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改革20年倫敦金融城顧盼自雄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9日 03:29 第一財經日報
天意 在倫敦著名的圣保羅大教堂東側,有一塊被稱為“一平方英里”(Square Mile)的地方。這里樓群密布,街道狹窄,雖不像紐約曼哈頓那樣高樓密集,但穩健、厚重的建筑風格和室內豪華、大氣的裝飾卻有過之而無不及。這里聚集著數以百計的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被看做是華爾街在倫敦的翻版。這就是金融城。 從金融城往東不遠,是一個叫金絲雀碼頭(Canary Wharf)的地方。那兒面積不大,卻矗立著數幢幾十層的高樓。從樓頂上的HSBC、Barclays、Citibank等廣告牌可以看出,這兒也是金融機構扎堆的地方,因此也被叫做金融城。與“一平方英里”不同的是,這兒的樓群都是近20年內建起來的,規劃更新,設計也更現代化。因此有人把這兒稱為“新金融城”,與“一平方英里”那邊的“老金融城”遙相呼應。 何以稱冠 今年的10月27日是個普通的星期五。但這一天對新老金融城的銀行家們來說,卻有著特殊的意義。因為20年前的10月27日,在撒切爾內閣的干預下,金融城實施了“金融大改革”:解除管制,引入競爭,將此前極為封閉的金融城推向全球市場。改革導致一些固步自封的英國金融機構被外國對手吞并,因而引發爭議。 但20年后的今天,無人再對當年的改革提出半點質疑。原因很簡單:今天的金融城已成為全球最有競爭力的金融中心之一。統計顯示,在各項主要金融業務中,倫敦占據了全球20%的跨境借貸、40%的非英國股票交易、32%的外匯交易、43%的衍生品場外交易,以及二級市場70%的國際債券交易。除對沖基金資產外,倫敦在幾乎所有的指標上都勝過了美國、德國、法國、日本等國的金融中心。 面對這樣的“大好形勢”,一周來,數名英國金融界重量級人物紛紛撰文,紀念“金融大改革”20周年。曾于1976年~1988年任倫敦證交所主席的尼古拉斯·古迪森爵士在《金融時報》上發表文章稱,倫敦金融城的改革證明,競爭是促進繁榮的硬道理。正是因為破除了競爭壁壘,倫敦才吸引了世界各地大量極具競爭力的人才和資本。另外,由于一國財富的增長取決于其國際競爭力,因此阻止外國人收購本國企業是毫無益處的。 讓我們看看倫敦到底破除了哪些競爭壁壘。改革前,金融城實行的是固定傭金制,無論交易額大小,經紀人和中間商的收入少不了;其次,金融城的員工以英國人為主,穿著講究、作風保守,被譏為“老爺俱樂部”;另外,金融城每天很晚才開市,卻有著漫長的午休,下午收市又很早,引來各金融機構的諸多不滿;最后,一些法規對金融機構的限制太多,并給外國機構進入英國市場設置了很高的門檻。 “金融大改革”改變了這一切。《限制交易行為法》取消了許多對金融機構經營業務的限制,并對外國金融機構放開市場;取消了固定傭金制,使得有實力的機構(當時主要是美國金融機構)能把大量的業務集中起來,獲得規模效應,從而降低成本。隨著改革的推行,大量外國金融從業人員涌入倫敦,不但給金融城帶來了新鮮血液,改變了金融城慵懶的作風,更給整個倫敦帶來了多元文化的沖擊。 古迪森爵士的總結得到了英國《經濟學人》雜志的贊同。該雜志在社論中說,“金融大改革”的經驗就是:要保護一個產業,就不能保護這個產業中本國數一數二的企業。 不可自滿 不過,英國金融界并沒有被成就沖昏頭腦,仍仔細分析了金融城面臨的潛在對手和威脅。古迪森爵士指出,全球幾大金融中心的競爭將日趨激烈,倫敦雖有地理位置和語言上的優勢,但僅靠這些是不夠的,其他金融中心可能會仿效并試圖超越倫敦。 曾在1983~1989年任英國財政大臣的尼格爾·勞森也撰文指出,雖然與20年前相比,金融城的監管已大為寬松,但在某些領域,監管仍然過度。他舉例說,倫敦的稅負過重,稅制過于復雜,不利于吸引更多外國金融機構到金融城落戶。這一點,得到了金融城現任市長白樂威的贊同。 然而,在成功改革20年的紀念日,警告聲終究只是少數,多數業內人士對倫敦今日在全球金融界的地位還是相當滿意的。曾全面參與20年前改革方案設計的戴維·沃克爵士就打了一個頗能代表倫敦金融界共識的比喻。他說,倫敦發展到現在,已經成了一個“結”,而要解開一個結是相當困難的。 更多精彩內容請瀏覽第一財經的網站:www.china-cbn.com 中國首選,價值之選!歡迎訂閱第一財經日報! 訂閱電話:021—52132511(上海)10—58685866(北京)020—83731031(廣州)0755—82416077(深圳)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