之后,陳鳳芝每天都守候在電視機前看國際新聞。伊拉克極端分子在頻繁襲擊伊拉克境內外國平民的同時,開始大規模綁架人質。無辜的外國人成了綁架目標,人質連續被殺害。張瑞臣一出機場,看到使館派來的武警已經到了。張瑞臣等人穿上了防彈背心,坐上了防彈車。沿途看到的景象比上次回去的時候看到的更慘了,到處是路障,木柵,鐵絲網,一片恐怖景象。
每天能接到丈夫打來的一個電話成了陳鳳芝最大的期待。這一個月的時間,陳鳳芝覺得好像過了一年。她盼著丈夫早點平安回來。終于有一天,最讓陳鳳芝擔心的事情發生了,丈夫竟然整整三天沒有來電話!這讓陳鳳芝徹夜難眠。
張瑞臣三天沒來電話,公司副總裁羅盛根一邊安慰陳鳳芝一邊焦急地和張瑞臣聯系,但是電話始終打不通。羅盛根也急了。
張瑞臣第三次去伊拉克,陳鳳芝沒有告訴體弱多病的父母,怕他們一起跟著擔驚受怕,病情加重。可偏偏這兩天,母親打來電話問起了張瑞臣。陳鳳芝只得騙老人家,說張瑞臣出差了,就在國內。老人不信,說什么要讓兒子接個電話。陳鳳芝再也忍不住,淚水奪眶而出。
一天,家里的電話突然響了起來。陳鳳芝一把抓起電話,終于聽到了張瑞臣
的聲音。但當時伊拉克的信號非常不好,只能嗡嗡地聽到聲音,雙方聲嘶力竭地喊, 沒說幾句,電話就掛斷了。雖然只有幾句話,但陳鳳芝一顆懸著的心終于落了地。
就在這樣惡劣的條件下,張瑞臣和幾位同事把伊拉克一億美元的合同款全部收回來了,一分錢都沒丟。
在中國企業海外創業的艱難過程中,有許許多多象張瑞臣、陳鳳芝一樣的中國員工,他們克己奉公,不畏艱險,為了公司和國家的利益,不顧個人的安危,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