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亞洲內動力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3日 16:58 21世紀經濟報道
鮑達民 經歷了1990年代末金融風暴和2003年SARS沖擊,亞洲經濟再度蒸蒸日上。當投資者重回亞洲,他們發現這里正經歷著多重改變,這里的商業經濟版圖正重新形成。本地公司、國際企業和投資者必須明了這些改變,方能掌握不斷釋放的商機。 那么這些趨勢對亞洲企業與投資人有何意義? 首先,隨著亞洲經濟一體化趨勢的發展與亞洲領先企業的興起,業界整合將更為普遍。例如1994至2005年間,除印度、中國外,其它亞洲地區的商業銀行數目縮減了13%至75%。未來十年中,金融業將經歷另一波整合風潮:目前的500大金融服務機構中有一半將被合并或退出市場。亞洲其它各個產業(如電信業)亦是如此,高科技行業尤為明顯。因此,各企業將面對的是規模更大、亞洲布局更廣的競爭對手。 第二,公司的所有制模式也將有根本轉變。許多政府控管的公共機構將向私營化轉變,公共及私人部門將更緊密合作,資助重大基礎項目。大型家族集團將發生權力轉移:今后五年內,亞洲將近一半的家族企業將經歷掌門人換代。而機構投資者的興起(例如養老金、保險機構)勢將對亞洲企業施加更大的壓力。 第三,隨著亞洲領先企業的崛起與資本市場的發展,我們中國、印度、日本、韓國將掀起一股并購之風,以期快速填補其實力缺口,獲得能源供給,進軍歐美市場。雖然中國近來的海外收購活動是眾所矚目的焦點,但日本公司亦再度展開雙翼,延伸海外觸角,如日本板銷子株式會社(Nippon Sheet Glass)收購英國皮爾金頓玻璃(Pilkington Glass)、日本冷氣機制造商大金(Daikin)收購馬來西亞同業,便是近來的例子。 最后,企業與投資者必須更好地理解風險,更積極地管理風險。全球金融市場現今可謂牽一發動全身,中國金融體系所遭受的沖擊,將波及全球。中國與印度等國專業管理人才及技術人才的缺口日益增加,恐會阻礙其迅速增長。大眾的信息與科技知識愈來愈充足,加速了許多亞洲國家的民主發展,政權變動也更為頻繁。尚未紓解的地緣政治緊張情勢,如朝鮮核武器危機升級或中日摩擦等不穩定因素,令人擔憂。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