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n';
//判斷articleBody是否加載完畢
if(! GetObj("artibody")){
return;
}
article = '
\n'
+ GetObj("artibody").innerHTML;
if(article.indexOf(strAdBegin)!=-1){
str +=article.substr(0,article.indexOf(strAdBegin));
strTmp=article.substr(article.indexOf(strAdEnd)+strAdEnd.length, article.length);
}else{
strTmp=article
}
str +=strTmp
//str=str.replace(/>\r/g,">");
//str=str.replace(/>\n/g,">");
str += '\n 文章來源:'+window.location.href+'<\/div><\/div>\n';
str += '\n |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
|
媒體觀點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0日 09:25 21世紀經濟報道
《華爾街日報》(8月9日) 全球化的好處 歐洲委員會的一份報告《全球化:趨勢、問題及對歐洲的宏觀意義》表明,實行貿易自由化、開放市場可以給歐盟的人均GDP帶來8%的增長,也即平均每個家庭增加5000歐元的收入。報告指出,很多人非常關注全球化給一些特定地區帶來的非常明顯的損失,如工廠關閉、工人失業等,但卻忽視了更為真實的宏觀收益,如消費者得到的好處——由于產品價格競爭的加劇,歐美人的實際購買力比上世紀90年代增加了一倍。 和美國與日本相比,歐洲低科技含量、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比重較大,從而更難應付來自中國和印度的競爭。報告認為,歐洲需要學習美國發展信息和通訊科技。而全球競爭帶來的工作減少只是一種“轉型期成本”,如果歐洲集中精力進行創新并開放市場,這種損失將是暫時的。歐洲人全球化的廣泛擔心是無視歷史,報告表明,1950-2000年間歐洲的經濟增長至少有20%都應歸功于以貿易自由為代表的全球化。在多哈談判陷于失敗、保護主義壓力上升之際,這份報告值得深思。 《華爾街日報》(8月8日) 普拉德霍原則 8月7日,英國石油公司(BP)宣布因漏油事故停止在阿拉斯加的普拉德霍灣的開采后,美國原油價格因這一消息飆升了2.25美元,達到接近77美元一桶,專家預測加油站的汽油價格還會上漲每加侖5-10美分。市場的反應出乎意料,因為普拉德霍灣的產量只有每天10萬桶,還不到美國日石油消耗的2%。 近年來一些環保主義者認為開放北冰洋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ANWR)附近的石油開采只會增加每天100萬桶石油的產量,因此是不值得的。這樣的主張在石油供應充裕、油價較低的時候有道理,但現在由于供應的短缺,任何產量的增加都會產生重大效果。美國可以將ANWR附近地區的石油開采當作一種絕好的緩沖手段,避免如卡特里娜颶風和BP漏油等突發事件的影響,但前提是國會能夠通過開禁的法案。 《金融時報》(8月8日) 中東戰爭還是一場言辭之戰 黎巴嫩的戰事不只發生在戰場上,同時還是一場言辭之戰,沖突雙方都憤怒地抱怨自己是雙重標準的受害者。從某種意義上而言是這樣的。正如阿拉伯人所認為的,西方媒體對以色列人的死要比他們的死更關心;正如以色列人所認為的,世界只關注以色列軍事行動造成的傷亡,卻忽視了其他國家更血腥的沖突。 有以色列媒體認為西方媒體在“妖魔化”以色列,事實上并沒有這回事。BBC的一項調查表明,以色列人的死亡要比巴勒斯坦人的死更容易得到報道。以色列的支持者聲稱,雙方的死是“道德上不等價”的,其理由是真主黨和哈馬斯蓄意襲擊以色列平民,而以軍卻不過是反擊敵人并盡力避免平民死傷。但當黎巴嫩平民的死亡人數達到以色列平民的20多倍時,這樣的道德論據是蒼白無力的。 以色列似乎遭受了過多的矚目。例如,2003年以來在蘇丹達爾富爾的沖突中有20萬人死亡,約是同時期巴以沖突死亡人數的40倍,沖突雙方都是穆斯林。但世界媒體,包括阿拉伯媒體對此似乎漠不關心。 西方媒體關注的順序似乎是:以色列人的傷亡第一,以色列造成的傷亡第二,世界其他角落的傷亡最不重視。其原因一是巴以沖突給西方帶來了實際的沖擊,二是“白人綜合征”——以色列是個白人居住的西方化國家,這會使西方人對他們的死傷產生同感。 《華爾街日報》(8月8日) 以色列獲得一次贏得和平的機會 以色列經常得到這樣的評價:總能打贏戰爭,卻總在隨后的外交斗爭中失利。在幾次中東戰爭和兩次巴勒斯坦人起義中,以色列都取得了軍事勝利,卻都無法將其轉化為其最主要的外交目標——和平與安全。 1948年以色列擊敗多個阿拉伯國家的聯軍,最終卻只贏得一個停火協議。1956年以色列擊敗埃及軍隊,卻被迫在戰后撤出西奈半島和加沙。1967年以色列大獲全勝,但即使以色列同意返還領土,仍無法通過聯合國來要求阿拉伯國家承認以色列。1982年以軍將巴解組織趕出黎巴嫩,美國的里根政府卻要求以色列撤出約旦河西岸和加沙。 這次戰爭從純粹的軍事角度講,以色列不可能通過制止火箭襲擊,以贏得勝利。以色列無法取得決定性的軍事成就,這還是歷史上的第一次。然而諷刺的是,這卻能給以色列外交帶來突破。聯合國安理會正在討論一項對中東進行首次軍事干預的決議,其內容包括對真主黨實施武器禁運,要求其無條件釋放以軍士兵,同時承認以色列的自衛權。如果通過這樣的決議,對以色列而言是史無前例的外交成就。對黎巴嫩的國際干預如果取得成功,將為控制中東其他地區的沖突創立典范。 《華爾街日報》(8月8日) 中東;饐栴} 在外交方面以色列已經獲得了足夠的擋箭牌。在法國和美國主持下提出了一項聯合國;饹Q議。盡管奧爾默特領導的以色列政府得到的明確支持并不多,但國際社會已經形成共識的是,恢復到沖突之前的事態已是不可能的。 決議草案將允許以軍留在黎南部,并在真主黨不停止火箭襲擊的情況下予以反擊。在此期間組建一支多國維和部隊,其任務是促使真主黨解除武裝,而不是簡單地制止其發射火箭。實際上決議實現的前提,將是以色列已經打擊了真主黨。這一草案遭到了敘利亞的和黎巴嫩政府反對,而且要獲得聯合國的通過還有很多困難,例如維和部隊的組建會成問題,因為他們會成為新的被襲擊目標。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