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n';
//判斷articleBody是否加載完畢
if(! GetObj("artibody")){
return;
}
article = '
\n'
+ GetObj("artibody").innerHTML;
if(article.indexOf(strAdBegin)!=-1){
str +=article.substr(0,article.indexOf(strAdBegin));
strTmp=article.substr(article.indexOf(strAdEnd)+strAdEnd.length, article.length);
}else{
strTmp=article
}
str +=strTmp
//str=str.replace(/>\r/g,">");
//str=str.replace(/>\n/g,">");
str += '\n 文章來源:'+window.location.href+'<\/div><\/div>\n';
str += '\n |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
|
約拿情結附體歐洲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6日 03:31 財經時報
程實 短期制肘因素最多只會放緩歐盟經濟增長勢頭,而并不會讓增長陷入停滯或是衰退 在圣經里,循規(guī)蹈矩的約拿一直渴望得到神的差遣。神終被約拿的虔誠感動,于是命令他去宣布赦免原本將被罪行毀滅的尼尼微城。 在夢寐以求的崇高使命面前,約拿卻退縮了。理想向現(xiàn)實的驟然跳躍,讓這個善良的基督徒感到了不知所措。 心理學家將這種在成功面前的恐懼和茫然稱之為“約拿情結”。在經濟繁榮的前景已觸手可及之時,歐盟的“約拿情結”也悄然附體。 葉公好龍 在世界杯期間放出的一系列先行指數(shù)為歐洲經濟的一鳴驚人埋下伏筆之后,0.9%的二季度GDP增長數(shù)據(jù)終于如一聲驚雷震攝了整個國際市場。 但當這個6年來單季最高增幅公布之時,許多人卻流露出了驚恐和不信任。 摩根士丹利的施米丁便是這種“右傾”觀點的代表:不能指望歐盟經濟能長期保持這樣的增速,“任何一種外部沖擊,比如油價的新一輪上漲,或者美國消費增長放緩,都可能對歐元區(qū)經濟造成嚴重打擊”。 最新一期的《經濟學人》雜志更是直言不諱地將一篇名為“The euro area‘s economies:A fair but fading wind(歐元區(qū)經濟:衰退中的美妙季風)”的文章擺上了它的封面系列。 歐盟經濟中這種“約拿情結”的產生,倒也不是空穴來風。從表面數(shù)字來看,在公布二季度GDP增幅后放出的一些細節(jié)數(shù)字,確實有些令人沮喪。 歐元區(qū)6月新增工業(yè)訂單月降2.5%年升5.2%,與預期中的月降0.6%年升7.9%大有差距;德國8月ZEW經濟景氣指數(shù)連續(xù)第7個月下降,從15.1降至-5.6,達到2001年6月以來最低水平,而歐元區(qū)8月ZEW數(shù)據(jù)則從18.1降至1.3,遠遠低于預期的15.0.但數(shù)據(jù)中的瑕疵只是“約拿情結”自我確定的一種潛在方式。在歐盟久久尋覓的強勁經濟復蘇若隱若現(xiàn)之際,市場心理在復蘇路徑上出現(xiàn)的“目的顫抖”,更來自于增長中的三重短期制肘因素。 美國衰退難殃池魚 美國經濟自二季度以來表露出的明顯疲態(tài),已成為世界經濟增長預期看淡的主要動力。歐盟作為一個經濟開放度較高、貿易依存度較大的經濟體,似乎更難免被美國需求減弱而殃及池魚。 只不過在影響力大小權衡上,市場很可能會犯一個“合成錯誤”,進而高估這種制肘因素。 貨幣一體化改革和統(tǒng)一市場建設,在這些年中已悄然改變了歐盟貿易結構。雖然單一國家的貿易依存度依舊居高不下,但歐盟整體對外的貿易依存度卻大幅下降,要素的自由流動促使貿易發(fā)展趨向內部化,歐盟作為一個整體產業(yè)結構互補性、完備性正日益增強。 在德國43%的出口流向區(qū)內國家之際,美國經濟放緩對歐盟的“共振”效應并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大。 緊縮財政短空長多 意大利和德國作為世界杯得主和主辦國,在2006年積攢了足夠的經濟信心。在經濟增長剛剛表現(xiàn)搶眼之時,它們就祭起了改革大旗,通過“開源節(jié)流”的雙向努力,歐盟幾大“赤字超標國”迫不及待地開始了緊縮財政的嘗試。 但在許多分析人士看來,在大多數(shù)歐盟國家,特別是德國剛剛從低工資增長、惡劣就業(yè)形勢的長期陰影中走出之時,政府伸向消費者錢袋的鐵手,很可能再次成為消費低迷、內需不振的誘因。 但值得安慰的是,有兩條正面動因支持這種稍顯急躁的政策調整:首先,這種調整是必需的。雖然時機選擇有待商榷,但貨幣一體化的穩(wěn)健前行需要《馬約》真正從一紙文書變成嚴厲奉行的內部家規(guī)。“赤超”國盡力平衡財政收支,對于歐盟整體制度改進不無裨益。 其次,負面影響并不會太大。經濟5年來的最快增長,讓德國政府今年前7個月的稅收同比增長10%,而稅收增長主要受益于企業(yè)稅收收入。德國2007年1月1日上調增值稅至19%的計劃,在市場繁榮之際對需求的抑制性影響相對而言更趨溫和。 貨幣緊縮杞人憂天 美聯(lián)儲在8月8日已經暫停了加息,日本央行也在8月11日按兵不動,只有歐洲央行8月3日先行一步進行了加息。 這種動向比較很自然讓市場產生了憂慮:如果特里謝仍然忽視經濟增長,繼續(xù)緊縮貨幣,歐盟經濟的復蘇很可能戛然而止。 但這種擔憂多少有些杞人憂天的味道。 首先,經濟復蘇不只是經濟增長,物價穩(wěn)定的缺失也是不容忽視的破壞因素,面對7月2.4%的通脹數(shù)字,特里謝有所作為也在情理之中。 其次,并沒有任何跡象表明,歐洲央行的政策菜單中沒有經濟增長一項。實際上,歐洲的緊縮貨幣的步伐相比美國而言尚屬寬松和緩慢。 通過對“約拿情結”的解剖,就能得出了一個附屬結論:短期制肘因素的存在,只會對歐盟經濟復蘇勢頭有所限制,但最多只會放緩增長,而并不會讓增長陷入停滯或是衰退。 在約拿故事的最后,尼尼微城人終得赦免;在繁花似錦的春天之后,歐盟經濟的夏天也終將在到來。 (作者為復旦大學國際金融系博士)
【發(fā)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