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日本經濟景氣之象:投資熱潮正在興起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7日 12:08 《經濟》雜志
文/本刊記者 陳 言(東京報道) 在東京采訪數日,發現丸之內CBD街頭這幾年忽然冒出了數不清的名牌產品商店,而上野公園里的流浪漢也需要刻意尋找才能發現了。日本的企業總在大談如何如何加大開發、投資的力度,而普通市民在聊天時,也早已沒有了過去在東京買一套房子等待升值時的喜悅。那次的喜悅,曾經換取了無數日本人十幾年的痛苦。現在他們也在買房,在市中心買,在靠近地鐵的并不偏遠的地方買,價格是過去的幾分之一,上下班時間能省一半,但往往只是為了居住,投資的意味不大。 日本回到了經濟發展、市民生活心態穩定的時代。十幾年前的那種除了數錢就是購物看房的“泡沫多動癥”,似乎已經離日本非常遙遠了。以穩定的發展速度,長期維持日本市民生活的發展,是經過上個世紀90年代風雨的大多數日本人的愿望。讓人明顯感覺得到的是,為了實現這個愿望,日本的企業和市民都在努力,努力的結果就是人們一望而知的社會穩定。 新一輪投資熱潮正在興起 近年來,日本的主要企業開始了新一輪的投資。東芝就是其中的一個典型。 西田厚聰去年就任東芝總裁以后,決定了好幾項大型投資。今年2月,東芝出資54億美元(約6210億日元)收購美國核能企業西屋公司。這次收購讓東芝核能技術橫跨沸水型及加壓型兩種技術,“國際能源價格已經上漲了幾倍,核能技術遲早會被人們重新認識的。”西田總裁說。 剛剛處理完收購西屋的工作后,西田總裁立即決定在日本三重縣投資3000億日元建設MAND型閃存元件的新工廠。“東芝一年的銷售額為6萬億日元,但我們準備在今后三年內在生產設備和研發方面投資3.3萬億日元。”西田堅定地說。 記者在日本采訪期間,感受到的最大變化是,日本企業正在從依靠政府項目獲得訂單向自主往歐美國家出口的模式發生了轉變。新的商業模式已經成型:從日本出口技術及關鍵零部件,在中國等亞洲新型市場經濟國家組裝后向全世界銷售產品。能保證日本在新模式中一直掌控主動權的,就是日本所擁有的世界最先進的工業生產技術和設備。那些尖端的核心的技術,不是其他國家能在短時間內靠模仿就能獲得的,在設備方面的投資更是巨大,更不是那些發展中國家的企業能做到的。 瑞穗綜合研究所中國室鈴木貴元主任研究員說,日本在不斷地通過設備投資和產品創新們來搶占利潤率最高的新市場,而一旦發現新市場快要飽和了,就能迅速開拓出更新的產品、更新的市場。 新產品大量涌現的背后,是日本企業花巨額資金所從事的研發。在日本見到富士膠片公司古森重雄總裁時,聽他講企業的生產內容,已經聽不到太多的照片、膠卷方面的內容。古森總裁說:“我們準備在今后三年內,將醫療、生活科學方面的銷售額做到3000億日元。我們在生物工程事業上、在抗體醫藥品事業上要動真格的,將加快生活科學領域的事業進程。”聽古森總裁說這些,已經感覺不到他負責的這家企業過去曾是全球膠卷、相紙業的巨頭了,事實上,如今膠卷已經不是該公司的主要業務。 日本電機方面的專家對《經濟》說,三菱電機正在向更加適合三菱集團的企業形態過渡。他們已經收縮了過長的產業鏈條。集團內有三菱房地產公司,所以三菱電機把很大的一部分資源集中到了住房使用的電梯上;集團內還有三菱汽車,所以三菱電機在汽車零部件的生產上加快了腳步。三菱這個曾經搖搖欲墜的企業巨人,如今明顯煥發了活力。 就業增加了日本市民的信心 在東京火車站附近的日立制作所總部,企業傳播本部伊藤俊彥本部長對記者說:“日立企業集團有職員356,000人,每年新雇傭的人數為5000人左右。” 三菱材料技術公司是一家股票沒有上市的中型企業,有職工1000人。負責人事、總務方面工作的常務董事星和夫說:“這些年公司業務有了比較大的發展。前些年企業結構需要調整,裁員成為其中的一個方面,但這幾年我們每年都要招30多人,讓企業從850人左右發展到了1000人。” 日本企業雇傭人數的增加,甚至已經讓一些地方感到了招募員工的困難。東京、大阪、福岡等大城市的“有效招倍數”已經超過了1.0,也就是說需要招聘的人數超過了前來應征的人數,勞動力市場已轉換為賣方市場,只有工作條件好、薪水高的企業,才能在勞動力市場上招到比較滿意的人員。 在勞動市場供求關系變化以后,最顯著的變化莫過于職工能拿到的獎金了。基本上所有企業的員工都開始拿到比前些年多出不少的獎金。穩定的工作,逐漸增長的獎金,是日本社會穩定和市民信心的一個重要保證。 住房、數碼家電的消費旺勢 在一所大學工作的林老師,2005年在離東京市中心坐城鐵只有25分鐘的琦玉縣買了住宅。在這樣的地方買一套100平米左右的住宅,十年前至少要5000萬日元(約350萬人民幣),但在“失落的十年”中,這里的地價、房價已經下降了一半多。如今林老師以2800萬日元的價格,輕易將一套最新的住宅買到手了。“想不到我從中國留學來日本,在東京學習工作不到二十年,就能住進這么好的住宅。”林老師說。 日本銷售的住宅全部是裝修好的,住進新宅不用忍受鄰居裝修噪音之苦;也沒有中國那么高的物業費,維持起來并不困難。北京的稍微好一些的住宅,價格基本上與東京持平,而北京人的平均收入不到東京的1/10。 與住宅銷售同時上升的是數碼家電。去年記者來日本采訪時,能看到數碼相機的熱銷景象,今年則是液晶電視及等離子電視。記者在中國看到大型電視是液晶賣得比較好,日本則早已轉向了等離子電視。日立制作所伊藤本部長說:“如果按42英寸計算的話,我們在2004年的等離子電視的生產量為60萬臺,到今年大致為150萬,2008年中國召開奧運會時,我們的常規產量將達到360萬臺左右。”等離子電視正在成為一個新的日本消費的重點。 在日本采訪期間,常常聽日本學者、媒體和企業把日本經濟近些年來取得的成就歸功于世界經濟,特別是中國經濟對拉動日本經濟的巨大作用。但是,首先是有了日本企業在國內的生產內容的重組、大量的設備投資、巨額的研發費用支出,才使日本的內部經濟能力能夠適應外部經濟環境的改善。日本經濟并不依賴外來投資,也不依賴國家項目推動,而是有發自內部的強勁力量支撐的。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