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n';
//判斷articleBody是否加載完畢
if(! GetObj("artibody")){
return;
}
article = '
\n'
+ GetObj("artibody").innerHTML;
if(article.indexOf(strAdBegin)!=-1){
str +=article.substr(0,article.indexOf(strAdBegin));
strTmp=article.substr(article.indexOf(strAdEnd)+strAdEnd.length, article.length);
}else{
strTmp=article
}
str +=strTmp
//str=str.replace(/>\r/g,">");
//str=str.replace(/>\n/g,">");
str += '\n 文章來源:'+window.location.href+'<\/div><\/div>\n';
str += '\n |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
|
歐洲經濟列車強力提速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6日 03:33 財經時報
本報特約作者 方曙光 發自布魯塞爾 如果二季度0.9%的增長數字正確無誤,歐元區經濟的年增長率將達到3.7%。這將是它7年來首次全面超過美國、英國和日本的年增長率 8月14日上午,時逢歐洲大休假,布魯塞爾的歐盟總部大樓里看不到人影,但當天歐盟官方網站掛出的一個統計簡報卻讓全球經濟界為之一震——歐元區12國和歐盟25國今年二季度GDP環比增長0.9%。這個環比增速也許意味著今年歐洲經濟同比增長高達3.7%。 這個“0.9%”不僅是歐元區6年以來的最高季度增長,也是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5年來首次實現“老二跑贏了老大”的情況——其經濟增長率超過美國。 三天后,另一個利好消息傳來,7月歐元區的年通脹率由6月的2.5%下降到2.4%。 這一強勁表現不僅大出某些經濟學家的意料,也讓他們忙不迭地撿起掉到地上的眼鏡,仔細觀察:歐洲經濟是否已經徹底擺脫了2000年以來的低迷,進入持續或是加速發展期,還是僅僅是“曇花一現”? 長冬漫漫 從2000年開始,以“dot com”經濟興起為標志,全球經濟進入上世紀70年代以來最強勁的發展期,歐洲大陸卻不幸淪落到了這一輪繁榮周期的后面,其主要表現為:低增長率、高失業率和大國赤字嚴重超標。 2001、2002和2003年,歐元區經濟增長分別為1.5%、1%和0.5%。2004年剛剛反彈到2.1%,次年又被打回到了1.4%的原形。 歐元區同期的失業率則一直在7%~9%之間徘徊,這在號稱歐洲“發動機”的法國和德國表現得特別明顯。 在法國,高失業率引發巴黎大騷亂,就業問題使得大學生走上街頭與政府對抗。德國的失業率則一直高于10%并曾創造出二戰以來的最高紀錄,沒了飯碗的選民用選票讓施羅德走下政壇。 由于經濟境況不佳,法、德的財政赤字屢屢突破GDP3%的上限。法國從2002年開始,連續3年撞紅線,直到2005年才勉強降到2.9%。德國更是自2002年以來連續四年越軌。 2002年1月1日歐元正式啟動以來,歐元區經濟低迷,記得當時一位荷蘭選民向《財經時報》訴苦:“都是歐元惹的禍。自從把荷蘭盾換成歐元后,我家的資產縮水三分之一! 老百姓對歐元的抱怨,直接導致2005年法國和荷蘭民眾否決了歐盟憲法。意大利某些高官甚至主張“開歷史倒車”,退出歐元區。 冬去春來 2006年第一季度,歐元區的經濟環比增長0.6%,實現開門紅。 8月14日,歐盟統計局公布那份驚動全球經濟界的統計結果:歐元區12國和歐盟25國今年第二季度的國內生產總值環比增長0.9%,同比更是增長了2.4%。 歐盟統計局當天還特意將美、日的經濟增長率與歐盟做了比較:第二季度美國GDP環比增長數字是0.6%,而日本只有0.2%。 第二季度里歐元區還出現其他一系列利好跡象:5、6月失業率兩度創5年來最低水平;6月經濟敏感指數升至5年來新高,該月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則創下6年來最高。更加令人鼓舞的是,7月歐元區12國的年通脹率由6月的2.5%下降到2.4%。 鑒于這些強勁表現,許多機構都上調了對歐元區經濟增長的預測。 德國法蘭克福的德累斯頓銀行稱,預計歐元區經濟今年將增長2.5%,比該行先前較早時候預測的高出0.3個百分點。法國興業銀行也不謀而合地將這一預測修正為2.5%。 英國《經濟學家》雜志甚至大膽估計:“如果二季度0.9%的環比增長數字正確無誤,歐元區年增長率將達到3.7%。這將是它7年來首次全面超過美國、英國和日本的年增長率。” 春來夏還遠 歐元區經濟第二季度的“爆發”,并非是“曇花一現”。 實際上,自2004年下半年起,歐元區經濟已開始呈現出回升跡象。但這年實現2%的增長之后,由于歐元升值、國際油價上漲等因素影響,2005年成為了反復調整的一年。按照經濟發展周期,歐元區已經走出低迷期。 這些年來,歐元區各國都在采取各種措施促進經濟增長,2006年應該是“種豆得豆”的一年。尤其是法、德的數據表明,其經濟已經進入了良性發展階段。 然而,各種利好數據并不能因此期待歐元區經濟明天會更好。多數經濟學家認為,在今年剩余時間里,歐元區經濟將繼續增長,但增速或許會略低于第二季度的水平,2007年的增速會進一步放緩。 全球財經研究公司經濟學家霍華德·阿謝爾指出,歐元區經濟增速已經在第二季度達到了頂峰。歐洲央行本月初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多數經濟學家預測,明年歐元區的經濟增長率將降至1.8%。 影響歐元區經濟發展速度的因素大致有: 首先,美國經濟增長放緩影響歐元區的出口。雖然歐元區經濟對出口依存度下降,但依然不可忽視。英國《經濟學家》雜志就形象地指出:美國經濟減速將會使美國老百姓少買德國塑料和法國香水。 其次是能源價格的上漲。一旦出現類似俄烏斗“氣”或是伊核問題升級引發全球油價上漲,能源高度依賴進口的歐洲經濟必然大受影響。 歐元可能的持續升值,歐元利率的繼續提高,也將影響歐元區企業的競爭力。由于通脹水平依然超過歐洲央行提出的2%的上限,市場人士普遍認為,歐洲央行在年內將把利率提高到3.5%。 此外,德國、意大利等都將在明年實施加稅計劃。默克爾已經宣布,自2007年1月1日起將增值稅稅率提高3個百分點,這將影響到消費并最終使經濟減速。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