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查詢:

中俄美歐相互博弈 里海油氣爭奪上演兵臨城下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5日 08:49 中國經濟時報

  -本報記者 王栗濤

  《BP世界能源統計2005》年報告曾保守地評估,里海地區原油(包括凝析油在內)可采儲量范圍在170億-330億桶(23億-45億噸)之間,占世界總儲量的18%,而里海盆地油氣外運管網也一直是大國地緣政治的焦點。中亞-里海國家的立場將取決于美國、俄羅斯、中國、歐盟等大國利益錯綜復雜的相互作用。大國通過博弈來爭取自己的能源利益,經過多次博弈后大國利益是否會取得新的平衡?誰能擁有里海這個有著小波斯灣美譽的石油新寶藏?對此,中國經濟時報記者專訪了俄羅斯石油問題專家、中國石油大學(北京)能源戰略研究中心龐昌偉教授。

  

中國經濟時報:您一直關注里海的局勢,先請您簡單介紹一下里海的油氣資源情況?為什么大家會這么積極關注里海?

  龐昌偉:里海含油氣盆地是世界第三大油氣資源富集區,被譽為“第二個中東”。據美國能源部估計,在里海水域面積為38.64萬平方公里的這塊土地上,石油地質儲量約為2000億桶,占世界總儲量的18%。2003年3月

伊拉克戰爭之后,波斯灣地區局勢持續動蕩,西方大國在該地的戰略利益受到了嚴重挑戰,為了尋找穩定而可靠的油源,也為了分散對中東石油依賴的風險,美國等西方大國盯住里海,從而使其成為大國利益和國際資本激烈爭奪的舞臺。

  中國經濟時報:中亞里海一帶一直是俄羅斯的勢力地帶,但現在這個地區卻出現了多個政治力量的影響,那么現階段里具體有哪些政治力量在影響著里海油氣資源的分配?能否舉一些具體事例?

  龐昌偉:中亞地區里海地區是俄羅斯和中國的“共同后院”,全球反恐戰爭以來,美國加緊對中亞的滲透,上海合作組織應加緊內部的整合,密切能源領域的合作,改進里海地區美攻俄守的態勢。

  首先從政治方面看,2006年1月1日俄羅斯成為G8主席國。2006年2月俄羅斯積極斡旋伊朗核問題、力主伊朗同意在俄境內建立鈾濃縮聯合企業,參與中東和平進程、邀請哈馬斯訪問莫斯科,在莫斯科召開八國財長會議提出全球能源安全議題等,極大地抬升了俄羅斯的大國地位和聲望。而在經濟方面,俄羅斯繼續揮舞著能源武器整合獨聯體和歐亞經濟空間,根本不理會美國就俄羅斯嚴厲對待非政府組織,以及俄羅斯同烏克蘭和格魯吉亞有關天然氣過境運輸和價格的爭端提出的抗議,普京總統的這些力求調整能源政策的舉措,讓西方感到了一個“油氣沙皇”的崛起。

  對于中亞里海盆地的輸油管網的爭奪才是大國地緣政治焦點的具體體現。這里集中了相互對立的世界大國和地區小國的利益,美國、俄羅斯、中國、伊朗、土耳其以及日本和歐盟是里海石油資源流向的主要角逐者。大國通過博弈來爭取自己的利益,而一些過境小國也會依附于某些大國來追逐自己的經濟利益,在經過多次博弈后大國利益將會取得新的分配。

  2006年5月,BTC(巴庫-第比利斯-杰伊漢)管道和中哈管道正式投入運營,被認為是里海地區地緣政治和經濟中的核心事件。美國和中國憑借這兩個事件改變業已形成的力量平衡,同時俄羅斯壟斷里海石油的過境國地位受到一定程度的動搖。

  中國經濟時報:美國不是一直都把關注焦點放在波斯灣嗎?現在為什么美國如此重視中亞里海地區?“彩色革命”是否也與此有關聯?

  龐昌偉:美國國家安全戰略最為關切的首要利益是獲取能源以保障自身的能源安全。1994-2004年美國石油需求增長了14%,而本國石油產量僅增長了2%,進口增長30%,對石油的需求要嚴重依賴外部供應。而

石油價格的增長和全球恐怖事件頻仍增強了美國對里海資源控制的緊切性。非歐佩克成員國石油供應的增加,會弱化歐佩克對世界油價的影響力。西方力爭主導世界油價的定價權。誠然,美國石油安全政策的核心是控制波斯灣產油國的資源,但是,在9·11事件之后,美國掌控阿富汗和伊拉克,把大中東戰略與里海戰略結合起來實施,把里海列入美國生命攸關的重要利益區,目的就是為能源安全再加一道保險。BTC管道一開始就被俄羅斯視為政治管道。十分明顯,BTC管道如果沒有哈薩克斯坦石油的注入,將面臨運營虧損的狀況。哈薩克斯坦石油流向是俄美等大國爭奪的焦點。

  同時,2003-2005年在格魯吉亞、烏克蘭和吉爾吉斯相繼發生“彩色革命”之后,美國主導修建的BTC管道更能體現出有利于美國地緣政治和經濟戰略的態勢,它作為里海石油主要出口管道,會弱化俄羅斯從原蘇聯繼承的里海油氣輸出壟斷地位,阻斷經過伊朗出口的可能性,并影響東向到中國輸油管道的流量。

  中國經濟時報:美國在中亞里海地區的政策是什么?相關國家會對此有何反應?而作為該地區霸主的俄羅斯會對此有何反應?俄羅斯又會有哪些實質舉動?

  龐昌偉:美國在里海地區的政策方針是遏制俄羅斯對中亞-外高加索原蘇聯國家的影響,加強對產油國的影響。在俄羅斯西部加快推進北約東擴步伐,2010年后北約可能吸納獨聯體國家成為新成員國;在里海東部的西太平洋強化美日安保同盟,在里海南部波斯灣進行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軍事和政治滲透。美國和西方跨國石油公司擴大在里海油氣產區的存在,對輸油管道的控制將主導該地區石油流向地中海。

  美國對伊朗這個里海國家的制裁也有控制該國豐富的油氣資源的因素。在伊朗政府不放棄反美之前,美國以伊朗企圖發展核武器、支持國際恐怖主義活動,反對和準備進攻以色列等借口,對伊朗實行單方面制裁,反對外國公司與伊朗開展油氣合作,阻止伊朗進入國際社會。美國阻止里海石油經過伊朗進入波斯灣市場,伊朗不讓美國公司進入,美國就不讓別國進入,嚴重損害里海盆地中亞產油國的利益。哈薩克斯坦和土庫曼斯坦希望修建過境伊朗的輸出油氣,伊朗也極力擴大與中亞里海國家聯系,通過發展與歐盟、俄羅斯和中國以及日本的關系以抵消美國的壓力和影響。

  除了大國在里海地緣政治游戲中展開激烈爭奪外,里海-高加索-黑海-地中海、里海-波斯灣、里海-波羅的海、里海-黑海-亞得里亞海之間的國家、特別是里海周邊國家為了爭奪里海石油的過境運輸利益也展開了競爭。土耳其作為巴庫-杰伊漢輸油管的地中海海上終端國,已經成為實施里海石油外運的主要推動力量。

  俄羅斯擔憂,BTC管道開通后,巴庫-新羅西斯克輸油管道面臨廢棄。俄羅斯總統普京2006年2月22日訪問阿塞拜疆,啟動阿塞拜疆俄羅斯年。其間建議阿塞拜疆簽署巴庫-新羅西斯克輸油管道的長期輸油合同,以與即將開通的BTC管道相競爭。阿方難以做出答復。目前,阿塞拜疆在俄羅斯的流民有250萬,其中62萬為俄國公民。在阿塞拜疆有20萬俄羅斯人。這是俄阿關系發展的重要牽制性因素。

  俄羅斯回應BTC管道的舉措是建設繞過土耳其海峽的跨巴爾干半島的輸油管道。該管道項目由俄羅斯和希臘公司倡議發起。管道長度為312公里,輸油量為3500-5000萬噸/年,造價7億多美元。管道建成之后,先把石油從俄新羅西斯克港用油輪運抵保加利亞的布爾加斯港,再進入管道流向希臘的亞歷山德魯波利斯港,從那里出口西歐。土耳其兩海峽是俄羅斯和其它黑海國家進入世界市場的惟一通道。經過土耳其兩海峽每天運出的原油和油品為250萬桶,全年達1.25噸,油輪經常堵塞,生態風險加大。俄羅斯由于擔心運價上漲,2004年12月俄羅斯曾拒絕土耳其建議其修建薩姆松-杰伊漢的貫通小亞細亞半島東部、連接黑海和地中海的北南輸油管道的方案。

發表評論 _COUNT_條
愛問(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